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曉濤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北京 100044)
?
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機制創新的發展問題*
皇甫曉濤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北京100044)
摘要: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文化創新中,有政府機制、金融機制、法制機制、產業機制四大機制創新問題殛待解決,這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四大創新要素,有待于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文化體制;文化產業;政府機制;金融機制;法制機制;產業機制
一、政府體制的資源管理與金融機制的資本創新
文化產業的主體有政府、非政府組織與企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文化創新,首先要從政府過程的機制創新開始,這樣才能使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創意城市的發展在政府過程的文化創新中深入展開。這首先是資源動員、評估與規劃的資源管理工作,其次是在這一資源管理的政府過程中完成文化創新的項目研發,并以之進入資源代理機制的招商引資與資本平臺,而后就能夠形成資本托管機制與資產整合機制的文化創新與項目平臺。廣東在文化大省建設中,政府過程的文化創新首先是進入這一資源管理機制的科學過程,完成了19個市地的資源動員調研報告,每一份報告都有對先賦資源與自致資源的發掘與動員,規劃與創意,這對于創新發展模式與探索文化生產力的創新機制,將形成資源管理的科學體系而有著深遠的重大意義。
每一城市文化的資源動員與內容規劃都包括文化運營現狀與結構的分析,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優勢的規劃,產業元素與創新要素的整合,優勢產業與產業集群的規劃,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新問題的透析,文化經濟跨越發展的政策與對策,行業優勢與問題的分析與闡述,先賦文化資源的旅游休閑物質經濟規劃與后賦文化資源的工藝、藝術等非物質經濟的規劃,正是在這一資源動員的內容創意與文化創新基礎上,才能夠科學地制定出文化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形成文化服務的公共管理體系與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體系。文化創新要盡量縮短文化產業鏈的能耗度,提升文化創意的資本增量,這樣就要從資源動員的內容管理入手,進入產業機制的文化創新。由于文化產業鏈的研發鏈較長,風險大,投入高,如何在資源管理的創意規劃與內容動員中盡快形成資本鏈,就成為政府過程面對的文化創新的首要問題。而資源代理機制與資本托管機制,也為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使產業資本形成流通性較強的實效創造了機制與條件。文化產業的非物質資源的全新交易模式使其不可能像土地資源的物質資產交易那樣,完全以貨幣交易的模式完成項目啟動機制,文化產業要在資源動員的創意規劃中完成市場啟動的資源代理機制,形成資產整合與資本托管的市場環境與創新機制,才會有利于文化產業的大發展與文化資源的大整合及資源配置的大跨越。但資源代理的前提并不是政府無所作為,而是要在創意規劃中形成內容生產的條件和機制,并將文化資源推向市場前沿與專業化的產業資本鏈條中。比如新疆羅布人村寨的文化資源整理與旅游文化項目開發,如果交給小的旅游運營商對文化資源的長遠的規劃與管理不利,如果交給大的文化產業商必須要有資源整理的招商平臺與內容生產的項目機制,這樣就要有一個足夠的產業運營過程與投資準備時間,在政府完成資源規劃后應交給專業運營的文化產業代理商并有相應的文化資源代理機制,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形成文化保護與文化開發的資本障礙與資源管理誤區,就會使產業運營機制難于進入資源管理的文化創新過程。廣東惠州西湖的文化保護與文化開發、資源規劃與資源管理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資源代理機制,就難于啟動產業機制的項目研發與文化運營,真正把產業資本招進來筑起文化創新的項目平臺與市場環境。
