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艷
(甘肅沁園春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定西 743000)
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城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崔 艷
(甘肅沁園春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定西 743000)
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的園林綠化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現代城市園林的發展,對園林景觀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以適應人們生活水平的需求。在園林創造過程中,園林規劃設計的構思、工程施工的質量固然是極其重要的基礎環節,但園林廣商植物的養護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園林植物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卻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危害。本文結合對城市園林植物的調查,淺談園林病蟲害防治問題核對城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園林病蟲害、防治、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
從構成園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因素看園林病蟲的發生。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為了達到四季花香,常年綠樹常蔭,園林工作者常常將花、草、樹木及其他地被植物巧妙科學的搭配在一起,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組成了層次明顯的園林植物群落,各種生物在內部具有一定的生物鏈,形成一個獨特的園林生態環境,但是也給病蟲害的發生和交互感染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從構成園林生態系統非生物因素看病蟲害的發生。園林植物雖然有自己的小環境,但是由于處于城市這一大環境中,城市一些環境特點如溫度偏高、土壤貧瘠、干旱以及大量的汽車尾氣、塵埃、工廠排出的廢氣,這些非生物因素必將影響園林植物的生長和病蟲害的發生。
人為活動對病蟲害的影響。首先,園林樹木主要靠人工引種,若不重視植物檢疫,容易引起新的病蟲害。隨著我市園林建設的步伐加快,從我國各地引進一些新的園林材料,很容易帶來一些新的病蟲害,由于在新環境中可能缺少天敵控制,而造成當地的大爆發,給園林建設帶來巨大損失。
不同的病蟲各自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和發生規律,如介殼蟲、蛀干害蟲的防治,由于他們發生特點和危害情況完全不同,因此各自的防治時期也不盡相同。介殼蟲的防治一般在若蟲孵化至尚未大量分泌蠟質期間最有效,若是已分泌蠟質介殼保護,此時用藥不但防治效果差,而且殺死大量天敵,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一般來講,病蟲害防治要抓“早”、抓“小”,才能夠做到用最少農藥,達到最大的防治效果。
1選擇保護環境的施藥技術
根據各種害蟲的危害特性,不同劑型的農藥,采取不同施藥技術,最大程度的降低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2提高農藥使用靶標針對性
農藥使用的主要標靶是病蟲害、雜草或保護對象,因此,在使用農藥時應盡力將農藥作用到這些生物標靶上。這主要依靠噴藥技術和噴藥機械的提高來實現。人們一直習慣于大霧滴、大容量噴灑藥液,強調藥液從葉片上流淌為噴霧均勻的指標,而根據有關研究,生物靶標在農藥噴灑中并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動選擇捕獲性。因此,通過調節噴幅改變霧滴的大小,即降低了農藥的用量,又能最大可能的把藥劑均勻的分散運載到標靶植物上。
黑光燈在園林害蟲防治中的應用與推廣。黑光燈根據大多數昆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引誘成蟲撲燈,然后利用燈管周圍的高壓電網殺死害蟲。許多食葉害蟲和蛀干害蟲都能夠誘集殺死,大大減少了其幼蟲量,這就可以取代我們根據不同的害蟲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和防治藥劑,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既保護了園林植物,又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黑光燈對蟲害的預測預報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蟲害的生態規律,及時預報可能發生的時期和規模,做到提前預防,減少損失。
保護利用天敵。由于園林系統中植物的相對穩定性和多樣性,其中的天敵種類和數量是很多的,他們對于害蟲種群密度的自然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以蟲治蟲、以螨治螨、以鳥治蟲的生物防治以深入人心。根據調查,一只灰喜鵲可以保護 100㎡的草坪不受地老虎,草地螟等害蟲的危害。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種群發展的條件。
使用綠色無公害的農藥生物。近些年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控制害蟲得到快速發展,一些新型的拒食劑、保幼劑、蟲霉等生物農藥都投入了使用。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無公害農業是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領域提出的,是指在無污染區域內或已經消除污染的區域內,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進入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出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產品,同時,生產及加工過程不對環境造成危害。由于生物防治能克服化學農藥的種種弊端,成為無公害治理中優先采用的方法,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加強,無公害農產品也日益受到重視,在蔬菜、水果、糧食、油料等農產品中均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生產技術體系。與其它無公害農產品相比,我國無公害煙葉的研究起步較晚,1998年河南省農科院煙草研究所立項進行我國無公害優質煙葉生產模式研究。
城市是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區域,城市的環境建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可持續性,就是以保護自然、使生態良性發展為基礎,使經濟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相協調。這樣作為城市中的園林綠地,真正代表著城市的一片片“凈土”,不但滿足了人們欣賞紅花綠葉、流水噴泉的要求,還能夠使之體會到蟲鳴草間、蝶弄花叢的大自然氣息,為生活與城市中的人們添加了無窮的樂趣。
[1]徐文輝.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6
[2]周初梅.園林規劃設計.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3]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4]周初梅.潘冬梅,寧妍妍等.《園林規劃設計》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5]王建國.現代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規劃師
[6]文化廣場規劃設計說明書相關問題解析.中國園林 ,2009
[7]俞孔堅等.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G322
B
1007-6344(2016)10-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