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精準兩會,精準傳播。作為一本為經濟改革發展鼓與呼,為企業發展服務的財經期刊,我們的價值都盡在其中。
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是媒體人的節日。從新聞價值考量,沒有什么會議能與之相提并論:來自各界的代表委員濟濟一堂,分享洞見。他們經過深思熟慮而拿出的議案提案,在討論中達成共識,在共識中付諸實踐。所以說,“兩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未來一年乃至更久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的一次前瞻與布局。
面面觀“兩會”,深讀來自報章雜志以及各類權威新媒體對兩會的報道,很容易就會得出代表委員們對當下問題的診斷,對答案的推敲,都蘊含著頂層設計的智慧。
包括稅制改革、醫療并軌、房產去化、股市動向、社會養老在內,這些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都能夠從決策者口中得到了正向的反饋。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的“兩會”,我選擇用“精準”二字。黨和中央政府深知,在經濟增長放緩,資本市場剛剛經歷一輪暴漲暴跌,房地產市場在一、二線城市中分化顯著……這些背景因素都表明了當前中國經濟與各項事業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于是,我們才看到了李克強總理的“經濟目標肯定達成”的定調,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的樂觀。
“兩會”議題的精準和對未來大勢判斷的精準,在會后勢必一一顯現。而作為“喉舌”的媒體,則力求在報道對象、選題策劃和稿件的落地與傳播上實現精準之義。
早在2015年伊始,本刊就發起了以“中醫藥走向世界”為主題的長期采訪調研項目,旨在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探尋藥方。我們記者的足跡走遍了京津冀,調研的單位涉及政、產、學、研、企,積累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通過和《經濟日報》及內參編輯部、中國經濟網的多方聯動,為中醫藥行業做出了大量有價值的報道,同時也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各大代表性的中藥企業的認可。(詳見本刊封面“兩會專題之——中醫藥發展路在何方”)
在今年“兩會”上,本刊的另一個關注點是企業融資難與貴的問題,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本刊采寫的相關文章被各大門戶網站轉載,而且還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銀行的反饋,為報道的企業解了燃眉之急。(詳情參見《劉衛昌委員:讓中小微企業融資不再求爺爺告奶奶》)
精準“兩會”,精準傳播。作為一本為經濟改革發展鼓與呼,為企業發展服務的財經期刊,我們的價值都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