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雨 田文凱 王宏亮 孫寧 馬佳平 李濱
摘 要:污染土壤修復的實施過程將會影響到土地今后的再利用狀況,將污染場地修復工程與環境監理體系相結合,探索適宜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的環境監理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通過河北某化工企業污染土壤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實例,結合工程實施特點,對污染土壤修復工程環境監理依據、工作目標和范圍、工作程序及主要內容、實施過程中環境監理要點進行了闡述,為我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提供了實踐經驗。
關鍵詞: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環境監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072
0 引言
由于關停轉遷,我國現已有大量工業場地遺址,對污染嚴重的工業場地遺址進行技術修復是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的迫切要求[1]。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寧波、重慶、南京、沈陽和蘭州等城市都已開展了污染場地的修復工程工作,為我國污染場地的修復和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實踐經驗。但由于缺乏專業施工隊伍和行之有效的監管等問題,可能致使場地污染土壤修復過程中,施工人員缺乏對污染物的認識造成健康危害或導致二次環境污染,對具有專業性、復雜性土壤修復技術掌握不到位造成治理后污染物仍不達標等問題的發生,盡快建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環境管理制度迫在眉睫[2]。
環境監理越來越成為項目建設環保管理的重要手段。實施環境監理制度,在于建立一種新的環境管理形式,彌補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管理制度的空白,形成完整的建設項目環境管理鏈條,變被動環境管理為主動環境管理,變事后管理為全過程管理,變單一環保行政監管為行政監管和建設單位內部監管相結合[3],有效地預防和減輕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污染土壤修復的實施過程將會影響到土地今后的再利用狀況,將污染場地修復工程與環境監理體系相結合,既是我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環境管理、實現綠色修復環保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進一步推動科學、規范、系統的環境監理在污染場地修復領域開展的必然選擇。本文通過河北某化工企業污染土壤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實例,結合工程實施特點,對污染土壤修復工程環境監理依據、工作目標和范圍、工作程序及主要內容、實施過程中環境監理要點進行闡述。
1 工程概況
河北某化工企業主要生產鉻酸鈉、鉻酐,由于生產能力小,于2008年關停至今。為減少土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潛在環境風險,確保人體健康安全,需要對該場地的土壤進行修復。根據調查可知,場地受污染土壤方量為46870.38m3。場地污染較為嚴重的有鉻渣堆場、轉化車間和浸取車間3個區域,污染程度較輕的為辦公區與原料區,其中最大污染深度出現在轉化車間區域,深度為9.3m。檢測樣品中總鉻含量最高達到69500mg/kg,六價鉻最高含量達到68300mg/kg。通過修復技術篩選及可行性評估,確定采用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治理鉻污染土壤,之后采用阻隔鋪設加強固化穩定化處置技術效果,修復后土壤六價鉻目標值控制在36mg/kg以內。
2 環境監理依據
主要包含國家、省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相應的技術導則、技術規范等;本項目環境監理文件依據主要包括污染場地環境風險定量評估報告、場地污染調查與評估報告、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方案以及污染場地修復施工方案等內容。
3 環境監理目標和范圍
3.1 監理目標
確保工程環保設計和相關監理文件中提出的環保工作得到合理的實施,使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實施方案中的環保要求得到落實;監督施工單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施工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提高環保工作水平,同時維護施工單位的權益;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協助業主進行環境管理,宣傳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形成較豐富完整的監理工作資料,為工程的竣工環保驗收提供依據。
根據環辦[2012]5號文件中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定位,本工程主要的工作目標是協助和指導建設單位全面落實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方案中的各項環保措施。
3.2 監理范圍
根據本工程特點以及工程實施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監理范圍確定為清挖施工場地邊界外100m范圍內;污染土臨時儲存及處理處置設施邊界外200m范圍內。
4 環境監理工作程序及主要內容
4.1 編制環境監理實施方案
通過研讀本工程場地污染調查與評估報告、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方案以及其他工程基礎資料等內容,在完成現場踏勘,了解現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工程環境監理實施方案。
4.2 對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施工方案進行環保核查
核查各施工單位施工方案是否滿足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方案中的相關要求,如邊界確定,污染場地清挖、運輸、處置以及回填措施、方式、去向等,對于不符的內容,要求其調整或補充相關內容。
核查施工方案中施工組織設計篇章是否全面落實了施工期間污染防治措施。如易產生揚塵點位定期灑水,施工期間雨水設置廢水收集池等工程措施,對于不符的內容,要求其補充完善相關內容。
4.3 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施工階段的環境監理
施工準備階段,組織召開環境監理首次工地會議,向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交底,明確環境監理關注點與監理要求,建立溝通網絡。
開展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施工階段環境監理。對污染場地清挖、運輸、處置、回填過程中,清挖的范圍與深度,清挖完成后的場地土壤指標是否合格;運輸過程中是否產生污染;污染土處置方式是否能滿足處置要求,處置后土壤是否達到修復目標值;修復后污染土回填方式、回填量等方面進行現場監理。對施工期間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監理。協助建設單位對各施工單位有關人員開展環保培訓,以提高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在項目建設中促使其主動落實環境保護要求。
4.4 編制環境監理工作總結報告
對監理全過程進行總結,編制環境監理工作總結報告,作為工程竣工環保驗收的技術材料之一。環境監理工作總結報告主要包括監理依據、監理工作開展情況、環境監理工作成果等內容。參加工程竣工環保驗收會議,驗收通過后,向建設單位移交環境監理檔案資料。
5 污染土壤修復工程實施過程環境監理控制要點
各分項工程控制要點的篩選與識別是環境監理實施的主要內容,也是污染治理工程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2]。控制要點就是那些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的程序、分項工程或者工序[4]。掌握住各分項工程的控制要點,環境監理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環境監理的工作效率。本工程采用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治理鉻污染土壤涉及到污染土清挖、運輸、處置、回填以及過程中環境監測等重要過程,各分項工程的控制要點見表1。
6 結語
通過對本工程實施環境監理,加強了污染土壤修復工程的環境保護過程監管,從而實現了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環保管理,減輕了施工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保證了工程實施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預防和通過早期干預避免了環境污染事故,同時為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C].長沙: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研討會,2010.
[2]張長波.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工程施工監理的個例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0):152-156.
[3]史春.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環境監理作用[N].中國環境報,2016-1-11(002).
[4]筑龍網.建設工程監理實施細則編制方法與實例精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史建雨(1981-),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