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宇
(廣饒縣孫子文化旅游區管理委員會,山東 廣饒 257300)
關于廣饒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調研
張洪宇
(廣饒縣孫子文化旅游區管理委員會,山東廣饒257300)
介紹了廣饒縣現有城鄉供水情況,針對當前廣饒縣城鄉供水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推進廣饒縣供水一體化建設的建議。
廣饒縣;城鄉供水;一體化
1.1城區供水體系逐步完善
廣饒縣城區供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縣城區南部和西南部,供水系統主要由21眼水源井,兩個自來水廠和150 km的城市供水主管網組成。2012年建成城區供水調度中心,實現了對供水水源井、水廠運行和管網監測的實時自動控制。縣自來水公司水質化驗室配備3名專職化驗員,具備42項常規指標的檢測化驗能力,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定時對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進行化驗。同時,采取措施提高城區供水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城區供水安全。
1.2農村供水狀況良好
廣饒縣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自2005年啟動實施至2007年底結束,共投資1.23億元,基本建成村級以上水源井、主管道、除氟設施、管理站等主體工程,供水主管道覆蓋到全縣553個村莊,形成了以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為單元、一鄉(鎮)多網的供水格局。從2008年起,依托國家飲水安全項目,爭取中央、省、市無償資金5 500萬元,累計投資9 415萬元,對農村供水工程進行了鞏固提升。
目前,全縣共建成鄉鎮管理中心10處,水質檢測中心1處,新打配套水源井101眼,鋪設主管道1 200 km、村內管道5 600 km,建成除氟改水系統工程6處、蓄水池6座、信息化工程9處,安裝變頻恒壓自動供水設備118臺,9個鄉鎮(街道)全部實現了集中統一供水,實現了“一鄉一網”的供水目標。
1.3供水管理機制日臻完善
堅持“邊進行工程建設、邊探索管理模式”的原則,建立縣、鄉、村和水管員為主體的4級管理網絡。縣水利局設立農村供水管理辦公室,負責全縣農村公共供水的行業監督管理和指導工作;9個鄉鎮(街道)成立供水公司或供水站,配備管護人員,完善運行管理辦法、公司章程、水費收繳辦法等制度;村內管網部分由村委會負責管理維護,供水單位在每村雇用1名水管員負責水費收交。同時,縣財政每年列支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高氟區的水質除氟處理,確保水質安全。
2.1供水資源日益短缺
全縣城鄉年用水量遞增幅度在3%以上,工業和城鄉生活用水量急劇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廣饒縣一般年份缺水3 000萬m3,干旱年份缺水達7 000萬m3。深層地下水儲存量有限,主要分布在南部井灌區,其它地區地下水基本為咸水或微咸水,不可直接利用;全縣每年近4 000萬m3工業用水需依靠開采深層地下水供給,水位下降、咸水南侵等問題日益加重。南部區域深層地下水位以年均1.7 m的速度下降,已形成100.2 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區。
2.2供水基礎設施依然薄弱
從城市供水設施來看,主要是老舊小區供水管網跑、冒、滴、漏嚴重,報修率高,維修管理難度大;從農村供水設施來看,普遍存在供水管道設施老化問題,工程已運行10年,損耗嚴重。從農業灌溉看,農業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70%以上,全縣灌區骨干渠道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設施標準低、老化失修、灌排不暢等問題,且大多數支斗級渠道沒有實施襯砌,農業灌溉長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用水浪費現象突出,同時,雨水的綜合利用率低,縣城區中水回用管網建設沒有納入城市基礎設施統一規劃。
2.3供水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一是水源地保護措施不到位。廣饒縣公共供水水源井部分在城南工業園區內或附近,有些高污染企業偷排偷放污水現象時有發生,無序開采地下水現象嚴重,全縣有近2 000眼廢棄水井沒有及時封存,同時,化肥、農藥也對地下水帶來影響,水質存在污染隱患。二是農村供水安全基礎差。從供水標準、規模、水質安全看,還沒有達到上級要求的城鄉供水一體化要求。雖然廣饒縣出臺了《廣饒縣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但目前尚未將水質檢測費列入縣財政計劃,經費保障不足,致使鄉鎮(街道)供水單位水質監測不及時、不主動,不能及時掌握供水水質狀況。
2.4供水建管體系不夠完善
一是公共供水缺少統籌規劃。城市的供水管網、水廠建設管理涉及住建、城管、交通、水利等多個部門,缺少統一的建設管理。城市供水管網的建設由各個管理單位具體負責,建成后再移交自來水公司管理,缺乏有效監管,個別單位在工程施工中降低質量要求,供水管材、配件品牌繁多、標準不一,造成建設質保期后的維修成本不斷增加。二是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和改造資金缺乏長效保障機制。廣饒縣各級財政尚未將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財政資金對供水設施的投入還不足,沒有形成長期穩定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導致工程后期維護難以為繼。三是供水管理機制不夠科學。存在建管分割、職能交叉、責權不清等問題,部門協作配合不夠,執法監管存有盲區,亟需建立綜合管理和執法的聯動機制。同時,廣饒縣基層供水管理普遍存在經費不足、人員缺乏等問題,尤其是村級水管員工資偏低,影響了對供水設施管護的積極性。
