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春
摘 要:隨著山區產業結構調整,山區對于電力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供電企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安全、可靠性挑戰。本文結合廣西大石山區供電系統,分析影響供電系統安全、可靠性的因素,并重點探討提高系統安全性的措施,為山區居民生活及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電力能源。
關鍵詞:大石山區;供電系統;安全可靠;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143
0 前言
新時期下,我國電力產業實現了轉型和改革,無論在何種條件下,都應向用戶提供不間斷、安全的電力能源。供電系統可靠性不僅代表著一個供電公司的整體實力,同時是供電公司的基本職責。大石山區環境惡劣,較一般地區的供電系統存在更多風險,因此加強對該地區供電系統可靠性的研究,能夠幫助廣西大化供電公司更為明確地認識大石山區供電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而制定更為科學的方案,滿足山區發展需求。
1 供電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1 配網落后
近年來,廣西省經濟水平穩步提升,開始著手對農村配網的改造、升級,導致配電網安排停電情況增多,該情況的出現證明配電網絡結構較為脆弱,經不起考驗,且線路之間的聯系較差,難以在改造過程中繼續供電[1]。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公司管轄范圍內用戶為2700多戶,配網線路為74條,環網率為28.77%,遠低于平均水平。
10kV配電網絡主要呈現放射狀,不少線路供電半徑過長,且線路普遍是一條線路供應一個鄉鎮,如若其中某一線路發生故障,可轉供電率整體處于較低水平,究其根本是環網率低所致,嚴重情況下,勢必會導致該片區的用戶都無法獲得可靠的電能。另外,就現狀來看,大化供電公司擁有35kV變電站15座,其中有2座存在過載情況,在春節前后,由于務工人員大量返鄉、居民生活用電突增,導致變電站過載,進而引發停電事故。
1.2 設備因素
大石山區環境較為惡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電網絡運行壓力,極易受到氣候、外力因素的影響,加之線路長、站點多等特點,導致故障停電次數增多,直接影響了用戶用電可靠性。隨著時間的增加,設備自身質量也會出現問題,導致設備絕緣性能大打折扣。
1.3 對可靠管理的不重視
目前,由于電網規模擴大,電力人員數量較少,加之現有人員故障維修能力并不高,在事故發生時,無法及時找到問題的根源,且缺少應急修復預案制度,直接延長了停電時間。另外,各基層供電所對可靠性管理的不重視,崗位設置不科學,并未發揮部門的管理和調控作用。影響大石山區供電系統可靠性的原因很多,要想提高供電系統可靠性,還需要從著手于上述幾個方面
2 提高供電系統安全的對策
2.1 增強電網安全意識
公司管理者要增強自身電網安全意識,加強對故障多發點的巡視,并對隔斷網絡設置評級,做到早發現早解決。評級設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停電事故,為當地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管理者要加大避雷設備的應用力度,減少外部因素對線路產生的消極影響,安排專門人員定期檢查防雷裝置運行狀況等,保養和更新設備,規避各類安全事故。廣西大化供電公司要結合當前人才結構情況,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并將培訓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引導人員自覺參加培訓活動,努力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能夠在短時間增強對配網故障的應急反應及修復能力。同時,還應提高人員招聘要求,完善員工薪酬結構,吸引更多電力專業人才參與到大石山區的供電系統管理工作當中。將人員、技術及管理有機整合到一起,才能夠真正提高供電系統可靠性,為山區用戶輸送更多電能,滿足人民日常生產和生活需求。
2.2 重視停電管理
目前,實現對用戶源源不斷的供電成為電力公司發展的終極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落實停電計劃的管理。第一,電力公司應組織和協調基層部門做好主網年度、半年度停電協調管理,突破主、配網之間的局限性,逐漸轉變傳統工作方式,進而實現主、配網工程項目建設和發展目標。另外,還應將重復停電率等五項指標作為管理要求,每月舉行例會,并對故障點進行跟蹤檢查,提高供電系統穩定性。
2.3 加強轉供電管理
由于大石山區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多數情況下,當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時,維修人員難以在短時間內到達故障點,將會造成長時間的、大面積停電。對此供電公司可以從管理層面上進一步挖掘供電潛能,堅持能轉必轉的原則,全面覆蓋所有具備轉供能力的線路,保證在檢修或者施工范圍外的用戶能夠正常用電。目前,在電力產業改革下,技術成熟水平提升,適合廣泛推廣,積極引進轉供電技術,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相契合,且能夠真正實現不間斷供電目標,為電力公司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2.4 確保設備健康
帶電作業作為一項在正常供電情況下,對配網進行項目檢修的技術,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結合實際情況,能夠減少停電次數,適合大石山區供電系統的管理。另外,還可以使用便攜式紅外成像設備,準確判斷配網線路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用電高峰期,能夠減少外部環境對線路產生的消極影響。將GIS技術作為基礎的營配一體化平臺,能夠將數據從配電GIS系統中獲取,實現對可靠性指標的統計,真正做到了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管理。另外,還可以根據上一年氣候因素、外部環境等進行深度分析,全面配合供電系統管理,預防電力事故的同時,提高系統穩定性。
3 結論
隨著廣西省經濟的飛速發展,供電公司要認清當前地嚴峻形勢,加強對供電公司管轄的大石山區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影響配網可靠性的主要原因,并從培養人才,引進先進技術等多個角度入手,不斷優化配網系統,減少停電次數的同時,提高電力服務質量,進而促進廣西省大石山區的經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陶飛達.提高山區供電企業供電可靠性的措施探討[J].機電信息,2011(24):223+225.
[2]金小銀.縣級供電企業提高供電可靠性措施探討[J].機電信息,2013(2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