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華 陳 浩 鄭 杰
(廣東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
·測量·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放樣技術探討★
劉長華 陳 浩 鄭 杰
(廣東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結合高層建筑的特點和測量要求,從建立施工控制網、測量坐標、建立高程控制網等方面,闡述了測量放樣放線的方式,并探討了誤差的校正措施,有利于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性,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高層建筑,測量放樣,誤差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在我國越來越普遍,然而,高層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縱觀現在的國內建筑業,建設項目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投資巨額化、復雜化等方面發展。高層建筑是當今經濟發展的標志,建筑環境復雜化的特點對高層建筑的測量有了高標準的要求。測量作為建筑施工放樣的必備手段,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在測量工作中,測量放樣中出現的失誤很可能會導致誤差的累積,使建筑構件的定位出現誤差,從而影響建筑物的結構穩定性。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放樣在施工中舉足輕重,本文將結合廣東省湛江市正在施工的湛江市“財富匯”工程對高層建筑測量放樣方法進行探討。
湛江財富匯高達220 m、共45層,其雄踞湛江市場中軸線樂山大道黃金地段,是湛江中央商務區的城市地標,是匯集商務金融、高檔寫字樓為一體的現代智能化綜合大樓。該樓由北京奧運“水立方”主創團隊——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執筆,超5A、全數字智能化高端配置。
高層建筑的特點及高層建筑的測量要求:
1)結構多變。相比于其他建筑高層建筑的結構較為復雜,一般有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筒體結構、筒體結構以及筒中筒結構等。高層建筑的結構受力比較復雜,因此構件必須要有良好的整體性[1]。同時,建筑當中樓層的布局也多種多樣,樓層中構件的定位與結合部位也呈現多樣化。2)建筑施工技術難度較大。高層建筑隨著高度的增加,影響施工的因素也越多,尤其是到了一定高度后風力對建筑影響很大,這都對建筑的主體結構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3)整體穩定性要求高。因為高層建筑的造價高,樓層多,建筑的面積大,因此,這就必須滿足高標準的建筑質量水平,高層建筑的強度、剛性和延展性也必須加強。高層建筑結構受力情況,不但需要考慮豎向的荷載,同時必須考慮橫向的荷載,而高層建筑結構的復雜性也要求我們還要考慮到構件的抗剪能力。毫無疑問高層建筑對強度要求很高,高層建筑的剛性要求也是比較高的,這是由于建筑的高度越高,自然因素對建筑物的橫向位移的影響就越大[2]。
正是高層建筑的這些施工特點,決定了建筑物的定位必須準確,而定位、放樣的準確與否都與工程的測量有著直接關聯。
高層建筑的測量工作,測量放樣是其中的重點工作,通過湛江正在施工的財富匯工地的測量實踐,結合有關高層測量基本方法總結經驗如下:
1)高層建筑必須建立施工控制網。要做到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網比較適用,簡便,而且精度能夠保證,使用檢查也快捷。測量第一步首先應該進行控制網的布設,施工方格控制網的建立,要從施工的整個過程考慮,挖填土方,基礎和主體等的施工過程中的定位軸線均要利用到施工控制網。施工方格控制網的測設應該和總平面圖的平面布置相一致,方便施工過程當中可以保留盡可能多的控制點。在進行測量放樣前,在熟悉建筑總平面圖及其他分部的建筑平面圖基礎上,結合施工場地實際情況,測量人員也應該檢校圖紙上軸線間的距離,并做好標記。
2)在進行測量放樣前,可以先查詢圖紙上相關點的坐標,然后通過天正或者CAD軟件把圖紙設計坐標轉換為適用、簡便的測量坐標,這樣既提高了測量放樣的效率,也提高了放樣的準確性。
a.建立局部直角坐標系統。要把高層建筑物圖紙上的設計測設至工地上去,根據轉換好的坐標先建立局部的直角坐標系統,而為了使得定位點的坐標計算和讓現場建筑物放樣更加簡便,局部直角系統坐標軸必須和建筑物的主軸線或走道的中心線平行。
b.用極坐標法和直角坐標法的放樣。在高層建筑的施工場地上一般在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測量放線時,測量人員應相對初始定位方向測設圖紙已有點位的角度,然后再通過控制點來測出圖紙設計的距離。在采用直角坐標法進行測量放樣時,測量人員應先在施工場地上設置出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以此用作測量控制線。此時,沿著x軸測設縱坐標,再由縱坐標的某點對x軸作垂線,在垂線上測設橫坐標。在校核工作中,按同樣的方法重復檢查一遍。只有這樣測量放樣工作更加精準和簡捷,在整個建筑場地中布設施工方格控制網對測量放樣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讓建筑物的放樣點可以依照相鄰近的方格網頂點來測設。
測量控制點一定要按照施工場地的面積大小和場地條件,建筑的平面位置,流水施工和程序等不同相關因素進行放樣。施工控制網應測設在施工作業區之外,有利于長期保留,而定線網則應盡量與建筑物靠近,這樣有利于放樣。
3)高程控制網的建立。高層控制網通常分為兩級,一級水準網與施工作業區相靠的國家水準點進行聯合測繪,測設成閉合或附合形式,稱作基本網[3]。基本網的水準點應該布置于施工作業區外,它是整個施工過程中高層測量的依據。另外一級則是以基本水準點引測出來的臨時性水準點,它相對靠近建筑物,方便做到盡可能少的安置儀器,就能進行高程放樣。
