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靈,劉臣宇,郭星香,張力
(1.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山東青島266041;2.中國人民解放軍92367部隊,山東青島266041)
提升戰時航空器材保障能力的幾點思考
李衛靈1,劉臣宇1,郭星香1,張力2
(1.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山東青島266041;2.中國人民解放軍92367部隊,山東青島266041)
航空器材戰時保障與平時保障特點相差較大,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對航材保障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提升戰時航材保障能力極為重要。
航空器材;戰時保障;信息化技術;人才培養
現代戰爭對后勤和裝備的依賴性大,呈現出戰場打擊全方位、全天候、快節奏和作戰物資高消耗、高毀傷的特點,高技術戰爭的突然性、破壞性、立體性、機動性及規模的空前增大,戰役、戰斗連續性的增強,人力、物力消耗的增多,都給航空器材保障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特點:一是戰時航材消耗數量大,戰時航材消耗量巨大,越南戰爭中,僅在1969年,美國向在越南作戰的空軍水運物資器材達169 735 t,空運物資總量48 000 t。時間急、任務重、種類多是戰爭中航材保障的顯著特點;二是戰時航材配送要求高,信息化技術和現代化裝備的運用,使戰時航材配送在規模、水平、效率、速度、質量等方面的要求遠遠超過以往物品的送貨形式;三是戰時航材配送信息量大,戰時航材配送是從航空器材配送中心到航材股的一種特殊送貨形式。戰時航材需求量巨大,并且航材配送是諸多環節協調運作的過程,同時還與指揮系統、訂貨系統、修理系統緊密聯系,保障信息面廣、量大,各種信息需要同時處理。為此,要適應戰時航材保障新特點,提高戰時航材保障配送能力,滿足戰時航材保障需求,可采取以下對策。
美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全軍支援和保障網絡系統構建了“全資產可視性系統”,對物資采購、倉庫儲存、物資收發、運送等所有環節實施動態監督與跟蹤。同時,可在幾秒鐘內整理出3個月的資源保障情況,實時掌握作戰裝備物資的消耗情況,還能預測未來48 h的裝備保障需求。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通過信息及相應技術,全程掌控裝備物資的動態情況,整個保障基本實現了需求、儲備、配送及供應的“全資可視”。在伊拉克戰場上,處理后勤事務的軍官福利斯特·伯克少校說:“我們可以一路跟蹤物品”,“通過電子標簽記錄裝置的內裝物品詳細清單,士兵們憑借便攜掃描器很快就能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那些東西如果在海灣戰爭中要花幾天時間才能找到,而我們現在可以在20 min內找到”。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實現對汽車、船舶、飛機等運載工具的精確定位跟蹤;給機動保障裝備及集成保障物資安裝了能隨時發送信號精確顯示其所在位置的無線電傳感器,通過無線電系統可以實時保持聯絡和控制運動狀況;類似于SARSS、TACCS等保障系統的運用,使軍方能更便捷的實現查詢、掌握、并及時運送。
借鑒外軍保障經驗,我軍在C4I建設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航材部門應重點在儲存和運輸可視化方面下功夫。
(1)研制開發儲存和運輸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利用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統一標準,研制開發適應我軍通用和專用物資倉庫需要的標準化儲存和運輸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建成后的系統可隨時依托兼容的信息網絡技術監視三軍的航材物資儲備情況,提高后方倉庫與上級后勤機構及聯勤部隊之間的航材調運協調能力。
(2)研制配套的儲存和運輸信息化設備。利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并結合實際開發配套的硬件系統,參照外軍成熟的儲運可視化系統的研發環節:收發、儲存、運輸系統——外部識別碼(電子標簽)——識別碼系統(便攜式、固定式等)——計算機與網絡(信息傳輸、信息儲存與譯碼等),通過運用網絡技術、數據倉庫技術、智能識別技術等,研制和配套新一代適應戰時動態變化的硬件和軟件配套儲運信息化設備,使我軍后方航材倉庫平時或戰時,不管處于任何情況下,都能使各級決策部門及時掌控航材品種目、數量、質量、位置等情況,為戰時航空兵部隊提供準確快捷的航材保障。
