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紅 王奕燁
(1.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希尼爾水庫管理局, 新疆 庫爾勒 841000;2.福建省江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 362000)
?
新疆博爾塔拉河下游灌區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芻議
徐繼紅1王奕燁2
(1.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希尼爾水庫管理局, 新疆 庫爾勒841000;2.福建省江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362000)
本文以新疆博爾塔拉河下游灌區為例,分析了研究區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實現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結果可為類似地區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參考。
水資源; 博爾塔拉河流域; 灌區; 可持續發展
博河下游灌區是指新疆博爾塔拉河(簡稱博河)五一水庫以下,該灌區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簡稱博州)博河北岸、艾比湖西緣的平原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博河下游流域面積5879km2,占流域總面積的47%,河道尾閭為艾比湖。流域行政區劃包括博樂市區、達勒特鎮、烏圖布拉格鎮、貝林哈日莫墩鄉、新疆兵團第五師81、85、86、89、90團五個團場。五一水庫位于博樂市西南3km處,緊臨博樂市城區,博樂市是博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博河下游灌區,現有耕地6萬hm2,是博州重要的農業經濟生產區、棉花等經濟作物區,同時也是博州最為重要的經濟區域,國民生產總值占全州的35%以上。灌溉水源為博河河水和地下水。由于博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的頻繁轉換和兩岸大量引用,加上水庫調蓄能力低,造成該灌區夏季嚴重缺水。主要水利設施有五一水庫、七一水庫、八一水庫、五一電站、大橋電站、兵團第五師電站等。該灌區適宜種植冬小麥、玉米和棉花等糧食、經濟作物。
2.1農業土地大規模開墾,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增長,水土開發面積不斷增大,以及日益增長的城市工業和生活用水需要,水資源總量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博河承擔的供水任務已經超過了其承載能力,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博河下游灌區種植面積大,種植作物單一,主要種植棉花,大量用水都集中在6—8月(用水高峰),季節性缺水嚴重。此時博河來水遠遠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水要求,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現有灌溉面積6萬hm2,需灌溉用水4.2億m3,而近幾年年均實際供水1.4億m3,雖有井水補充0.8億m3,仍然缺口很大。
2.2生態用水得不到保障,河道下游斷流情況嚴重
由于受氣候變化、人口急劇增加及流域內灌溉面積擴大的影響,博河上游的積雪太薄,沿河上、中游用水量太大,到博河下游五一水庫時,河道來水量逐年減少,只有靠人工降水。博河下游的水資源缺乏、河道來水量少,對發展農牧業形成了一定壓力,導致灌區內部亂打井,地下水嚴重超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加大加深,尾閭艾比湖因入湖水量銳減而萎縮,面臨干涸的威脅。
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及博河下游灌區泉水型河流特點使豐水期滯后半年,造成夏季缺水,博河下游斷流主要集中在6—8月用水高峰期,斷流造成部分地區無水可供、河道主河槽淤積加重、洪水威脅和防洪難度增加、河口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制約了博州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博州是以農牧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州,農牧業的發展關系民生。水資源失衡,地下水水位下降,草場沙化、退化,氣候干旱現狀若長期持續,艾比湖必將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2.3灌區工程建設滯后于發展的需要
博河下游灌區擴改工程大部分修建于20世紀50—70年代。受歷史條件的限制,灌區工程配套不足、老化嚴重和病險工程多,渠道實際輸水能力達不到設計能力,導致水資源利用率不高,致使工程建設標準低、配套差、加之運行時間較長,自然老化,渠系破損嚴重。
2.4農業供水價格偏低,導致博河水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較多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水價偏低。博州農業水價長期嚴重偏離供水成本,只達到1997年供水的成本水價,不利于水資源的管理和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同時嚴重制約水管單位的發展,水管部門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狀態,不能維持正常的運行和發展,不能利用經濟杠桿來有效地促進水資源的節約。由于缺少資金維修和管理,水利工程老化嚴重,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受到限制。水資源緊缺與低水價并存,導致用水浪費和低效用水。而用水戶因為水價低,沒有形成節水意識,用水量過大,排污量也大,給水環境和供水帶來了很大壓力。如此惡性循環,水資源供需緊張,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3.1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a.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博河下游灌區水資源短缺、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最為現實、最為可行的戰略性選擇。
b.開展以節水為核心的農業節水,調整用水結構。目前在用水結構上,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95%,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農業節水是節水建設的關鍵。
全面推行農業高效節水建設[1-2]。沒有現代的灌溉,就沒有現代的農業。農業不能再片面走規模土地擴張和低效益的發展道路,而應高產、優質、高效地走集約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業高效節水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
實現用水結構的調整,必須綜合運用法規、行政、科技、經濟等手段[3]。要加快推進需水管理,以“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為核心,以工程性節水、管理性節水建設為內容,堅持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結構,優化配置灌區流域水資源,調優各業用水比例,改變擴張式、粗放式用水方式,嚴格控制農業灌溉面積,實現大幅度降低農業用水比例的目標[4-5]。
c.進一步加大農業高效節水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介,把農業節水宣傳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向廣大農牧民廣泛宣傳農業高效節水的重要性、緊迫性,不斷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形成全社會人人關心節水、支持節水的局面。
d.以節水促發展,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通過灌區節水改造和用水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繼續做好博河下游大型灌區及農村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加快實施末級渠系配套與量水設施建設,干、支、斗渠防滲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田間高新節水工程建設,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數。
