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博士
教會他擁抱
◎海藍博士

在親密關系中根本不存在性格合不合的問題,而是愛與不愛的問題。生活在一起后,當雙方熟悉到一定程度,突然發現走得那么近,彼此間有那么多不同時,這個階段兩人的疏離不是性格不合,而是親密關系進入了一個特殊階段的必然結果。可以說,性格不合的階段恰恰是我們相濡以沫的開始。
當磨擦開始時,就是回答以下問題的時機:
(1)你到底喜歡什么?
(2)你到底需要什么?
(3)你希望我怎樣說、怎樣做?
(4)你希望我做什么、不做什么?
(5)我怎么做,你才覺得舒服?
比如,你可以問:“我特別想做你打10分的愛人,你現在給我打幾分?”如果對方說“我給你打6分”,你可以接著說:“6分太差了,我想當個8分的愛人。我怎樣才能變成你的8分愛人? ”
現在請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你的愛人心平氣和、充滿關切地問你這些問題,你的感受會是什么呢?你會怎樣回答?結果會是什么?
情侶或夫妻之間性格合與不合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相互磨擦的結果,所以叫磨合。
在一次親密關系課中,我問一位丈夫:“你需要你的太太做什么?”他說:“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做到‘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我說話’,我就給她打10分。”還有一位男士說:“她只要不抱怨,我就打10分。”
我發現當下夫妻之間很少有這方面的交流,所以我建議你回去問問你的愛人,也可以告訴Ta:“親愛的,我給你打6分,但希望你變成8分的愛人,我希望你做到……”
你要告訴愛人或戀人怎么說、怎么做,不能說“希望你能對我好點兒,更懂我一點”,因為“好一點兒、懂我一點兒”太抽象。
一個妻子上完親密關系課后回去教丈夫:“你要這樣摟著我,把我緊緊摟在你懷里,然后用臉貼著我的前額。”我問她:“感覺如何?”她說:“結婚多年來我第一次感到他的胸膛是堅實的,他的臂膀是有力的。教會他擁抱,我也會幸福。”
(摘自《不完美才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圖/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