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勤慧 鄭燕 茹曼
摘 要:金礦對于提升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和國家實力有著毋庸置疑的重要性。本文從闡述我國金礦資源的特征入手,對于金礦成礦的規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金礦資源;資源特征;成礦規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198
金礦作為礦產資源的一種有著其自身的資源特征和形成規律。因此把握好這些特征和規律就對于我國金礦找礦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具有極為重要現實意義。
1 我國金礦資源特征簡析
我國金礦資源特征體現在許多方面,以下從資源總量豐富、勘察技術進步、分布差異較大、礦床規模較小等方面出發,對于我國金礦資源的特征進行了分析。
1.1 資源總量豐富
我國金礦資源的總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眾所周知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金礦資源都屬于非常豐富的地區。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金礦也開始屬于我國最為主要的礦種之一。因此在這一前提下為了能夠更好地確保國內金礦資源被有效的利用,找礦人員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對于金礦資源特征和成礦規律的研究工作。其次,國家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金礦資源的儲量,則需要進一步的促使金礦業獲得更大的突破,這與找礦技術的進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2 勘察技術進步
我國金礦資源的發掘是隨著勘察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增加的。通常來說在20世紀中,隨著我國地質方面工作水平的不斷進步,在這一過程中使得我國許多金礦被開發挖掘出來,這進一步的推動了我國新型金礦和新礦區發的發掘和與之相對勘察工作水平的不斷進步,還有非常重要的舊礦山的摸底發展判定水平提升。其次,勘察技術方面進步和大型貴金屬相關企業的不斷發展,為我國金礦找礦工作未來新的發展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舉例來說,我國東北、西南近年來不但發現大批的大型的金礦和特大型的金礦,就對于上漲我國的金礦資源和增加我國金礦礦產資源儲量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3 分布差異較大
我國金礦資源在不同省份和地區間的分布差異非常明顯。分布差異較大首先體現在了我國近年來對于新增的金礦資源量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發現了不同地區每年新發現的大型的金礦床的數量是完全不同的,存在非常大的茶葉。其次,由于在我國34個省份和自治區中 山東、河南、江西、黑龍江、遼寧等省份的金礦數量是位于全國前列的。其中山東省是我國有名的金礦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并且該省的深部礦源較為豐富。但是與之相對應的,在對于礦產的數量進行衡量之后就可以發現黑龍江和新疆以及青海還有湖北等省份的發展潛力都有待著進一步的挖掘和提升。
1.4 礦床規模較小
我國許多地區的金礦礦床規模相對較小。結合我國現今金礦資源的發展現狀可以清晰的發現,我國國內許多地區的金礦床規模通常都非常小。并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可以發現,在我國所有的金礦中,中型和小型以及礦點實際上占據了我國全國金礦的60%,但是儲量則不到30%。因此可以發現,這些地區的我國的金礦床的規模非常小。因此這也意味著,進一步的提高對于基礎金礦的研究工作并且持續的加強勘探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對于我國金礦資源的挖掘工作起到預見性的良好效果,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使得國內重點礦區深部勘察方面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提升。
2 金礦成礦規律分析
金礦成礦有著自身相應的規律,以下從繼承性與疊加性明顯、早期成礦較為穩定、中生代成礦較多、新生代規模擴大等方面出發,對于金礦成礦規律進行了分析。
2.1 繼承性與疊加性明顯
金礦成礦過程中的繼承性與疊加性都非常的明顯。找礦人員在對于繼承性與疊加性明顯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因為金這一資源有著自身獨特的化學形式,從而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金礦成礦可實現繼承性的效果以及相應的疊加性的效果,并且也使得金礦的成礦具有了更強的復雜性。其次,找礦人員在對于繼承性與疊加性明顯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還可以發現精確的金礦分析對于礦床模型的優化和找礦指導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舉例來說,我國廣東許多金礦的發掘工作都是通過找礦人員分析相同構造體型的礦床以及伴生礦床而發現的。因此可以發現,對于不同礦床中繼承性和疊加性部分的特征進行分析實際上對于地區地質找礦工作非常關鍵并且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2.2 早期成礦較為穩定
早期性的金礦其成礦通常都較為穩定。眾所周知不同成礦資源的礦期特征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新太古時代即所謂的古元古代的成礦期我國這一實際形成的金礦礦期多分布在華北平原以及偏北的地方,這一時期的金通常是以花崗綠巖型為主。其次,我國早期成礦的金礦床都是采取的太古宙綠巖進行建造并且以原始的礦源層為主,因此這往往會導致其出現在變質的基底胃部。與此同時,我國早期成礦期形成的金礦的礦物成分通常都比較穩定,并且礦石的構造也會通過金和石英以及硫化物進行建造。
2.3 中生代成礦較多
中生代的金礦成礦數量較多。相比較上位分析的古生代的成礦期,中生代成礦時期的地質具有了更強的復雜性,并且在這一時期內礦床的形式也變得更加復雜多變。舉例來說,在這一過程中金石英和硫化物以及碳細碎屑巖等大量的出現在中生代的金礦中。其次,中生代的金礦也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成礦期之一,因此國內很多地質學者將這一時期稱之為我國金礦成礦的高峰期。
2.4 新生代規模擴大
新生代金礦成礦的規模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我國新生代的金礦是我國未來金礦儲備的希望所在。近年來隨著我國勘察技術和找礦技術的不斷進步,在這一過程中諸如和云南北衙金礦和黔西南微細浸染金礦等新生代的金礦開始逐漸的被發現。其次,新生代的金礦中土型金礦的規模非常大。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發掘更多新生代的金礦實際上對于促使我國金礦資源獲得進展有著重要的助力。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找礦人員應當今進一步的將中生代最為主要的礦期和找礦的方向,從而能夠期待更加有效的開展找礦工作,對于不斷提高對于成礦規律方面的研究也能起到更大的助力。
3 結束語
中國金礦資源特征及成礦規律的分析和研究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找礦人員只有對于我國金礦發展的過程和資源特征有著足夠的了解,才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我國金礦資源開發的整體力度。
參考文獻:
[1]王成輝,徐玨,黃凡,陳鄭輝,應立娟,劉善寶.中國金礦資源特征及成礦規律概要[J].地質學報,2014,12(0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