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振宇
(錦州市錦凌水庫管理局,遼寧 錦州 121000)
遼寧省灌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單振宇
(錦州市錦凌水庫管理局,遼寧 錦州 121000)
文章通過對遼寧省灌區的調查分析,發現目前大部分灌區存在著配套工程率較低、農田灌溉方式不合理,灌溉用水水價不合理、征收困難,維修改造經費缺乏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灌溉發展,影響著灌區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為解決這些問題,適應當前灌溉發展新形勢和新要求,對灌區在建設和管護等方面提出了對策與建議,為大家提供借鑒。
灌區;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6.08.007
截止2014年底,遼寧省大型灌區節水灌溉工程面積為142.27萬畝,占全省大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的31.6%,其中,渠道防滲131.72萬畝,管灌2.33萬畝,噴灌6.37萬畝,微灌 1.86萬畝。全省中型灌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為262.68萬畝,節水灌溉面積為 67.82萬畝,其中,渠道防滲63.15萬畝,管灌2.84萬畝,噴灌0.93萬畝,微灌0.9萬畝。全省小型灌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8.43萬畝,節水灌溉面積為550.35萬畝,其中,渠道防滲77.94萬畝,管灌201.56萬畝,噴灌181.91萬畝,微灌88.92萬畝[1]。
2000年以來,遼寧省的降水量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越來越緊缺,承載力較低,生態環境也較為脆弱,再加上地方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建筑用地擠占優質農田,一系列的矛盾導致了農業灌溉出現了諸多問題。在多年的運營過程中,大中小型灌區在國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自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實施以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節水改造、配套挖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資金有限,不能全面改造;小型灌區渠首病險工程較多、灌區配套工程率較低、農田灌溉方式不合理等問題。據調查顯示,遼寧省灌區部分工程管理主體不明確、產權不明晰、責權利不清,末級渠系運行機制不暢,灌溉用水水價不合理、征收困難,維修改造經費尤其缺乏[2]。因此,為適應當前灌溉發展新形勢和新要求,上述問題嚴重制約遼寧省農業灌溉發展、影響灌區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問題,必須切實加以解決[3]。
2.1 灌溉設施不足
現有一些設施老化失修,損壞嚴重,滲漏損失大,影響灌溉效益發揮。全省現有灌溉設施不足。全省現有大部分農田均沒有灌溉設施,自2006年以后,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大型灌區和重點的中型灌區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但是還有很多灌區尚未進行改造,在長期運行過程中,非重點中型灌區、小型灌區和井灌區的一些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設備破損、水資源浪費嚴重,導致效益衰減,難以為繼[4]。
2.2 灌溉面積萎縮
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周邊地勢平坦的農田,尤其是水田被工業及居民用地征占,致使全省的水田面積逐年減少。另外,隨著玉米、大豆價格的上漲,其種植方式比種植水稻簡單省時省工,很多地區的農民將水田改為旱田,制約了遼寧省有效灌溉面積的增長[5]。
2.3 灌溉制度不合理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2008~2010年三年間,遼寧省年均實際灌溉面積為1743.94萬畝,就大部分灌區而言,水多多用,水少少用,多數灌區均以“以供定需”,未實現以農業灌溉的“以需定供”缺乏水資源利用的計劃和調配,不但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也嚴重影響了灌溉保證率,延緩了遼寧省有效灌溉比例的增長。同時,全省的水資源分布也極不平衡,東部山區丹東、撫順和本溪的降水量多,水資源豐富,但耕地資源少,除了部分水稻和設施農業灌溉外,其它作物依靠天然降水就可滿足生育期的需水量。另外,采用節水灌溉可以增加糧食產量的理念尚未形成,致使東部地區的灌溉發展較為緩慢;全省西北部地區耕地面積大,但是降水少,由于水資源短缺,致使灌溉面積至今增長也較為緩慢[6]。
2.4 技術落后
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大部分小型水利設施運行效率低。部分工程有人建,無人管,缺乏維修經費及管護人員,致使在工程建成的最初幾年,能夠發揮作用,但幾年后,一些工程基本處于荒廢的狀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且無法繼續為周邊農田灌溉發揮應有的作用[7]。
2.5 灌溉管理體制陳舊
全省目前的地表水灌區水費僅為0.05元/m3,地下水灌區僅收取電費,水費還不能100%收繳,不僅不能滿足灌區管理機構的日常人員辦公需求,更不能滿足灌區的維修與養護。未來全省的灌區發展過程中,應切實加強工程建設及管護資金投入和使用監管力度,合理制定水價收繳標準,明晰各部門對灌區的管護職責,切實發揮灌區管理部門、基層水利站、農民用水協會作用,保障灌區良性運行,切實發揮灌區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中的作用[8]。
3.1 加大灌區改造
要在大量調查研究、實地勘測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科學分析制定灌區改造工程,對大型灌區和重點的中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徹底解決灌區現有灌溉設施不足,非重點中型灌區、小型灌區和井灌區的一些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設備破損、水資源浪費嚴重問題,使灌區發揮其真正灌溉效益,穩定農業生產,提高支撐糧食生產的能力[9]。
