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玉米
報 數
◎ 粘玉米

我被分配到單位辦公室工作,有一項工作內容是報送各類數字。為了方便,我建立了一個數據庫。
這天我接到市里宣傳部門的電話,讓我報送單位的黨員數字,我在數據庫里找到后立馬報了過去。不久后,公司分管經營的副總拿著張單據黑著臉來到辦公室:“這黨員數字是誰報上去的?”我趕緊應聲:“我報的。”“你看看,一本書要36元,要求黨員人手一冊,這不是小數目,總共要一萬多元錢呀。單位資金緊,以后你報數時長點兒心!”
還沒等我把副總說的這話琢磨明白,工會主席來了,語氣里明顯帶著氣:“公司員工總數誰報的?”我小聲說是我。“這數你咋報的?”“我是按照現有員工實數報的。”主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省里藝術團來慰問演出,誰都想去看,可入場券有限,上頭按員工總數的比例發入場券。你呀,以后長點兒心!”話說到這份兒上,就是再愚笨的人也開竅了:這回該多報點人數。
漸漸地,我悟出這干巴巴的數字也有生命,它們可以像川劇變臉一般,往外報時不能總是一個數字,這就需要你事先掌握好對方要這個數字有什么用途。
最近市容辦來電話要員工總數,我先拖延了一下,客氣地告訴對方五分鐘后給他打過去,然后拐彎抹角地了解到此數字是按比例分配每個單位需派出的掃雪人數。當然,我報了一個合適的數字。
一段時間后,我對報送數字已經游刃有余,我還聽到了這樣的評價:這小子長心了!
(摘自《當代工人》2016年第8期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