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波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 南昌 330077)
EPC模式下電網項目造價控制研究
袁宏波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 南昌 330077)
EPC總承包模式屬于新的工程承包模式,將其用于電網項目,可保證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造價,縮短建設周期。但實踐中因控制范圍過大、影響因素較多,導致造價控制困難重重。本文介紹了EPC模式及電網項目管理,重點闡述了EPC模式下電網項目造價控制,旨在充分發揮EPC模式的作用,保證電網項目的效益。
EPC模式;電網項目;造價控制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展,電網項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涉及著眾多的參建單位、復雜的專業及巨大的投資,同時,對其質量、效益均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在大型工程項目管理中廣泛應用著EPC模式,因EPC總承包商具有集約化特點,進而適應了電網項目管理需求。
(一)EPC模式
EPC是 Engineer、Procure、Construct的縮寫,它是指建筑總承包商以與業主簽訂的合同為依據,對項目的設計、采購與施工等過程展開全面控制,通常情況,承包商應負責質量、價格、安全及進度等內容。
與傳統模式相比,EPC模式優勢顯著,具體有:一是,項目設計、預算及施工等方案均有效執行,有效監管了項目的各個環節;另外,各方面均可在項目管理中反復檢驗,此后,承包商可對自身管理進行改進與優化。二是,項目實施中的各環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處理,緩和了各種矛盾,特別是協調了各分包方的關系,各參與方均有序開展自身的工作,從而保證了建設效率。三是,項目的責任人十分明確,待責任細化與劃分后,利于提高項目建設的有效性、安全性與經濟性。
(二)電網項目管理
電網是由輸電、變電、配電設備、輔助系統等構成的,其保證了供電、發電的安全,對各地區電力供需進行了有效的均衡與協調。電網項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建設周期長、參建方多,通常,項目建設最少需要 1年,在建設中各方需緊密聯系、協作配合;建設難度大、專業復雜,實際建設中因規模大,質量要求高,進一步增加了施工技術難度,因此,管理者需要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資源需求大、投資額多,電網項目參與方多,各方信息處于分散狀態,難以有效共享與交流,為了整合信息資源、合理配置資源,管理者應采取適合的管理模式。
當前,電網項目管理模式主要有 4種,分別為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它具有通用性與成熟性,雖然可控制項目投資,但因規劃、設計與施工聯系匱乏,導致工期較長,管理費用、變更費用等均相對偏高;設計監理模式屬于全過程管理,可以細化為風險型與代理型兩種,優點為節省了投資、降低了風險大,但其使用分項招標,使承包費用略高;設計-建造管理模式,其通過階段性發包,規避了業主風險,但設計、施工質量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EPC總承包模式,其以總承包商為責任主體,統籌了各參與方工作,有效控制了造價與進度,簡化了合同關系,但其減少了業主參與,增加了承辦商風險[1]。
在市場經濟環境,傳統的電網項目管理模式未能滿足業主的需求,而EPC模式集中了設計、采購與施工,優勢凸顯,節約了建設資金、保證了工程質量。
(一)造價構成
電網項目采用EPC模式后,其造價構成由原有的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等轉變為前期工程費用、項目建設管理費用、勘察設計費用、設備采購費用、施工費用、變更費用、調試費用等,通過對造成的細化,使總承包商明確了各控制環節的重點,保證了造價控制的有效性。
另外,在傳統模式下,承包商需結合合同,對各種費用展開差異化管理,其不僅增加了管理難度,還影響了各參與關系,因參建者繁多,各方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缺少溝通與交流,承包商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協調各方,隨之制約了電網項目整體造價控制。但在EPC模式下,業主負責前期工程費、建設管理費及其他費用,總承包商負責勘察設計費、設備采購費、施工費、變更費及調試費等,在此模式作用下,總承包商可集中管理項目費用,減少了業主對工程的影響,調動了總承包商控制的主動性[2]。
(二)控制特點
EPC模式下的電網項目造價控制具有整體性與全面性,其十分注重設計環節,在此階段統籌了采購、施工與設計,通過統一管理,使工程造價控制更加高效。具體的特點如下:第一點,電網項目造價控制范圍大、控制環節多、控制風險高,總承包商需要展開全要素、全過程造價控制。第二點,EPC總承包商將設計、采購與設計有機融合,在設計時期,便關注采購、施工等問題,通過各階段的融合,提高了承包商規劃的一致性,從整體角度出發,優化配置各資源,進而確保了工程進度,提高了投資效益,最終以最優造價完成了工程項目。第三點,電網項目造價控制中重中之重的環節便是節約,在EPC模式下,總承包商充分挖掘了設計人的潛力,使其設計出了最優方案,并將限額設計融入到了項目的各個環節,從根本上控制了項目造價。第四點,EPC模式下的總承包商位于核心位置,根據總包合同可知,其應承擔項目的全部責任,此后經分包合同,將責任轉嫁到設計、采購與施工單位,并在實踐中協調各方關系,以此緩和矛盾,控制造價[3]。
(三)控制措施
EPC模式下,總承包商對電網項目造價控制的關鍵便是兼顧設計、采購與施工,由于承包商位于核心位置,為了有效控制造價,其應保證設計方案的最優化,通過提高設計質量,以此解決采購與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有效協調各參與方的關系,借助風險防范措施,積極開展事前控制。
在電網項目實施時,總承包商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圍繞設計,兼顧采購與施工,通過一體化的管理,以此凸顯自身的主導地位,保證其造價控制能力。實踐中,承包商應有合理交叉設計、采購與施工,并關注項目各環節的內在關系,以此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建設周期。
在設計方面,承包商應采取以下措施:編制設計方案、改進設計方案、證實設計方案,并確保審核通過方案及時完成。電網項目設計中涉及諸多的專業,總承包商應為各方提供統一的設計平臺,對各專業均給予高度關注,及時處理各種矛盾與問題,以此保證設計質量。在采購方面,承包商應對加強管理設備與材料的購買、檢驗與運輸等,具體的措施應落實其質量管理、供貨進度方面,一旦出現偏差,應及時調整。在施工方面,電網項目施工的有效控制與協調,是保證工期的有效途徑,總承包商應綜合考慮各影響因素,如:質量、安全、費用與進度等,同時要與設計、采購等進行有機協調[4]。
另外,電網項目實施時,采購費用約占總造價的 60%,因此,采購環節造價控制直接影響著整體造價,同時,此環節連接著設計與施工,其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如果其中出現問題,并未及時糾正,則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在 EPC模式下,設計環節應充分考慮采購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采購方案,通過設計和采購的交叉配合,不僅可以縮短工期,還可保證設備與材料的質量[5]。
電網項目建設中總承包商應明確設計、采購與施工等各環節的內在關系,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調節與控制,在此基礎上,方可保證造價控制成效。
總結:綜上所述,電網項目具有特殊性,如:投資多、專業復雜、造價控制難度大等,適應了電網項目發展需要,本文探討了EPC模式在其造價控制中的應用,介紹了具體的控制措施,相信,通過總承包商的協調與管理,電網項目的綜合效益將更加顯著。
[1]陳潤強.基于界面理論的 EPC火力發電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2]張信.電網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管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
[3]曾惠玲.淺析 EPC模式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風險防范和成本控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6,01:22-24.
[4]王琦.EPC模式下電網工程建設風險評價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5]蘭娥,謝磊.淺析醫院建設項目 EPC總承包模式造價控制的關鍵點[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5,10:92-94.
TU43
B
1007-6344(2016)10-0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