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艷
(江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芻議建筑材料質量控制管理
熊 艷
(江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本文主要從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工作的意義出發,分析了當前建筑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歸納了建筑材料質量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加強建筑材料質量控制的相關建議。
建筑材料;問題;管理控制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在面對國內外同行業的競爭壓力,如何減少資金投入,提高建筑物質量已經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重要手段。然而,作為建筑實體以及建筑管理重要細成部分的材料管理,正是新時代企業減少資金投入,提高建筑物質量的主要著手點。
通常,建筑工程的整體造價當中,建筑材料所耗費的成本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要嚴格把控建筑材料的組成、原料、特性,只有通過層層篩選把關的材料才是經濟合理、高質量的材料。此外,同一類型的建筑材料還有標號和等級之分,根據材料等級的不同,其質量標準也不同,材料標準中明確規定了材料強度、規格、技術指標、尺寸等內容,建筑材料在出廠、驗收和使用等環節中,都必須要對材料進行抽樣檢驗,檢查材料質量是否與標準相符。
建筑材料的質量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保證,也是關乎人民生活的大事。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特別是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頻發,對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和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必須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對于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把握,嚴格控制,特別是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
一直以來,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存在成本投入高、質量效果差、經濟效益低的問題,材料管理不善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1、材料采購過程中的問題
企業對材料采購的管理不嚴,往往會縱容部分采購人員采購時“吃回扣”,甚至舍近求遠、舍低價取高價,而且有些采購人員雖然是低價購料,但是,所購的材料質量并不能滿足工程設計的要求。這一系列問題不僅會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還會造成經濟的嚴重損失,影響企業的聲譽。
2、材料進庫過程中的問題
如果施工企業進料制度不健全、庫管人員素質較低,往往會導致工程成本高、質量低。材料進庫時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有:有些庫管人員不能嚴格執行企業制定的進料管理制度,而且為了節約時間,對購進的材料不過磅、過數,而且更有甚者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仔細檢查材料、試件的規格和質量,造成企業的大量損失和工程的質量問題。
3、材料庫存和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一些工程材料保管人員對工作不負責任,往往未能妥善保管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能露天保管的材料,使得這些材料變質失效、多領少用、亂丟亂扔、材料混亂等,這不僅加大了材料損耗、抬高了工程的成本,還嚴重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
1、建筑材料采購過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須嚴格把握材料質量這一關。因此在材料采購初始階段,需考察材料的生產經營商的相關資質,審查生產經營主體的經營手續和經營能力,以及生產企業售后服務情況。對該企業生產的相關材料的質量認證進行考察,嚴格控制采購材料的質量檔次。此外,應充分考慮到材料購買數量的問題,對于不能實現隨需隨購的材料,應進行分批采購,計劃儲存。對于能夠實現零星購買的材料,可以不必批量購買,從而減少存儲開支。因此應盡量對材料的數量和采購方式進行合理規劃,使經濟效率達到最優,從而降低材料使用成本。
2、建筑材料施工過程中的管理
在工程材料管理開始環節,應該了解工程整體流程進度安排,掌握不同時期各類材料的需求情況。及時協調好材料管理相關部門并簽訂有效合同。在材料尚未購置前做好存放場地、倉庫以及運輸路線的安排工作。這是材料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施工過程是勞動主體對材料進行加貶、改造的過程,也是材料消耗的消耗過程。該過程為材料管理的實施階段,首先應做好材料質量的嚴格把關,確保工程使用的材料符合建筑材料規定要求。其次應該根據施工過程中不同階段材料的需求情況, 合理安排材料的平面的布置。再次,材料使用過程中應建立材料限額和余料回收的制度,減少材料的損失和浪費,使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根據使用計劃進行,避免材料的不合理消耗。
3、建筑材料存儲發放管理
對材料的發放管理,能夠有效控制材料不良使用等造成的浪費情況。在材料發放管理過程中,應建立嚴格的發放管理制度,對于按定額使用的材料,應嚴格執行限額領料制度,并采用分時期分批次發放的方式。對于單產單進的材料,應根據當前時期的使用情況,建立材料發放計劃。對于易損耗、易維修的材料,需采用交舊領新的發放方式,若造成丟失的需要進行折價賠償,以降低材料消耗。
1、實施全面的、系統的監控
原材料的質量得以保障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因此,要特別注意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首先在采購的環節,要嚴格審查,保證原材料質量安全合格;其次,對于建筑材料的入庫保管環節也不容忽視;此外,對于原材料的領用也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管,確保每一項工作準確無誤,對原材料實施全面而系統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失誤。
2、建立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制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一方面,國家建立相關的控制制度,能夠為這一工作的進行提供法律保障,提高質量監管和控制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有效減少不法行為,同時,對于沒有嚴格執行監管和控制任務、以權謀私的人員,法律會予以制裁,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承擔法律責任。在這兩方面的制度保障之下,建筑材料的控制成效會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對于建筑公司來說,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制度,能夠為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駕護航,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時刻都在掌控之中,避免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導致建筑工程材料質量問題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地制定的合格標準不統一,一些在本地區達標的建筑材料在其他地區卻屬于不合格產品,這種雙重標準甚至多重標準的現象為質量控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國家要根據各地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制定各地的統一的質量標準,同時,也要嚴格按照制定的標準進行監管,使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有據可依,更加順暢的進行,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
4、加強建筑材料存放及發放管理
首先,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要有專門的存放庫房,做好建筑材料的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庫房要符合相關存放標準,否則會對建筑材料質量產生影響,從而降低材料的使用壽命。其次,建筑材料要清楚標識,并對其進行分類存放。建筑場地的建筑材料較多,相同材料還存在不同規格,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的種類有十余種,同時鋼材還有帶肋和圓鋼之分。水泥材料有帶有R與不帶R、標識高低之分、立窯、硅酸鹽、懸窯、礦渣之分,根據建筑物澆灌部位的不同,其水泥設計的標號也是不同的,切記不能混用及錯用。最后,實行先進先出、推陳儲新原則。對于建筑材料的發放,無論是分公司、項目倉庫還是項經部所發放的,都要嚴格按照先進先出、推陳儲新原則實行,項目部物資耗用要根據分部和分項工程的核算,實行限額領取材料制度,施工前由項目施工人員按照欄目要求開簽限額領料單。
總之,工程材料的成本是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為了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較低的材料消耗以及合理的工程成本等等,就必須做好材料管理的相關工作。
[1]王志杰;周海容.納米技術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
[2]張洪祥.建筑施工中監理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中國對外貿易》.2011年 4期
TU723
B
1007-6344(2016)10-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