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榆次站 山西 晉中 030600)
關于提高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作業質量與效率的思考
趙 靜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榆次站 山西 晉中 030600)
本文針對目前榆次站編組場到發列數增加,車號員作業強度日益增強,通過對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目前作業方式的調研,找出目前車號員作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措施,通過提高人員素質、增加人員、引進先進設備等方式,提高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的工作質量及效率,旨在對提高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作業質量與效率提供一定指導。
提高;編組場;車號員;質量與效率
榆次站是太原鐵路局管轄的一等編組站,是石太、南同蒲、太焦、太中銀 4 條鐵路干線交匯點,站場布置為二級四場,管轄7個車場,其中Ⅰ場、Ⅱ場、Ⅲ場、Ⅳ場為編組場;榆次編組場平均每班總計到發、解體XX列,在編組場內接發列車和解體作業的日常運輸組織過程中,車號員取送票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車號員在接到本車(場)(助理)值班員接車預告或列車編妥的通知后須及時出場作業,并與司機辦理站車交接手續,并依據列車確報,認真執行"三核對"(現車、運輸票據、"運統一"保持一致)制度;發現與確保與現車不符情況要及時訂正,需要發報處理的問題,要在列車到達后120min以內發報處理;對出發列車票據要完成編制,按規定時機辦理站車交接手續。
在編組場內每班接發列車人員中有7名車號員,其中I場(峰前到達場)南北各1人、Ⅱ場(到發場)南北各1人、Ⅲ 場為機械化駝峰調車場(無車號),Ⅳ場(到發場)南北各1人。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崗位分布示意圖見圖1。隨著榆次站編組場到發列數不斷增加,場內每班7名車號員的工作量日趨增加,特別是在列車集中到發、編組時段,車號員因作業繁忙不能按規定出場作業、不能及時取送貨票的現象尤為突出,作業失誤頻頻發生,甚至出現漏取、錯送的現象,對運輸組織效率造成不容忽視的影響。如何能夠在工作量強度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減輕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的作業強度,提高其工作質量,就成為榆次站制約榆次站運輸組織效率的關鍵環節之一。
2.1.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大部分由新職人員擔任作業,因新職人員入職時間較短,一方面對現行車號員作業有關規章制度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因其對鐵路工作強度高、對安全標準要求高的特點不適應,造成其在作業時容易產生誤差。其中以榆次一場車號員為例,其主要擔負著到達列車(調車列)的抄現車、核對現車工作,重點對列車的現車車號、特殊限制、特種車輛的自重、換長等內容進行核對,發現換長不準確、特殊限制與編組不準確時,要及時向調度車號長匯報,其作業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下一步駝峰解體作業的安全與效率。目前榆次一場車號員屬于新老結合,老職工因其工作時間長,現場經驗多,在處理問題及工作態度上,往往比新職大學生準確、及時、認真。新職人員在處理突發問題及日常工作中,往往存在手忙腳亂、不積極主動地情況,對車號員作業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2.2 人員配置不足
隨著榆次站編組場到發、解編列數的不斷增加,車號員的作業強度也在日益增強,人員配置不足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以榆次四場為例,2014年日均辦理到發227列,班均辦理到發114列。目前每班只有一名車號員作業,一方面其要負責與司機辦理站車交接;另一方面還要辦理編組列車的現車核對,同時還負責SMIS2.6系統中達到、始發列車的轉報、發報處理,在到達、出發及編組列車同時進行時,勢必造成作業不能兼顧的問題,對執行作業制度、保證工作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2.3 取送票據距離較遠
編組場各車號員日常還擔負著與調度車間車號長與有關貨運票據取送工作。榆次站編組場尚未建成場間通道,Ⅰ場、Ⅱ場、Ⅳ場到調度車間的站調樓取送票距離遠,且道路條件較差,夜間無有效照明措施,遇天氣降雨或降雪時,道路被水積水、結冰嚴重,而取送票據主要依靠車號員騎自行車進行,受天氣及照明影響較大,由距離最遠的榆次一場南車號崗位到站調樓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特別是遇降雨道路積水嚴重時,基本無法通過,對車號員取送票據造成極大影響,對后續的列車發車組織也造成影響,影響整體作業效率。
3.1 抓好日常專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隨著鐵路的不斷發展,新設備、新技術的不斷投入使用及車種、統計要求的不斷變化,對車號作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不斷提高。一方面,車站要加強對車號員作業的重視程度,針對規章變化、新職人員多的情況,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專業培訓,使新老職工能夠盡快掌握規章變化,適應作業要求;另一方面,車站相關科室要充分發揮職能科室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新職人員的幫助、指導,特別是對榆次一場車號員的指導,使其盡快熟悉相關規章制度,同時要向其講清車號工作對車站整體運輸組織效率保證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其對自身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車號員的整體素質。
3.2 建設場間通道,改善作業環境
目前,較大的編組場均有比較完善的場間通道便于作業人員在各場間通行,榆次站編組場各場距離較遠,場間通道不完善的現狀嚴重制約著車號員的作業效率,同時給車號員的作業安全帶來一定安全隱患,車站應盡快建設、完善場間通道,如增加照明、增加排水設施等,如能在榆次四場與榆次二場間建設下穿站場的場間通道,將大大減少榆次四場與榆次二場站調樓間的距離,對車號員取送票據時間壓縮有極大作用,從而提高作業效率。
3.3 引進先進設備,提高作業效率
風管路貨票傳送設備已在其他鐵路局廣泛使用,其優點是傳輸速度快、不受時間和天氣的影響,能夠完成票據在站調樓與各場車號員崗位間準確、及時傳遞。以沈陽鐵路局蘇家屯站為例,該站在實現“八樓合一”后,實現了貨票風管路傳輸,由站調樓至該站最遠的上行到達場車號員崗位約8km的距離,貨票傳輸只需20多秒,一方面極大的解放了車號員,降低了車號員的作業強度。另一方面極大的提高了作業效率,同時還能避免車號員在取送票據時受各種因素影響產生的票據丟失、交通不便問題。建議車站在未來站場改造時,向路局建議增設風管路貨票傳送設備,既能夠解放生產力,讓現在負責取送貨票的車號員充實到其他車號員崗位,又能極大的提高作業效率,保證作業安全。
通過對榆次站編組場目前車號員作業情況的調研、分析,從提高人員素質、增加作業人員、改善場間通道及引進先進設備4個方面對提高車號員工作質量與效率提出了改進措施及建議,對實際榆次站編組場車號員作業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當然,隨著運輸組織模式的不斷變化,先進設備的不斷投入使用,車號員的作業方式仍在不斷變化;今后還須根據變化,不斷摸索、創新改進車號員的作業模式,從而不斷提高車號員作業質量及效率,進而為運輸組織效率的高效提供保障。
G322
B
1007-6344(2016)07-0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