要大力推廣高新節水灌溉技術。實現由灌溉土地向作物需水灌溉的轉變。大力發展噴灌、微灌和膜下滴灌等較先進的灌溉方式,從而減少灌水定額以節約灌溉水量。繼續加大高標準節水灌溉和常規節水灌溉的建設力度。
加大對以農民、農民用水者協會和村集體等為投資主體的農業節水灌溉工程資金支持力度。
3.2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沒有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就沒有水利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經濟發展形勢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堅持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6]。
a.要強化水資源規劃的權威性,切實提高水資源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的質量,堅持嚴格按規劃辦事,以規劃來規范和指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工程建設,依據水資源承載能力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發展,嚴禁水土資源無序開發,提高供水保證率和用水效益。
b.要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的職責,完善流域水資源管理體制[7]。堅持以水定地、以供定需,按照水資源利用規劃,嚴格限制地表水、地下水用水總量,嚴格控制灌溉面積增長。地表水灌區要加強水源調蓄工程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井渠混灌區,要優先使用地表水,將地下水作為抗旱補充灌溉備用水源;純井灌區要嚴格按照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合理開采、高效利用地下水,農用機電井提水量不得超過地下水可開采量,同時做好地下水監測工作;用總量控制維持地下水合理水位,防止地下水超采引發生態與環境災害。
3.3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進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對水利管理服務單位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強化公益性,規范準公益性,理順經營性,建立科學合理、職能明確、富有活力的水利管理運行機制,將跨縣市的流域管理單位定性為公益性水管單位,剝離其經營性項目,核定公益性崗位,確定職能職責及人員編制,逐步納入州級財政預算管理,專職履行水資源管理及公益性服務職能。縣級以下灌區供水管理單位仍維持準公益性不變,實行管養分離,公益性人員經費及維修養護經費(即兩費)由財政給予補貼。
3.4依法治水,逐步加大灌區行政執法力度
加強水資源保護,提高灌區管理水平,運用行政、法律手段參與灌區建設與管理,實現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建立良好的用水秩序。這就要求建立與灌區相配套的水法規,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構筑一個高效而有力的行政執法體系,加強涉河建設項目管理,嚴禁擠占水域和河道,嚴懲灌區內的違法水事活動。
3.5積極推進農業水價改革,發揮水價杠桿作用,促進節約用水
水價是水資源管理中的主要經濟杠桿,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管理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8]。根據不同的用水對象,實行差別化水價政策,發揮水價對水資源配置的調節作用,促進節約用水和可持續利用,提高用水效率。農業灌溉用水要按土地類別性質實行定額供水。在定額內用水的,按基本水價收費,超過定額水量部分,分級實行不同水價收費,超出越多,水價越高。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以水資源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為重點,以現代化水資源管理體制和合理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為保障,以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等制度建設為平臺,以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轉變治水思路,創新治水實踐,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轉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并最終實現博河下游灌區“天、地、人、水”和諧永續發展的目的,是維持博河健康生命的必由之路。
[1]王強.塔里木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7(3):90-91,100.
[2]張健,葉生進.東風渠灌區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淺析[J].四川水利,2014(4):41-43.
[3]劉明慶.關于鄄城縣水資源開發管理的對策探討[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5(2):18-20.
[4]王玉平.塔里木灌區水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可持續發展策略[J].陜西水利,2013(3):49-50.
[5]秦三群,余軍.涇惠渠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淺議[J].地下水,2012(4):111-112.
[6]王慶印,李群智.彭樓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初步研究[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8(4):79-80,72.
[7]崔兆東.黃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探討[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5(2):33-34,43.
[8]白子韶.菏澤市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對策探討[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5(2):51-52,73.
Discussion on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downstream irrigation area of Xinjiang Bortala River
XU Jihong1, WANG Yiye2
(1.XinjiangTarimRiverBasinXi’ni’erReservoirAdministration,Korla841000,China; 2.FujianJianghaiEngineeringManagementCo.,Ltd.,Quanzhou362000,China)
In the paper, downstream irrigation area of Xinjiang Bortala River is adopted as an example. Problems i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research zone are analyzed. Meanwhile,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rrigation zone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concrete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similar areas.
water resources; Bortala River Basin; irrigation are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3.010
TV213
A
2096- 0131(2016)03- 003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