由于文化產業的研發鏈變為資本鏈較長,創意經濟與內容生產的金融機制就成為首要的問題。文化產業應有專業化的金融機制與資本創新的交易機制,比如第三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的創意經濟基金會,地區企業化運營的文化產業交易所,具體包括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中資產證券化的文化資產期貨交易,文化產品走出去及文化產品服務化的文化服務商品交易,文化創新與文化產業資本市場拓展的文化資本證券交易。只有金融機制活了,有了市場流通效應,文化產業才有了經濟血脈與市場杠桿,才會便于民營資本的介入與產業資本的成長。與之相關的,還有文化產業的稅收政策的落實問題。文化產業的金融機制,還要有國家銀監會與金融工作委員會及人民銀行拿出專項的創意產業與知識資本信貸政策、資產評估要素的創新政策及文化交易產業政策,來促進內容產業與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應建立專項的文化交易機制與市場平臺,使文化資源動員與文化資產流通形成有效的文化資本機制,促進創意產業的大發展。文化產業要在研發階段就變成資源整理的符號資本進入文化交易的市場平臺與產業機制,其最大特點是每一個階段的創新要素與產業元素都可以拿出來做單項的文化交易,形成文化產業鏈的資本鏈與內容生產的全新交易模式。比如迪斯尼樂園的符號資本與其每一個產業鏈的符號交易,相關產業的創意經濟鏈與文化交易機制,比如在地產業的旅游文化市場開發,在場產業的演藝、會展市場開發,在線產業的娛樂、廣告、影視、傳媒市場開發,在版產業的音樂、美術、圖書、音像、刻錄、復制市場的開發,從創意設計的符號資本、文化傳播的商業資本到文化制造的產業資本、文化傳播的媒介資本、文化藝術的形象資本,都會形成文化創新的交易平臺與交易機制。《哈里· 波特》的符號資本與形象資本、商業資本、產業資本、媒介資本的創意經濟鏈與文化交易機制也是如此,還有麥當勞與可口可樂的符號資本與商業資本開發也是這樣,形成了美國文化領土的資本市場空間與知識財富主權的文化交易機制。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應像市場經濟開始時啟動資本市場的證券交易機制那樣,如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建立與產業資本市場交易機制的啟動,鄭州期貨交易所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對商業資本市場交易機制的啟動,要盡快建立文化資產證券化、文化資源產業化、文化資本市場化、文化服務商品化、文化產業符號化的文化交易機制與機制創新平臺,建立相關政策法規體系與文化運營機制,這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新的機制,內容研發的市場,創意經濟的環境,文化資源的整理,都是極其重要的市場機制建設與資本杠桿啟動環節。誠如恩格斯所言,從價值到價格是商品經濟與商業資本最驚心的一跳,文化產業鏈內容生產與創意經濟的“太極圓缺”,文化交易機制就是其中最為核心的一個環節。
在從物質經濟到非物質經濟的跨越發展中,由于財富資本的評估不像物質經濟那樣容易鑒定與定量,知識資本、符號資本、信息資本、媒介資本、生態資本的非物質經濟不像農業資本、工業資本、商業資本的資產評估與資本交易那樣易于建立金融機制與交易機制,政府就更應給予更大金融政策的支持與創新、突破。須知文化產業是以國家為競爭單位、以政府過程為主導規則的全球“尋底競賽”與經濟博弈的。在高新技術的知識經濟剛剛啟動時,美國即開始利用政府過程的創新機制全力啟動抵御高風險的金融機制與市場機制,謹有關高科技的金融產品就有上千種,市場交易的品種、機構、機制也有上千種,這為微軟這樣的大產業資本的運營提供了可能性與國家博弈的金融機制,而我們的高科技金融產品只有幾十種,是難以與之形成信息對稱的博弈結構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如此,在全球化的國家博弈創新優勢中,它更需要政府機制的創新與金融機制的創新,政策創新與資本創新,金融創新與市場創新,才能構成文化創新的綜合優勢與文化運營的產業元素及機制。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娛樂經濟,迪斯尼樂園的符號資本,可口可樂的符號資本,肯德基的符號資本,都有文化交易的全新模式與文化資本的金融機制。甚至一個大的品牌符號資本及創意產業運營,本身就培育出上百的金融品種及運營服務產業,就在改寫市場規則與服務業態,培育出許多新的創意產業。非物質經濟的文化交易,就會要求更多的服務技術行業或知識服務業為其運營做好相關的政策、評估、管理與法制建設工作,同時又反過來會大大地促進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比如文化資源的動員與規劃,文化資產的評估,文化資本的運營,文化證券化的交易等等。
二、法權體制的制度安排與產業機制的文化創新