在實際工程中,測量放樣的精度要求都是以嚴密性和松散性兩個方面為主。嚴密性是指建筑物一定要保證它的結構構件間嚴密的搭接關系,如果在放樣過程中出現較大誤差時,毫無疑問這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松散性則是松散的建筑部位,構件之間連接松弛。這些工程部位,設計圖紙上雖然會有標注的規定,但是當進行施工作業時,一般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因為松散部位的放樣結果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比嚴密性的部位要小得多[4]。
現場平差應有效地解決建筑以上兩種特點,在測量放樣過程中應采取相關的措施,以便嚴密部分能夠保證其嚴密性,滿足建筑標準要求。因為控制測量所累積的誤差則可以平分到各建筑區域松散的部位中,讓它對建筑質量的影響減到最低甚至沒有影響。和一般平差任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上述方法處理后誤差其實還是存在的,只是誤差將其投放到了一個對建筑質量影響很小的區域,這就相當于把誤差隱藏起來。當然,對于嚴密區,應該采取測設的主軸線為基本控制來進行放樣,這樣不管施工方格控制網布測設精度的好壞,當我們采用它來測設主軸線后,這一施工位置就以該軸線作為依據了,這樣就使得建筑物的嚴密性得到了保證。
建筑施工過程中,圖紙設計軸線的放樣定位,應該盡量一次性完成,千萬不要出現反復變更的情況,因為這樣容易造成軸網的紊亂。而且,這樣做會使得嚴密區段保證了其要求的嚴密關系,施工控制網的測設誤差就投放到了松散區域[5]。另外,軸網的測設應該在主軸線的基準上進行,避免出現多次控制網測設,這樣嚴密區段將會受到控制網的測設誤差的影響。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必須要掌握科學的測量方法,嚴格遵守測量原則“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在測量過程中每一步都應該進行檢校,避免誤差的累積,同時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數據的準確率。誤差是施工測量最大的影響因素,在實踐中,要考慮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影響誤差三個主要因素,最大程度上降低測量誤差的影響[6]。通過這次創新實踐,對測量放樣、施工控制網的布設等有了現實的認知,也明白到測量放樣工作對工程質量尤其是對高層建筑的建筑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測量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第一步工作,測量放樣的準確與否直接決定著整個工程建設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1] 陳紅闖,李運波.淺析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及建筑特點[J].經營管理者,2012(12):51-52.
[2] 胡家武.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0):78-79.
[3] 趙 紅.水利工程測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4] 趙英華.高層建筑施工的控制要點[J].經營管理者,2009(8):13-15.
[5] 羅家俊.對建筑工程定位放樣測量技術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0(1):19-20.
[6] 張 莉.高程測量的誤差分析與控制方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67-68.
Discussion on measurement lofting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Liu Changhua Chen Hao Zheng Jie
(EngineeringCollege,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524088,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of high-rise building, from establishing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network, measurement coordinates, establishing the elevation control network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measurement lofting ways, and discussed the error correc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data, ensured the st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high-rise building, measurement lofting, error
1009-6825(2016)05-0224-02
2015-12-05★: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項目編號:GDOU201410566084)
劉長華(1967- ),男,副教授; 陳 浩(1993- ),男,在讀本科生
TU19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