3.2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受城市化發展迅速和經濟利益需求的影響,使一些灌區嚴重萎縮,成為名不符實的現狀,針對這些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調整土地利用的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灌區面積不縮減,對零星灌區和小型灌區等進行歸拼整合;保障灌區不被吞噬,強化其管理,加強檢查即時養護和維修,以保持工程的完好狀態,使灌區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3 推廣農業節水
灌區實行計劃用水,有計劃地分配灌溉水量,按計劃供水;減少渠道水量損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實施輪灌,改善灌溉方法,嚴格控制水量,增設渠道防滲工程等。現階段普遍運用的農業節水技術有渠道防滲、噴灌、管灌和微灌。渠道防滲主要運用稻田渠系工程和末級渠道防滲;噴灌主要是指微噴和小型移動式噴灌,主要用于裸地蔬菜、經濟作物、果樹微噴和旱田灌溉;管灌適用于大田和經濟作物、果樹等灌溉,微灌主要適用于設施農業灌溉。對于這些新的節水技術要進行應用于推廣,促進灌區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的穩產、高產,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3.4 完善灌區管理機構
針對由于各種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工程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各種各樣的缺陷和問題,加強灌區前期規劃的基礎調研和論證工作,保證在設計階段將工程設計標準達到工程建設標準要求;同時,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質量。灌區建成后,完事管理機構,強化其管理職能,使灌溉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當前灌溉管理任務是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抓好這項任務,關鍵是管理人才建設。因此要切實抓好人員的技術培訓,培訓技術骨干,將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使用和管理技術交給農民。為適應現代科學管理手段及加強用水管理的需求,針對遼寧省目前尚無統一的、高效的灌區管理平臺這一現狀,將“遼寧省灌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上日程,以實現全省灌區管理的信息化。同時,建立健全灌區信息標準化體系,實現灌區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性、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系統的建設可以實現灌區資源共享、互聯互通,規范信息的采集渠道,實現分工管理、各負其責的目標,為全省灌區信息化建設服務[10]。
3.5 加速灌區整合
預計到2020年,遼寧省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將新增1120處管理單位,其中包括基層水利站126座,新增編制1232人;農民用水合作組織565個,覆蓋管理的灌溉面積663.96萬畝;準公益性水利專業化服務25個,服務的灌溉面積362.53萬畝。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和農民用水協會的成立,將會為農民增改、增效發揮極其作用,為促進農民的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提供了條件[10]。
灌區是遼寧省重要的農業基礎設施,在遼寧省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安全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灌溉發展新機制,科學指導、有序地推進農田水利事業發展,推進全省糧食產量增長和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目標,加強灌區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將對推動遼寧省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何榮星.遼陽灌區節水配套二期改造工程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4(06):57-59.
[2]何榮星.遼陽灌區骨干工程主要問題與項目建設必要性[J].水利技術監督,2015(01):23-24+48.
[3]張艷麗.節水增糧工程效益分析與環境影響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0):10-11+58.
[4]黃金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二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12):311-312.
[5]張靜,張文科,姜興濤.淺析河東新城起步區水系工程水土保持與環境影響評價[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46-46.
[6]王玉華,任紅,武慧.棗莊市巖馬水庫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J].山東水利,2005(06):30-30.
[7]徐洪云.對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規劃的幾點思考[J].江蘇水利,2001(05):35-37.
[8]劉玉蘭.石津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成效分析[J].中國水利,2007(15):36-37.
[9]王玉華,任紅,武慧.棗莊市巖馬水庫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J].山東水利,2005(06):30-30.
[10]張靜,張文科,姜興濤.淺析河東新城起步區水系工程水土保持與環境影響評價[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 46-46.
TV93
A
1672-2469(2016)08-0019-02
2015-12-25
單振宇(1980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