文化交易的市場化與文化資本的證券化、文化咨詢的產業化、文化服務的商品化發展必然要求文化版權及版權貿易、商品交易及相關內容產業生產機制及交易機制的法律法規市場保護系統,要求金融市場培育與風險機制創新的法治建設環境,要求文化運營與資本運作的創意機制、產業機制與法制機制。另一方面,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新媒體的科技進步,防盜版技術的要求越高,成本越大。創意經濟的內容生產風險也就越大。解決這一市場風險的產業機制就是文化創新的法律機制與金融機制的建立,缺一不可。否則在利益驅使下,生產者怎么也比不上盜版者獲利大,卻比盜版者還要高,這樣就會嚴重扭曲內容產業,從根本上傷害國家自主產權的文化創新與創意經濟發展。所以人們說搞盜版的有賣白粉的利潤,卻沒有賣白粉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產業的市場環境建設與法律機制建設中,一要在意識形態上強化國家主流文化教育與相關法制教育,使人們對于盜版商與文化游商猶如對過街老鼠,一經發現人人喊打;二要在科技創新上注重生產防盜技術系統,用更先進的技術限制盜版者對新媒體的利用;三是在政策創新上發展跨媒體版權的內容產業機制,比如出臺將音像等在版產業轉向在線產業的媒體產業政策、將音像等品牌證券化的產業資本交易機制的金融政策以及將音像等再版產業轉向在場產業、在地產業的版權生產擴張機制的文化創新政策;四是在法治創新上要在文化經濟前沿、音像生產的集散地,比如廣州的文化大省建設上,率先出臺防盜版細化的地方法規體系,以堵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日益猖獗的盜版商業方面的國家法律漏洞;五是在政府過程創新上,要加強防盜版的執法與執行力度,加強執政能力的法律機制建設與相關的專業團隊建設。這樣才會促進文化創新的發展與創意經濟的產業化機制,否則我國音像等行業的內容生產與創意經濟的文化創新有瀕臨破產的危險。
如上可以看出,創意經濟的產業機制是個復雜巨系的政府過程,全新模式的交易過程,是政策工程、金融工程、科技工程、法制工程、人才工程的聚合創新與系統運營,是政府主導、金融先導、科技先行與企業主體、知識主權、法制主政的綜合運營。政府過程創新包括管理創新與政策創新,資源創新與金融創新,法制創新與執政創新;企業創新包括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知識創新與市場創新,品牌創新與資本創新。文化交易的創新模式包括文化資源的動員、文化咨詢的服務、文化服務的商品化、文化產業的貿易化、文化資產的證券化及文化資本的流通與交易,還包括專業性的文化交易機制、平臺、政策的建立,比如文化交易所的建立與文化產業化相關金融政策的出臺。美國文化產業巨無霸及壟斷資本的形成,文化交易的金融政策及資本機制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政府的管理創新與資源創新還包括政府過程為產業運營服務的資源代理機制、資產評估機制與資本運作機制的產業化機制建立。法制創新包括國家反盜版法的出臺及國家符號安全法的出臺,知識財富主權的保護法律法規的細化與執行的強化,包括地方法規與行業法規的出臺與建設,還包括專業性的執法隊伍的建設。文化產業的政策工程包括文化投融資與文化交易的金融政策、文化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認證體系的科技政策、國家反盜版法及符號安全法與相關地方法規政策、文化交易市場與文化資本市場政策、人才流通與人力資本政策、文化資源管理與市場管理政策、內容生產的創新政策及相關的文化體制改革政策,在版產業向在線產業轉化的產業政策。文化產業的金融工程包括文化資產的期貨交易機制、文化服務的國際貿易機制、文化資本的證券交易機制及相關評估、認證機制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科技工程包括文化創新的科技政策、文化技術的市場機制、文化科技的符號資本、文化版權的防盜技術、文化鑒定的信息技術、技術融合的文化服務等。文化產業的人才工程包括文化資源動員的規劃人才、文化資產評估的專業人才、文化政策咨詢的專業人才、文化法規建設的專業人才、文化交易的金融人才、文化產業管理的專業人才、文化傳播的內容生產人才等。
在文化創新的法制機制與創意經濟的產業機制建設及文化資本金融機制創新的文化產業發展中,還應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權威人士與專家的文化資本建構及其符號資本的導向及相關政策法規問題,按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與林楠的社會資本理論及相關人力資本理論的闡發,應建立文化產業運營中權威人士與專家的符號資本體系與人力資本的內容生產機制,完善相關符號資本評估與交易的運營機制與規則,以使文化產品及相關人力資本能夠在文化創新的品牌化運營及證券化交易中建立起具有市場流通功能的無形資產體系與文化資本機制,這對創意經濟的產業化機制發展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中國,企業文化與產業品牌的知識含量與資本活力往往都集中在具有權威性的企業家與專家身上。