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
宋靄齡斂財有術
◎陳廷

抗戰時期,國民黨遷都重慶,使得四川的工商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胡仲實和胡叔潛創辦的華西公司抓住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時機,發展成為擁有煤礦、鐵礦、煉鋼廠、機器制造廠和汽車修理廠等的大型企業,獲利頗豐。
宋靄齡想把這個公司獵取過來。她先派人捎話,表示愿意對華西公司投資,由孔祥熙出任董事長,結果被胡氏兄弟婉言拒絕。
宋靄齡于是想在市場上收購華西公司的股票,等達到一定股數后就名正言順地派自己人出任董事長。怎奈由于華西公司紅利較高,一些股東害怕貨幣不斷貶值,上市的股票很少。宋靄齡又派人盜出華西公司的主要股東名單,準備從他們手中強買。不料這個計劃被胡氏兄弟得知,他們派人一家一家地做工作,使宋靄齡無機可乘。
宋靄齡與人合計后,由孔祥熙配合,使出了一套連環計。
有人手持某兵工廠的公函到華西公司洽談訂購鋼材的生意,要求華西公司每年供應50萬噸鋼材。來人不僅出價較高,還許諾今后按物價上漲指數上浮價格。胡氏兄弟看到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就簽訂了意向書。由于華西公司的鋼材產量根本達不到這個數目,兄弟二人決定擴建一個年產30萬噸的煉鋼廠。擴建煉鋼廠需要大量資金,胡仲實跑了多家銀行要求貸款都被以“銀根偏緊”為由謝絕。事實上,這些銀行都已事先聽到招呼,不許向華西公司貸款。
胡仲實到中央銀行懇求、請客、送禮,最后拿到了前期工程款的一半。兄弟二人立刻訂購設備,開始建廠。他們原本以為這樣賺錢的項目越到后期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可貸款快要用完時,銀行卻以“前賬未清,礙難照準”為由拒絕追加貸款。胡氏兄弟騎虎難下,準備發行新股,誰知這個窘境卻被人捅了出來。新股發不動,舊股一落千丈,許多人生怕虧本,紛紛拋出手中的股票。宋靄齡趁機收購,取得了公司有支配權的股數。
但宋靄齡并沒有真正經營工廠的意向,她立即停止擴建工廠,將廠房稍作改建作為他用,公司仍以原來的經營項目為主。公司盈利本就穩定,加上宣傳,華西公司的股票大幅度上漲。宋靄齡派人在市場上制造假象,自己炒自己的股票,使其價格扶搖直上。最后由孔祥熙建議,以官僚資本購進股票,將華西公司改為華興公司。宋靄齡適時金蟬脫殼,拋光了低價購進的股票,狠狠地賺了一筆。
多年來,借助掌管財政部的孔祥熙,宋靄齡在股票市場上的本領早已練得爐火純青了。
在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前,為了在上海的富庶地區再撈一把,宋靄齡操縱他人成立了一個三泰公司,做公債生意。他們聲稱政府準備發行一種新公債來調換舊公債,并且將對舊公債停止付息。由于抗戰已經打響,中小業主和普通群眾本來就害怕舊公債變成廢紙,趕緊拋售。宋靄齡的三泰公司趁機低價收購。等三泰公司收購得差不多了,財政部才出面澄清:為了支持抗戰,國家發行的公債堅決維持原定利息,必要時還將給予若干優惠。這樣一來,舊公債的價格立即躥升。三泰公司又乘機哄抬,使其價格直線飆升,然后悄悄拋出,賺了幾千萬元。
(摘自《宋氏三姐妹》臺海出版社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