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華偉
偽造英鎊
◎ 鄭華偉
二戰期間,德國對付英國的武器并非只有坦克和大炮,還有比這殺傷力更大的,那就是大規模的、近乎完美的假英鎊。
1939年,德國刑警頭子提議通過大量偽造英鎊和美元來打擊英國和美國的經濟。這個想法很快上報到希特勒那里,因為當時德國和美國還有貿易往來,希特勒只批準了偽造英鎊的計劃。
當時偽造英鎊是非常困難的,英鎊幾乎無人能夠仿制。具體負責偽造英鎊的是納粹黨衛軍的頭頭阿爾弗萊德,他為此集中了德國最優秀的雕刻專家、造紙技術專家和數學專家。經過反復實驗,1940年末,偽鈔小組終于制造出了英鎊。

為了檢驗他們偽造的英鎊的品質,納粹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納粹特工攜帶一筆英鎊假鈔來到瑞士銀行,要求兌換成法郎。在瑞士銀行已經將其所帶的英鎊鑒定為真鈔,并決定立即予以兌付的情況下,這名特工向銀行工作人員暗示這些英鎊來源于特殊渠道,可能會是假鈔。在經過更加細致的鑒定后,瑞士銀行仍然確信這些英鎊是真鈔,并建議這位特工如果不放心,可以到英格蘭銀行進行最終鑒定。這些英鎊隨后被送到倫敦接受檢查,英格蘭銀行的專家們在仔細鑒定后,從中挑選出了大約10%的假鈔,并感謝這位特工的誠實。
就這樣,納粹的假鈔獲得了認可。隨后,較大規模的“英鎊”流出,到 1941年早期,阿爾弗萊德已經生產了四十多萬磅的假鈔,并開始在德國占領區內兌換和買賣。
1942年,一位名叫本哈德的軍官建議使用納粹最容易控制的資源——“猶太囚犯”來制造偽鈔,這一建議得到了批準,被命名為“本哈德行動”。本哈德挑選了一百多名囚犯,集中到柏林的一家印鈔廠。在印鈔廠車間里,這些囚犯的待遇要比集中營內的普通犯人好很多,不僅有足夠的食物,甚至還可以得到定量的香煙。
“本哈德行動”生產的假鈔分為四個等級:完美的、接近完美的、有瑕疵的和不合格的。完美的假鈔被儲存起來,供德國間謀在敵國和中立國使用;接近完美的和有瑕疵的假鈔被成批運往德國占領區,在黑市購買黃金和食品。很多關鍵性納粹行動的活動資金都來源于“本哈德行動”。
截止到1945年,市場上流通的英鎊超過三分之一是假鈔。“本哈德行動”造成了英鎊大幅貶值,沉重打擊了世界各國對英鎊的信心。二戰后,英鎊很快讓位于美元,世界貨幣的領導地位就此翻篇。
(摘自《百家講壇·傳奇故事》2016年第5期 圖/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