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鄺德軍
摘 要:長慶油田三維水平井施工難度較大,主要存在是偏移距較長,定向段托壓現象嚴重,嚴重制約著水平井的提速,進而增加了施工井的井下風險。本文通過口井的施工過程,較好的解決了施工中存在的難點,為同一區塊水平井的施工提供了借鑒意義。
關鍵詞:三維;偏移距;托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103
1 固平26-24井施工技術難點
(1)本井造斜點267.5米,側鉆定向,偏移距較長。防斜打直技術是保證上直段滿足設計施工要求的基礎。若上直段位移偏大,或嚴重偏離設計線,將為下部施工造成很大困難,加大井身軌跡控制的難度。因此,在施工中要采用合理的鉆具組合及鉆井參數,并加強對井斜的監測工作,若發現井斜角偏大或偏離設計線,應及時吊打或螺桿糾斜,確保井身質量。
(2)本井靶前位移503.96米,我們在施工開始前,根據上直段測斜數據,進行了優化,因靶前距較小,實際施工中充分把握好造斜率的實際情況,在定向施工中沒有一個點狗腿度超標。
(3)本井地層研磨性比較高,下部地層不適合高轉速,如果轉速過高。將加大對鉆頭及螺桿磨損嚴重,我們及時將五頭轉子螺桿換為七頭轉子螺桿,以增加扭矩降低轉速,增加馬達運行效率,降低馬達磨損。
2 固平26-24井施工對策
2.1 一開直井段0~230.45.00m
(1)為了保證井身質量,開孔吊打,輕壓鉆進,逐漸加深后轉入正常鉆進,每鉆完一個單根洗井2~3分鐘,修整井壁。
(2)上部地層松軟,鉆時快,易垮塌,防止沉砂卡鉆,接單根時要不斷開轉盤活動鉆具。
(3)鉆達設計井深后,加重泥漿維持井壁穩定,下套管前大排量循環洗井兩周以上,進行短起下鉆,確保井眼暢通,順利下套管、固井。
(4)起鉆投測電子多點,計算井眼軌跡數據。
2.2 二開上直段230.45m~265.22m
(1)開眼要直,鉆水泥與地層交界面時容易打斜,鉆壓一定要小,待鉆鋌全部進入新地層后再正常加壓鉆進。
(2)鉆進時,要求送鉆均勻,鉆壓和轉速在設備能力允許范圍內盡量按設計要求執行,不能猛增猛減。如有蹩跳等情況時,應優選合適的鉆壓、轉速。
(3)鉆進時,要做到早開泵、慢開泵、晚停泵,每次起鉆前充分循環鉆井液,保持井眼干凈,以減少井下復雜情況。
(4)加強鉆具管理,建立健全鉆具記錄,嚴禁帶傷鉆具入井,接頭在井下工作300h,必須更換。起鉆時應錯扣檢查鉆具。凡下井鉆具、接頭、工具,井隊技術員應做好記錄,繪好草圖。
(5)起鉆前,要充分調整好泥漿性能,并循環好為定向造斜鉆進作好井眼準備。
2.3 定向段及水平段265.22-2389m
(1)定向段使用海藍無線儀器,考慮到第一造斜率相對較低,只有4.6°/30米,因此采用1.5°的定向馬達,可以在保證造斜率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井身軌跡的狗腿度,保證井下安全。
(2)定向過程中,采取滑動鉆進和復合鉆進相結合的技術措施,通過前幾個單根的實際定向增斜率,逐步掌握了該套鉆具的使用規律,每個單根定向4-5米,其余復合鉆進,基本上可以保證達到設計的造斜率。
(3)定向過程中沒鉆進一個單根,測斜一次,準確計算,確保垂深、位移、井斜和方位四者相統一,與設計剖面相符合。
(4)在定向段及水平段的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執行, 本井井深結構及狗腿度均完全復合設計要求。
3 固平26-24井施工總結
(1)鉆進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鉆頭及螺桿,將原用的五頭螺桿,改進為7頭螺桿,PDC鉆頭也由五刀翼改進為六刀翼,使定向工具面更加穩定,鉆頭使用壽命也相對延長。
(2)及時測斜、準確計算、跟蹤作圖,是保證井身軌跡的關鍵。使用先進的LWD,能夠及時準確掌握井身軌跡的變化趨勢,保證了井眼軌跡的控制,先進的LWD還可提供準確的電阻率等地質資料,為地質人員準確判斷地層提供依據。
(3)在水平段鉆進過程中,通過隨時注意觀察扭矩、泵壓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解決;變換鉆壓來調整鉆具受力情況;每鉆進完單根劃眼1~2次,以保證井眼平滑、及時清除井底巖屑;定期進行短起下鉆、通井等措施,保證了整口井的順利鉆進。
(4)在全井的施工中,在井斜大于40度的井段采用了倒裝鉆具組合,使鉆具與井壁的接觸面積減少,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定向作業托壓問題,避免了水平井極易出現的粘附及鍵槽卡鉆的井下事故。
(5)正常鉆進時,密切關注拉力變化,發現問題及時上提鉆具或搞短起下作業。鉆進時,密切注意泵壓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起鉆,檢查原因。
作者簡介:張永軍(1978-),男,河北任丘人,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鉆井技術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