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第一次進入社會工作,我19歲,在一個機械廠做體力活,最大的人生困惑是吃炒飯省錢還是吃炒面省錢。我的房東是個40歲左右的男人,每天睡到自然醒,踱著方步把我們幾個出租房檢查一遍,接著就在大把富足的時間里打盹,喝茶,看天, 終日無所事事。更要命的是,房東居然早餐就吃燉肉,香味不時撩涮著我的味覺。那時候我做夢都盼著40歲到來,我也可以這樣踱著方步在時光里浸潤,那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年齡啊。
真正到了中年,我才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是一場斗爭,多少當時覺得無法過去的坎兒,過上幾年突然就云淡風輕了。
中年是一種滿足。下雨有傘,炎熱有陰涼,有二兩小燒,一碟花生,跟一群閑人打五毛錢的麻將是一種滿足;打開微信朋友圈,一看王石邀你去爬山,潘石屹請你喝茶,有了自己的服裝設計等,也是一種滿足。滿足是快樂的密碼,天天攀比,除了讓你失落、失望、失魂落魄,別無他益。
中年是獨處時的沉默,是熱鬧時的不正經。中年不是演講中“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而是生活場上“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干凈利索,在這一揚一落之間,把很多的細節留給了自己。
中年是現實。當我們終于腰纏萬貫的時候,才知道中年不僅消融掉我濃密的長發,也弄丟了我蓬勃的激情和夢想。更要命的是,孤獨開始富得流油,憂傷也異常亢奮,卻沒有幾間出租房讓我每天檢查。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人生的境界不是天天幸福,而是天天不煩。有一些思念和牽掛可以入夢夢就會綿長,有一些愛好可以入心生活就會充實,有一兩個懂你的人黑夜就不會漫長,有兩三個圈子可以分享時間就會緩慢。人生不是競走,用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而忽略了一路的風景和喝彩,這不是中年。
中年可以深刻,但千萬不要尖刻,看得開,千萬別點破。人到中年,有兩種事應該盡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擾別人的人生,二是靠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