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天津市紅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 300000)
淺談環境空氣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
張 健
(天津市紅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 300000)
本文針對環境空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分別從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環境空氣;防治措施
空氣污染全球化且日趨嚴重,使地球變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酸雨蔓延,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危機[1-3]。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與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給中國城市帶來了很多空氣污染問題。20世紀70年代期間,煤煙型污染排放成為中國工業城市的特點。80年代,許多南方城市遭受嚴重的酸雨危害。近年來,汽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隨后形成的光化學煙霧,使得許多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惡化。大氣污染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對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建筑業、服務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力的影響,并直接對人類健康、城市景觀以及舒適感等產生影響[4]。
(1) 冬季二氧化硫污染不容樂觀
我國能源結構以燃料煤為主,燃油和燃氣為輔,二氧化硫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及冬季取暖所使用的各型燃煤鍋爐。
(2) 汽車尾氣對環境污染的貢獻逐年增大
由于機動車數量逐年增加,汽車尾氣排放對環境空氣質量污染的貢獻也逐年增大,特別是大型機動車輛和大排氣量車輛對環境空氣質量的污染影響較為顯著。
(3) 施工揚塵現象普遍
拆遷及建設工地隨處可見,施工揚塵現象十分普遍,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4) 工藝落后,設備老化
一些企業工藝落后、設備陳舊,同時對環境保護不夠重視,不愿投入資金改造環保設備。
(5) 城市規劃及工業布局不盡合理
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建設中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生態環境。同時一些工業企業在選址時沒有充分考慮區內的自然條件,包括主導風向和地理環境。
3.1 管理層面
3.1.1 促使企業進行工藝改造,加大環保投資
要加大執法力度,對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業,依據環保法規及行政的、經濟的調控手段,堅決實行關、停、轉。
3.1.2 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20世紀90年代后期,機動車增長引起的尾氣型污染在很多城市逐漸取代煤煙型污染[5]。治理交通污染源首先要控制車輛數量,尤其是把出租車數量控制在適量水平,不應任其發展。目前,中國城市私人機動車正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城市交通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治理交通對城市環境造成的污染已刻不容緩[6]。第二要加快汽車制造業的研究。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但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與研發水平仍差強人意。以小轎車為例,我國國產車的HC,CO和NOx排放量是美國1992年新車的14.5、11.8和3.3倍[7],加快對汽車排放核心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第三要對車輛能源進行改革,從長遠來看,要開發和生產對大氣無污染的新型能源車輛,如太陽、電能車輛等,從根本上解決車輛尾氣污染問題。第四要加強機動車運行及維護管理,改善道路設施。第五應控制柴油車夜間在區內通行,以削減PAHs的排放量[8]。
3.1.3 科學城市規劃,避免盲目擴張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整個生態環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如果在城市建設中盲目追求規模而忽視生態環境,將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因此,在城市建設中應注意生態環境的建設。
3.1.4 調整工業布局
在改建和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區內的自然條件,包括主導風向和地理環境。在工業企業選址時,從大氣影響方面考慮,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根據城區的主導風向,廠址應選在下風向;二、廠址應選在空氣流暢,利于廢氣擴散和稀釋的地方;三、與居住區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2 技術層面
(1)對建筑揚塵的防治
建筑施工場地揚塵的防治問題早已引起國內外的重視[9]。在眾多的防塵方法中,灑水降塵是目前我國最常用的路面防塵方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由于水分蒸發太快,有效抑塵時間短,尤其是在炎熱的夏秋季節,灑水幾乎起不到防塵作用。另外實行圍擋封閉施工[10],硬化工地內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場所,封閉清運建筑材料及垃圾,工地出入口處要有清除車輪泥土的設備,確保車輛不帶泥土駛出,工地內土堆、料堆必須遮蓋。采用化學抑塵劑抑塵是目前較有效的一種路面防塵方法,該法抑塵效果好、抑塵周期長、設備投資少、綜合效益高、對環境無污染,是今后施工場地抑塵的發展方向[11]。
(2)搞好城市綠化是防治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
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和改善區域小氣候、凈化空氣中的有毒氣體、防止粉塵擴散和遷移、凈化土壤和污水、減弱噪音、吸收放射性物質、殺死細菌、美化環境以及對有害物質可起指示監測等作用[12]。綠色植物對維持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平衡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解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最好途徑。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降低了空氣的溫度減輕了城市熱導效應[13]。因此,在城市綠化時除達到視覺的美觀效果外,更應根據主要污染物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植物來監測和治理污染物,來達到綠化的視覺和環保雙重效應。
(3)降低燃料廢氣對大氣的污染
一是積極創造條件改進區內能源結構。積極發展城區煤氣、液化石油氣、生活用電,繼續實施“禁煤”措施, 這對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有著積極的作用;二是積極推廣優質煤(如型煤和洗煤) 的生產和使用;三是加強對城區燃煤鍋爐的使用管理。對落后的鍋爐限期淘汰,引進先進的節能降耗鍋爐,同時使用優質低硫燃煤。
[1]王燕俠,牛靜萍,丁國武,空氣污染對中小學生呼吸系統健康狀況影響,中國公共衛生,2007,3(6):666~668
[2]張鵬,美國圣華金大氣污染控制區塵控制措施,世界環境,2003,(6):21~25
[3]趙文平,建筑施工場地環境污染及防治對策,中國西部科技,2004,(4):79~80
[4]覃立香,朱瑞紅,淺談施工場地揚塵危害及其防治技術,國外建材科技,2001,22(1):49~50
[5]韓陽,李雪梅,朱延銖,環境污染與植物功能,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6]趙玉峰,趙冬平,趙忠,現代生活中的污染與防治,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S210
B
1007-6344(2016)10-0073-01
張健(1980.12.21),男,漢族,天津市,大學本科,碩士學位,大學畢業于天津市農學院,在職碩士畢業于天津大學。就職于天津市紅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