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標
(建湖縣古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
王建標
(建湖縣古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調配技術的一般原則及其關鍵點,重點論述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與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相關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要求和工藝。希望為廣大讀者提供可用建議,提升我國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水平,并進一步提升我國房屋建筑的質量、安全性和壽命。
混凝土;調配技術;施工技術;房建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高層和大型建筑物的數量和需求不斷上升。而且大型建筑物對混凝土的硬性要求更高,為了保證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不僅要求混凝土施工性能佳,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施工缺陷,最終得到耐久性更加,使用壽命更長的混凝土工程。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必須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研究,以提升其施工質量和使用性能。
1.1 混凝土的一般調配原則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一般都需要遵守以下三個法則:(1)水灰比法則,混凝土與水泥的強度成正比,與水灰比成反比,根據這一法則來確定水灰比,借此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2)最大密實度法則,該法則的基本構思是各種材料互相填充空隙,使混凝土的密實度達到最大,簡言之就是各項材料的密實體積綜合等于1M3絕對密實的混凝土,可用等式表示為V水泥+V摻合料+V砂+V石V+水+V氣=1M3的混凝土。(3)恒用水量法則,在這一法則的支撐下,可用在水灰比和原材料一定的條件下,確定能夠滿足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用水量,若想要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還可以采用最小單位用水量作為原則之一。根據這三條準則,可用初步確定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漿集比、砂率和用水量這幾個基本參數,之后再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施工需求添加外加劑和摻合料的配比即可。
1.2 混凝土配制的的關鍵點
好的混凝土配比必須能滿足最基本的施工需求和使用需求,具備一定的耐久性和強度,在施工過程中易于攪拌、運輸、澆筑和成型,并具備一定的經濟合理性。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需要掌握好三大關鍵技術,即合理使用各種外加劑的技術、合理使用摻和料的技術以及控制好混凝土開裂和防裂技術。綜合使用各種施工方法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抗裂性能,得到既經濟又實用的混凝土配比設計
2.1 施工前準備
在房建施工開始之前,確定好混凝土關鍵工序操作和檢驗人員,并針對設計的要求和周圍環境、所選的施工工藝制定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其次,制定嚴密的施工技術方案,制定明確的混凝土養護方案。最后,完善施工期間的質量措施和混凝土施工結束后的質量檢驗措施。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
混凝土的配比應當根據所采購的原材料的品質、混凝土設計的強度等級一級VDE耐久性需求和施工工藝對混凝土的要求,通過相應的計算、試配和調整等環節最終確定。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優質的粉煤灰和礦渣粉或者硅灰粉等物質,用于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而不同的物質其摻合料的含量應當根據混凝土的性能并通過實驗來確定。當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含量大于 30%時,其水膠比不得大于 0.45。混凝土中可以添加適量的優質外加劑,并且優先選用多功能符復合外加劑。最后,還需要對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進行力學性能和抗裂性能對比試件,養護至規定齡期時進行試驗。當原材料、施工環境的溫度發生較大波動時,應當及時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適應變化的條件。
2.3 混凝土的攪拌
在攪拌混凝土之前,需要嚴格進行粗細骨料的含水量測定,明確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的粗細骨料含水量變化,并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一般而言,含水量沒班抽測兩次,雨天則應隨時抽取,再根據測定結果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攪拌混凝土時,可以使用臥軸式、逆流式或者行星式強制攪拌機,并使用電子計量系統計量原材料。在攪拌過程中,應當先在攪拌機中投放細骨料、水泥、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在這些材料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需要的水量,待充分攪拌后再添加粗骨料,繼續攪拌至均勻為止。攪拌的時間以每一階段不少于 30S,總攪拌時間在2~3分鐘為佳。在冬季攪拌混凝土之前,應當進行熱工計算,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5到30攝氏度之間。在炎熱時要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水泥入攪拌機的溫度小于40攝氏度。
2.4 混凝土的澆筑
在混凝土入模之前,要保證拌合物的性能符合設計或者配合比完全符合要求。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必須低于 2m,若大于 2m,則需要利用滑槽、傳串筒或者漏斗等器具進行輔助,確保混凝土不出現分層離析的現象。另外,混凝土的澆筑應當選用分層連續推移的方式進行,期間間隙不得大于90分鐘,要避免隨意留置施工縫。混凝土的一次攤鋪厚度應當保持在 6cm(泵送混凝土)或者4cm(非泵送混凝土)左右。在澆筑豎向解雇之前,應先在其底部澆入0.5到1厘米厚的水泥砂漿。在天氣炎熱時應當避免陽光長期直接照射,低溫條件下則要采取適當的防凍措施,避免混凝土提前凍結。
2.5 混凝土的振搗
在振搗混凝土時,可以使用插入式振動棒、表面平板振搗器以及附著式平板振搗器等設備,振搗過程中應當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和其他預埋結構,按照事先制定的振搗工藝進行振搗作業,將混凝土均勻振搗密實,不隨意加密振點,避免漏振,每個振點的振搗時間以表面泛漿或者沒有較大氣泡冒出為基準,一般而言振搗時間應當控制在 30s以內,以避免過度振搗。還應注意加強對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密合情況的檢查。
2.6 混凝土的養護
在混凝土的振搗作業完成之后,就要及時覆蓋混凝土的暴露面,可以使用篷布或或者塑料布覆蓋的方法,盡量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暴露時間,減少表面水分蒸發。在混凝土的暴露面開始凝結初期,應當卷起覆蓋物,搓擦表面最少兩次,使其足夠平整,之后再次輕輕覆蓋表面,注意此時覆蓋物不與混凝土表面相接觸,直到混凝土完全凝固。在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當使用帶模包裹、膠水、淋水等方式進行保濕和養護。在除去表面覆蓋物或者拆模之后,就就可以使用蓄水、膠水或者覆蓋灑水的方式進行潮濕養護。若條件允許,應當盡量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以提升其成型后的使用性能。在混凝土養護期間,應當采取保溫措施,避免溫度驟變對混凝土的不利影響。
2.7 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的管住宜采用泵送混凝土連續灌注,一次成型,灌注時間最好維持在6小時以內,而且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泵送時輸送管路的其實水平段長度大于等于 15m,并維持持續輸送態勢。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端部和底板、腹板底部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8到2厘米以內),并嚴格灌注路線進行。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為整個施工過程的展開提供有效、可靠的文件和技術支撐,并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制定優質、合理的配合比設計,根據周圍環境、天氣的變化及時修正混凝土施工要求,確保混凝土施工的性能和質量。做好現場施工組織工作,認真安排安檢和質檢人員監督施工過程,推進房建施工順利、安全、高效地展開。
[1]李繼明.試論混凝土調配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02-12.
[2]任旭冉.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4-05-01.
[3]李超杰.混凝土調配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D].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2-25.
[4]王堯辰,張培.淺析碎石化技術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5-06-20.
TU723
B
1007-6344(2016)07-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