■ 楊建峰
?
風帆股份履行社會責任“三到位”——風帆幫扶工作組工作紀實
■ 楊建峰

“駐村就要為老百姓干實事”,這是組長李海濤反復告誡工作組成員的一句話。2015年3月初,風帆公司根據河北省省委和保定市市委的要求,派出由李海濤為組長,馮勝、張鐸為組員的中船重工風帆幫扶工作組,深入保定唐縣倒馬關鄉倒馬關村進行駐村幫扶工作。
從駐村后第一天入戶走訪了解情況的茫然,到理清發展思路確定幫扶重點;從垃圾隨處可見的骯亂差,到整潔干凈美麗鄉村環境;從缺水靠天收的艱難處境,到引水下山,旱地變良田的巨變;從“輸血”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自駐村工作組進村以來,中船重工風帆幫扶工作組,訪群眾、摸實情、問民生、辦實事,切實撲下身子為村民服好務,經過近一年艱苦努力和細心工作,讓廣大村民真正體會到了溫暖和實惠。
“駐村就要為老百姓干實事”,這是組長李海濤反復告誡工作組成員的一句話。2015年3月初,風帆公司根據河北省省委和保定市市委的要求,派出由李海濤為組長,馮勝、張鐸為組員的中船重工風帆幫扶工作組,深入保定唐縣倒馬關鄉倒馬關村進行駐村幫扶工作。工作組圍繞精準扶貧要求和省、市、縣精準扶貧會議精神,制定精準幫扶計劃,駐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門串戶,開展了“三訪三問”。“三訪”即訪家庭困難戶、訪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訪黨員和村干部;“三問”即問困難苦楚、問生產生活、問意見建議。在走訪中,工作組把村民們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詳細地記錄在村情日志中。他們很快了解了村里的情況 ,該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加上村里土地少,山地多,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一畝,人均收入也較低。多數群眾家庭生活比較困難,貧困人口527人,低保戶30戶,五保戶3戶,其中扶貧幫扶低保戶19戶、扶貧幫扶一般貧困戶77戶,并對每家每戶“建卡、建薄、建冊、建檔”,對貧困戶人口,貧困戶家庭實行信息化,真正做到精準幫扶。他們又通過多次召開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大會,結合鄉委村委領導班子意見和建議,謀劃脫貧致富方案,尋找脫貧致富對策,決定根據中央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有關文件要求,以精神扶貧為指南,在“項目到村,措施到戶”原則基礎上,充分尊重廣大貧困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做到“真扶貧”和“扶真貧”。2015年“中秋”前夕,工作組走訪慰問了村內的老黨員、五保戶及貧困戶,給他們送去了面粉和食用油等慰問品。