無論是國家知識財富主權法還是符號安全法的建設,亦或是產業品牌、產權品牌、產品品牌、科技品牌、文化品牌、企業品牌、資源品牌、管理品牌的認證與保護,都應充分考慮到這一文化資本的活力,而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以保護這一權威人士與專家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符號資本與文化資本的創意資本體系,并建立起相應的知識流通機制與文化資本市場規則,給予一定的文化資產化、資產股份化、股份證券化的符號資本政策,尤其在國企改革與資產證券化的創新發展中,這一點猶為緊迫與重要,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解決的戰略性問題與國家戰略管理的核心問題。這樣就會從市場經濟的法制建設上避免國企腐敗問題,又為公平機制的和諧社會建設確立具有產業機制激勵政策性質的社會管理的科學理性。這都需要市場政策及法制建設環節的跟上。
另一方面,文化資本法規政策的建立與市場規則的確立,又為權威人士及專家資本活力的發揮提供了越位發展的可能性,從而會導致符號資本的負面信息與發展的可能性,給市場經濟的公平機制與文化資源的科學管理、知識財富主權的科學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比如近年文化經濟剛剛起步時一些地方政府過程在對核心業務的茫然失措中,一些有影響力的專家與企業由符號資本的負面信息的影響所產生的投資、發展與對策研究上的失誤與誤區,都給社會的科學發展與知識財富主權的科學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更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資產與影響的危機。這就要求我們在建立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機制及符號資本的文化交易機制時,要跟上相關的文化經濟法制法規建設與政策制度建設,做出對權威人士及專家符號資本負面信息導向限制的政策法規體系與管理對策體系,建立相應的問責制與知識財富主權責任制的法規體系。事實上隨著知識經濟與文化經濟的發展,企業文化的品牌化運營與企業家符號的資本化運作,知識經濟的個性化發展與創意經濟的符號資本運作,戰略管理的專業化運營與高管模式的人力資本構筑,個體化的文化資本與專業化的符號資本,已經與制度化的權力資本及商品化的物質資本一樣,形成主導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本體系,產生了相應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理論體系及創新機制。政府的權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已有很成型的人大的問責制及公務員法的相關權力與職責限制法規;市場的商業資本與產業資本已有公司法等成熟的市場經濟法規建設及相關工商管理的約束體系的政策出臺;而附著在個人或企業身上的個體符號資本與文化資本,卻缺乏相應的問責制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體系,這是市場經濟與法制建設的缺位,對創意產業機制的建立同樣是不利的。為此國家應設立文化經濟法或具體的符號資本法、人力資源法,或是先在廣東等文化經濟前沿做一基本的探索與實驗,成熟后再在全國推廣與應用。目前企業品牌的濫用文化權力、符號資本在產業投資、資源開發與廣告宣傳上發生的誤導、失誤與誤區最多,盡早建立相應的文化政策法規是科學發展及和諧社會建設的當務之急。
創意經濟的產業機制除了上述的軟性策略及軟環境建設,還要有城市化與都市創新的物質基礎設施及相關非物質基礎設施建設,即文化設施與設施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或是要有專門的文化設施法來促進設施產業發展的法規建設。同時還要有文化資源動員與文化資源管理創新體系,或是要有專門的文化資源管理法來促進產業機制與政策的發展。而文化資源與文化設施都是形成文化資本的重要條件與機制,他們的互動、互融將對創意經濟產業機制的形成起到根本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杜娟)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6.02.025
*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基于文化創意理念的中國當代城市建設研究”(課題編號:07JZD0035)。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236(2016)02-0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