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網2016年7月30日報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張石寶課題組對野拔子(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具有很強的刺激氣味,深受蜜蜂喜歡)的完整花和葉子、以及受損的花和葉子揮發物進行了鑒定和分析,發現花和葉子的揮發性化合物存在明顯的不同。當花和葉子受損后,其揮發性化合物的種類和比例會發生變化。行為控制實驗表明,植物開花期的氣味能選擇性地吸引有效傳粉者,排斥無效傳粉者;而當花朵和葉片遇到昆蟲啃食“險情”時,其揮發性化合物香薷酮的含量明顯增高,受損的花和葉子所散發出的氣味便能有效地讓植食性甲蟲避開。這些結果揭示了植物氣味與昆蟲間的相互作用,即植物的氣味不僅能吸引蜜蜂傳粉,還能驅避前來啃食的植食性甲蟲。這對認識植物的繁殖策略和生態適應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