幫扶工作組同村民開會,了解村里情況
群眾盼的,就是我們要干的。通過與村“兩委”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座談,工作組得知,垃圾隨意堆放、衛生環境差是村里的老大難問題,工作組當即決定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制定出具體詳細的工作計劃,包括清理村內垃圾,清除亂堆亂放雜物,拆除破舊違章建筑,建設垃圾存放和清運點,硬化村內道路,整修路燈等。說干就干!工作組的同志們和村“兩委”成員匯成合力,經過多方協調,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環境的整治中。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個時期的艱苦努力,共清理垃圾80余噸,并在街道兩邊安置垃圾桶16個,其中風帆精塑分公司無償捐贈垃圾桶6個;配備了專用的柴油清潔車2輛,專職保潔人員3名,每天定時定點及時清理打掃;對原來的傾倒點建墻阻隔,杜絕再次污染,并出臺垃圾傾倒制度等措施,同時在鄉黨委的帶領下,匯合同村干部組織對街道兩側,進行清理,道路兩邊給予硬化1500多平米;對破損的墻面給予修理,將所有墻面進行粉刷,制作文化墻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提升倒馬關村的文化理念等……望著昔日臟、亂、差村內環境如今變成干凈、整潔、舒適的樂圓,村民們的臉上綻開了欣慰的笑容。“多少年了,改善居住環境是村里多少人的夢想,如今終于實現了”村里的閆書記望著跟從前大不一樣的村容村貌,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激動地這樣講。
與此同時,工作組還針對倒馬關村地處山區,零散地較多不易灌溉等實際情況,經過多次深山實地考察,尋找水源確定整體方案后,工作組又向風帆公司相關領導請示資金支持,公司領導非常重視此項工作,當即批示給予資金支持4.9萬元。有了資金的支持,工作組和村民們高興萬分,馬上投入到引水工作中,共鋪設管道2000多米,最終從山里引水下山解決了耕地灌溉,同時,他們又將水引到街道兩側水渠里,使其常年清水不斷,解決了牲畜飲水等問題。另外,工作組為了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經請示、協調,風帆公司黨委派數名醫務人員,精干醫師對村民進行了心電圖、B超、心肺、聽力、血液等常規體檢,看病人數達500余人次,并免費為村民發放5000元藥品,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稱贊。
培育一個好產業,促進幫扶村發展,是駐村工作組時刻縈繞在腦海中的課題。工作組認為發展產業必須突出特色,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為村民找致富的路子。經過認真調研,工作組發現倒馬關村村民從事養殖業不錯,但資金有限。
牽牛要牽牛鼻子。“貸款是目前發展的最大難題,制約著從事養殖業的發展。”工作組時刻把這一問題放在心上,多次與縣有關部門及金融部門進行咨詢,積極幫助尋找貸款渠道,最終解決了養殖業貸款問題。為進一步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增強發展意識,幫扶組協同該村“兩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先到“劉溝村”“南石佛村”等幾個示范村參觀學習;后又到張家口地區的張北牲畜交易市場,山東濟寧、濟南東阿縣等養殖基地實地考察學習,他們發現養驢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回來后,發展特色養殖業——“養驢”之事很快就提到議事日程,之后,他們帶領群眾建驢棚1000平米,先期投資40余萬元,廣大村民積極參股,參股率達100%,使大家一起發展養殖業,努力脫貧致富。
“思路決定出路。要實現農村平安,農民富裕,讓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關鍵在于更新觀念,打造文明和諧的村風。”幫扶工作組通過走訪,發現該村的成人、學生、兒童書籍閱讀量普遍偏低,學校與村里沒有圖書室,于是,幫扶工作組聯合風帆公司工會共同向風帆員工發出捐書籌建圖書室的倡議。倡議得到了風帆員工的積極響應,2015年11月12日,由公司工會主席田玉雙帶隊,將風帆員工捐贈的近三千六百冊圖書送到村委會,希望駐村工作組協助村委會廣泛開展村民讀書活動,通過閱覽書籍,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擴大村民的閱讀空間,激發村民的閱讀興趣,促進村民文化水平的整體提高。村書記表示,一定把風帆員工捐贈的圖書分類存放在學校和村圖書室,并做好圖書室管理工作,讓書籍發揮最大作用,使學生和村民受益。本次捐贈的圖書共計9類,分別是勞務技能、種植、養殖、餐飲、醫療養生、勵志以及傳統文化教育類的國學、經典小說和少兒讀物,合計人民幣30553元。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工作剛開展的時候,有的村民有疑慮,覺得幫扶工作組駐村就是走個形式和過場。到底真能為老百姓干實事、干好事嗎?”這是幫扶工作組剛來時部分村民的心態。但當駐村工作的同志們帶著真情全心全意為群眾的利益而工作時,當駐村工作的同志們與基層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為老百姓干實事、不添亂,為幫扶村發展做出貢獻時,這種真情流露的“口碑”自然會在群眾中毫不吝惜地表露出來。從“駐村”到“助村”,幫扶工作組從駐村的那天起就把“為村里干實事”作為工作原則,用實際行動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幫扶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贊。如今,幫扶工作組成員走在街上,村民們都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用當地村民的話說,“幫扶工作組就是辦實事來了,我們非常感謝他們”。
(作者單位:風帆股份公司黨委工作部)

發展起來的村民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