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年說侯


2016年申應猴,是謂猴年。猴年臨至,絮說猴文化別有一番情味。
“申”為什么是猴?說法很多,比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見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澗中飲水,故將伸(申)稱猴。
猴與侯同音,“侯”,是對美猴的稱贊,引申為一種美。《詩經》上有“海直且侯”一句,《韓詩》解釋說:“侯,美也。”轉引為古代貴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謂“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諸侯。秦漢時代,封侯拜將。于是封侯使“猴”增添了一種吉祥的象征意義。
猴與人類可謂同宗、本家,在基因圖序中僅差千萬分之一,典型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說起猴,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吳承恩筆下的那只聰明伶俐、神通廣大的孫猴子。《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修煉成真正的火眼金睛,神通廣大,超凡變幻,通靈豪邁,以及為民除害,忠心護主,不畏強暴,是吳承恩筆下最為出彩的獸與人性的完善結合。由此改編成的戲曲、說唱、雜耍、影子戲等不勝枚舉,美猴王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自古以來,“猴”給大家的印象比較聰明伶俐,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靈猴”, 國人講究陰陽五行,陰、陽、金、木、水、火、土,在金、木、水、火、土當中,猴子屬“金”,所以我們也稱之為“金猴”。
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征。古人在年畫中,畫猴子騎馬,寓意“馬上封侯”;猴子向楓樹邊掛印,寓意“封侯掛印”;一只猴子騎在另一只猴子身上,意謂“輩輩封侯”。畫九只猴子攀爬在松樹上,寓意延年益壽、富貴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