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啟蒙, 林 磊, 李艷兵
(1. 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2. 株洲云龍規劃與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4; 3.株洲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株洲 412004)
?
探討可推廣、可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以株洲市三門鎮響水村村莊規劃為例
寧啟蒙1, 林磊2, 李艷兵3
(1. 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2. 株洲云龍規劃與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4; 3.株洲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株洲 412004)
在新常態的形勢下,株洲市通過響水村的美麗鄉村的建設,深入分析和探討村莊規劃中重點內容以及規劃可推廣、可實施的路徑。規劃不僅在內容上大而全,還注重用地、文化、產業等方面的重點內容的深入研究,讓美麗鄉村的規劃與建設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
美麗鄉村;一般村;土地利用;產業;文化;可推廣;可實施
1.1背景
2014年湖南省出臺了《湖南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內容和基本標準。株洲市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但選擇試點的村莊在資源、人文歷史或是區位條件等方面具有不可復制的優勢,所以在新常態的形勢下株洲市進一步探討可推廣、可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本次試點的村莊選擇具有一般性,響水村無論是資源、區位、還是人文歷史條件都非常的普通,株洲市旨在通過響水村的建設,探討出一條可推廣、可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徑。
1.2響水村基本概況
1.2.1區位
響水村位于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北端,距離株洲市中心城區25 km,距株洲縣淥口鎮15 km,距三門鎮鎮區5 km。響水村距離長沙市市區、黃花機場“一小時車程”,距株洲市市區“半小時車程”,是典型的近郊型村莊。
本次規劃范圍為響水村的村域范圍,面積為2.95 km2。
1.2.2基本概況
響水村位于三門鎮西北部,全村總人口僅931人。由于地處偏遠,經濟十分落后,以往的上級綜合考評排名長期三門全鎮倒數第一,無特殊資源。但村內耕地較集中,林地資源較豐富,水資源充沛,有利于農業規模生產。現有耕地面積110 ha,占總用地的37.30 %,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等。山、林地面積為142 ha,占總用地的48.16 %,以種植油茶、杉樹等雜木林為主。水域面積為26.67 ha,占總用地面積的9.06 %。村內已進行小規模的土地流轉,形成了生態莊園和苗木種植基地,為村莊進一步發展規模農業、休閑農業形成良好帶動效應。村莊環境具有鄉村的意境,區位條件較為突出,適合發展近郊都市休閑農業。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一般,村民改變村容村貌的愿望迫切。
2.1規劃任務
(1)創新村莊特色。響水村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亦沒有動人的神話傳說,是株洲眾多村莊中普通一員。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底蘊都不具備明顯優勢。如何在響水村這張白紙上創造新的亮點是規劃需要解決的難題。
(2)提出村莊規劃的重要內容。一般村莊規劃主要包括村莊空間規劃、風貌整治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三大內容。村莊規劃做到大而全的基礎上,如何在用地、產業、文化三個方面做到可審批、可發展、可持續,做到精而準、可實施是本次規劃的重點。
2.2規劃目標
通過對美麗鄉村的解讀,尊重響水村現狀的前提下,將響水村的規劃目標定位為:打造“村莊美麗、產業升級、農民富裕、管理高效”的美麗響水。
3.1政府引導自主建設
政府引導村民選舉組建有才能、有聲望、干事有激情的村領導班子,組織村民們自主開展村建建設。
3.2突出規劃特色,強調要實施的內容
響水村的規劃圍繞村莊的空間規劃、村莊風貌整治和產業發展策劃三個方面開展。
3.2.1村莊空間規劃強調的內容
村莊空間規劃主要包括區域的對接、道路提質升級、土地利用規劃和基礎設施和公服設施的完善,其中,著重強調的是土地利用方面的內容。村莊的土地利用直接關系到村民的基本利益和需求,一般包括農村宅基地用地規模、基本農田保護區、居民點的整理等內容。規劃通過“三區三線”的劃定(三區指的是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適宜建設區,三線指的是基本農田保護線、生態保護線和建設控制線),確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和適宜建設區。通過對林地資源、耕地資源等農業生產用地的整理,將資源分類細化利用,將耕地分為土地平整、可規?;a的耕地和不平整耕地,林地資源單一,可統一進行油茶整改,為產業的策劃提供數據上的支持。居民點采用“見縫插針”的方式進行整治,重點整治8個居民點,完善設施、美化環境,自發吸引新建住房的村民和散戶向集中居民點搬遷。而對于農村宅基地用地規模的控制借鑒郴州“兩圖一書”(兩圖指的是各村組修規現狀圖和各村組修規平面,一書指的是關于村組新建住宅的設計和建設規模的簡要說明書),以組為單位,通過現場調查村民的建房需求和規劃的合理預測,對新建的宅基地進行規模、數量和位置的劃定,但留有一定的彈性,再報鎮政府核準,同意蓋章,提交規劃局備案,提高農村宅基地用地審批的可實施性。