3.1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
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要求,以“十二五”水利規劃為構架,加緊編制《廣饒縣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規劃》,在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基礎上,將農村供、排水體系建設納入新型城鎮化總體規劃,統籌實施,逐步配套到位。重點推進城鄉供水主管線建設,將鄉鎮之間的供水管線聯網,并結合第二水廠二期配套工程建設,將第二水廠管網與鄉鎮供水管線聯網進行統一供水。在此基礎上,依托現有設施,整合資源,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水廠式集中統一供水,逐步實現全縣城鄉供水的同源、同網、同質。
3.2加快完善城鄉供水設施鞏固提升
一是加快第二水廠二期配套工程建設,擴大供水規模,新增水源井,配套供水設施,使第二水廠的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m3,保證城東新區和全縣鄉鎮的用水需要。二是加強供水管道改造。建議縣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對老舊小區供水設施逐年加以改造,以保障居民飲水安全;對村級供水管網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逐年加以改造;抓好新建道路供水配套設施建設。縣經濟開發區要加快外部引水項目建設,限制開采地下水,擴大工業用水供應和引水補源效果,分期分批關閉工業用自備井,遏制水資源流失。三是積極推進分質供水。在統一規劃前提下,加快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系統建設,逐步實現分質供水。四是加強供水工程建設管理。借鑒供暖工程成功的建設管理模式,由縣自來水公司代表政府行使監督管理職能,參與供水工程統一規劃,對供水管材、施工質量進行全過程把關。
3.3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建議縣政府盡快研究制定《廣饒縣地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廣饒縣地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規定》,為實施水源地保護創造條件。縣水利、環保、衛生等部門要落實具體的水源保護方案,通過實行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聯合發布等建立信息高效互通機制,加強對飲用水源的監督管理,逐步推行供水行業準入控制和特許經營制度。各鄉鎮(街道)要加強供水單位管理,嚴厲打擊偷水、賴水、拒交水費等行為,促進農村集中供水持續健康發展。
3.4建立科學有效的供水管理機制
一是強化水質監測管理。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制、供水過程的技術管理和供水設施的日常運營維護,強化水質檢測,提供優質服務,使城鄉居民真正飲上“放心水”。二是完善城鄉供水水價形成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分類計價原則,適時調整城鄉供水價格,盡快研究實行階梯水價,對高耗水行業適當提高水價增幅,拉開水價差距,運用價格杠桿推動節約用水。同時,要提高農村水管員的工資標準,調動對農村供水管網管護的積極性。三是積極深化綜合管理機制。建議縣政府積極整合涉水部門的行政職能,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處理水源工程建設和保護、水污染控制和突發供水事件的應急處置等工作,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公眾參與、協調統一”的城鄉供水安全管理體制,水利部門對全縣的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開發,統一調配,統一供給,統一核算,統一核價,統籌盈虧”的運營體制。
3.5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憂患意識
以飲用水安全宣傳為導向,以水質科普知識宣傳為切入點,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大對依法治水、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及時向社會公布水資源現狀,使廣大群眾尤其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提高對廣饒縣水資源短缺問題的認識,增強節約用水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改變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誤觀念,為依法保護水資源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張玉燕)
TU991
B
1009-6159(2016)-04-0049-02
2015-08-12
張洪宇(1981—),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