現代化的物資配送設備是實施現代化的物資保障的物質基礎。在北約浩浩蕩蕩的物資配送大軍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美軍先進的物資配送設備。僅就空運而言,美軍裝備完整的重、中、輕型運輸機系列。高度現代化的物資保障設備構成了美軍配送體系的重要支柱。
美軍的“力量提供者”系統是一個具有高度可移動性和部署性的簡易基地系統,我軍可以參照該系統研發野戰倉庫和戰時固定航材倉庫轉移和開設的全套裝備設備,提高運動中和轉移后的保障能力。
(1)研發新型的野戰集裝箱、集裝袋系統。美軍在現代局部戰爭中運用的戰備備件成套包裝(如30天戰備備件箱)、集成包裝(大型武器裝備的系統包裝并和運載工具相配套)、模塊包裝(可分可合機動靈活的組合式包裝)等的運用,使作戰部隊得以依托良好的、有效的物資供應和服務,形成了不間斷的持續、快速保障能力。借鑒美軍的做法,我軍應重點研發防潮和隔熱性能好、耐撞擊、組裝靈活、裝卸方便,具備跟蹤識別能力(采用輔助智能化包裝新技術)的新型野戰集裝箱、集裝袋系統。
(2)研發新式的倉儲專用裝備、設備。注重研發自行式專用儲運裝備,適當改造倉庫固定式為移動式起重裝卸設備,配套野戰叉式裝卸車等起重運輸設備,使其適應緊急轉移和野戰起重裝卸運輸需要;研究和配套快速、可靠的吊裝捆扎設備;研發適應倉庫需要的野戰供電系統;科學配套航材收發工具;研發新型航材維護維修設備;研發可移動式野戰庫房及配套環境控制設備及保障人員生存防護設備等。
現代戰爭條件下,航材轉移、展開和駐地保障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偽裝和防護是非常必要的。伊拉克戰爭中,雙方偽裝技術的應用收效明顯。在對策上,我軍應該根據不同的戰場情況,注重傳統和現代偽裝和防護技術相結合,選擇合適的偽裝和防護方法與手段。
(1)充分利用環境效應。在野戰航材倉庫選址上,注意選擇附近(特別是側面)生長有成片多品種的高大林木形成的植物遮掩,或在目標上設置一些植物,讓目標的外形和陰影發生變形,使航材設施得到有效隱蔽;倉庫的關鍵部位應加裝偽裝網,利用假目標進行隱真示假,可以利用木材、竹材、舊鋼鐵等作骨架,紙板、塑料薄膜等材料作蒙皮,制作外形逼真的假目標,也可以利用制式充氣橡膠制品(或已報廢的舊裝備)設置仿真假目標。
(2)利用高技術手段偽裝重要倉庫。重要倉庫是戰爭打擊的重點,對于重要目標,可以研制和架設防近紅外偽裝網,防中紅外偽裝網,防雷達偽裝網,防可見光偽裝網等;研制并應用無源和有源干擾裝置,如角反射器和GPS干擾裝置(俄羅斯已經研制成功便攜式全球定位系統干擾機)等;可以利用電爐等熱源設置紅外假目標;應用隱身迷彩技術,例如納米隱身涂料超黑粉對雷達波的吸收率達到99%,具有極好的隱身性。對重要倉庫應設一個或幾個替身,制造的替身不但外觀上像,而且具有一定的光譜、電波和熱、磁輻射量,可利用能預防光、電、熱、磁信號探測的高技術材料,使敵人的“非接觸性”偵查、監視系統錯判目標,從而保護我軍航材倉庫不受損失。
此外,還要加強自我防護力量建設,與兄弟單位密切合作,形成防衛合力。總之,偽裝和防護手段很多,要加強航材倉庫疏散與隱蔽對策研究,綜合采取各種偽裝和防護措施,提高生存能力,做到保障有力。
現代戰爭中人員的素質特別是軍官的素質是部隊戰斗力的重要體現。現代戰爭中人才仍然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軍官素質是體現航材配送系統戰斗力最積極、最有效的因素。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軍隊能頂住長時間的空襲、實施有效的物資保障、與南聯盟軍人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分不開的。實踐證明,即使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人仍然是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而高素質的航材保障人才是取得配送優勢的關鍵,
要完成現代高技術戰爭的戰時物資配送任務,必須具備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尤其是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后勤與裝備保障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既要懂軍事,又要懂后勤與裝備;既要懂軍事倉儲,又要懂信息技術;既要會操作,還要會管理;既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還要有不怕艱難、堅忍不拔的戰斗意志以及精湛的技能和出色的謀略。因此,既要抓緊各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要抓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具有現代保障指揮管理和信息化作戰理論知識的復合型高層人才的培養。
〔編輯 凌瑞〕
E953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6.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