3.2.2村莊風貌整治強調的內容
村莊風貌整治主要從建筑風貌整治、居民點環境整治、重要節點的設計、道路景觀的改造以及大地景觀的塑造等幾個方面入手。這些風貌整治的核心就是打造響水村的新文化。文化意象在征詢了村民意見以后,決定將響水村打造成為“詩意的棲居地”。從詩文中找元素,結合現狀的環境特征,進行精致的營造。具體方法就是:在臨近居民點選取一種有景觀兼具經濟的植物作為房前屋后植物種植的主要樹種,例如荷花、桃樹、梨樹、橘樹、葡萄等;同時主要組團入口處進行標志樹種的樹列或樹陣的種植,加強印象,增設標識。同時鼓勵村民對自家的院落環境進行整治,在菜園、坪內進行一些特色樹種的種植,合理利用空間,營造切合文化主題院落休閑空間。營造方法簡單易操作,可實施性強,成效明顯。以蘇家灣組為例,蘇家灣組內大小池塘較多,入口處更是有口大池塘,規劃便取“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之意境,以荷花為蘇家灣組的文化主題,對池塘進行整理,種植荷花,改善水質,對池塘岸線進行生態處理。同時鼓勵蘇家灣組的村民進行荷花的家庭盆養,強調荷花的文化主題,為響水村的休閑旅游打下基礎。而對于主要道路的景觀改造則重點強調本土植物的重復利用,創造記憶點。
3.2.3產業發展策劃強調的內容
產業發展策劃不僅僅是出點子,而是進一步落實到策劃的項目可發展的規模和村莊可提供的發展用地,為招商引資提供參考依據。以策劃的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為例,項目主打的種植品種推薦有“蔬菜之王”美譽,營養價值極高的紫玉淮山,因為在株洲市已有成功的種植經驗,位置選擇在蘇家組、汗沖組和油鋪組3個組,原因在于這3個組的耕地較為不平整,紫玉淮山的種植對耕地的平整狀況要求不高,而這3個組大概可以整理出33 ha的耕地。同時產業發展策劃要結合村莊整治,將村莊整治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增長動力。以響水村策劃的鄉村住宿為例,結合村莊整治,提出響水村精品鄉村住宿“1+4+X”模式 ,規劃1個鄉村酒店,4個精品院落,X個農家客棧,作為游客體驗觀光、鄉村娛樂、心靈靜修的場所。 “1”指的是鄉村酒店,通過對唐家灣組的綜合整治,新建響水鄉村酒店旗艦店;“4”指的是在沿幸福下王組、蘇家灣組、油榨組、敞口組4個居民聚集點結合風貌整治,選取具有特色的1~3棟民居,改造成為精品院落,結合院落景觀主題(葡萄、荷花、橘樹、桃花)賦予文化內涵,引進開發公司,統一管理;“X”指的是隨著旅游發展,村民可自發增加自住房的住宿功能,形成X個農家旅館。因而產業發展策劃需因地制宜、因勢導利。
3.3優化管理平臺,保障規劃實施
響水村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同時注意與周邊村莊進行資源聯合,與周邊村莊聯村連片發展。同時成立組織機構(響水實業有限公司),加強領導與行政管理,強調組織機構的權威性,完善村委會建設,加強村委會管理體制的建設,避免多頭管理影響村莊的發展進程。堅持市場運作,盤活各種資源,推動項目建設。
響水村的美麗村莊建設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本次規劃有別于以往的村莊規劃的地方在于在一些重點內容上不僅僅強調生態性,更強調規劃的可實施性,將一個一般村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產業升級、生活便捷的美麗鄉村,具有可推廣性。村莊規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涉及的內容非常多,規劃很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解決問題,從而失去規劃原有的意義。所以本次規劃著重探討規劃在大而全的基礎上,如何在重點內容的部分進行精而準的定位,為規劃提供可操作、可實施的路徑,為建設提供有用的依據。
[1]吳春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路徑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
[2]吳理財,吳孔凡.美麗鄉村建設四種模式及比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寧四地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5-22.
[3]陳善鶴.美麗鄉村建設實踐模式探索 ——以浙江省瑞安市為例[D].華南理工大學,2014.
[4]徐忠國,華元春,倪永華.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技術探索——以浙江省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2014,35(1):55-59.
[5]李盼盼,范全歡.試論發展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以昆明市官渡區季官社區為例[J].赤子,2015(6).
[6]申明銳,張京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中國鄉村轉型與復興[J].城市規劃,2015(1).
[7]楊建軍.論鄉村文化的式微與價值重建[J].現代商貿工業,2015(4).
[8]方興.休閑旅游型美麗鄉村開發研究 ——以后黃村為例[D].福建農林大學,2013.
[9]孫珠穎.休閑旅游型鄉村整合更新設計策略初探 ——以重慶南川區天池村為例[D].重慶大學,2014.
湖南省教育廳課題《長株潭城市群空間規劃對區域一體化的作用機理研究》(項目編號15C0246)
寧啟蒙(1981~),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
TU982.29
A
[定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