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理
整理,掀起一場家務革命
◎ 艾理
在互聯網上,近藤麻理惠火遍全球,還入選了美國《時代》雜志評出的“2015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她上榜的理由是特別會做家務。這位1984年出生的姑娘從小就癡迷于收拾東西,還把“整理”從興趣變成了事業。她的一對一指導課程一課難求,“掃一屋”掃成了人生贏家。以前,人們認為做家務是不需要學習的事情,而現在,整理的理念正在慢慢改變人們的看法。
如果你此時正在自己的房間里讀這本雜志,那么請暫時合上雜志,仔細地看一看你的房間;如果你正在書店或者咖啡廳看這本雜志,請你回想一下,你離開家時你的房間是怎樣的呢?
1.地板上是不是布滿灰塵呢?
2.購買的東西是不是擠滿了整個房間呢?
3.廚房的灶臺周圍是不是泛著油漬呢?
4.廁所是不是又臭又臟呢?
5.浴室里是不是已經有霉菌了呢?
6.衣服是不是堆滿了衣柜和床呢?
服務于家庭和企業的舛田光洋在其研究成果中寫道:“從你的房間可以了解到你現在是否幸福,你居住的空間正是你自身的折射,或者說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住在干凈整潔的房間里的人會有很強的幸福感,他們會為了保持房間的整潔而盡心打掃。反之,即使雇用專業的清掃人員來打掃,那些臟亂的家庭還是不能把家經營得很好。所以,不管你的外表多么光鮮靚麗、化妝技巧多么高超,如果你的房間過于臟亂,幸福的人生一樣會溜走。

在日本、韓國以及一些歐美國家,整理師、收納師已經發展成為職業。入選美國《時代》雜志“2015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的近藤麻理惠便是其中的代表。
那么整理師是如何工作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會做家務事能為人們帶來怎樣怦然心動的感覺?
2013年,近藤麻理惠受邀參加日本的一檔綜藝節目,幫助一位有嚴重囤物癖的拳擊手整理房子。這位拳擊手與妻子有兩個孩子,房子內裝修豪華,但凌亂不堪。在近藤麻理惠的指導下,夫妻二人在工作之余將堆積如山的雜物分類,一件件篩選并決定去留。東西太多導致情緒急躁,兩人產生了小矛盾,但在翻出塵封多年的信物后又相視而笑……七天后,站在煥然一新的房子里,丈夫深有感觸地說:“整理的過程像是將沉睡很久的情感喚醒的過程,也是對過去的每個日子感恩的過程。家里的物品堆積如山,老婆卻能第一時間告訴我某個東西在哪里,我一下子體會到這些年她默默地為我守著家有多不容易……”
近藤麻理惠正是這樣掀起了一場家務革命,她教人們整理,教人們用一種嶄新的方式處理與房間的關系、與自身的關系、與家人的關系。
玄關變成了幸運入口站
玄關是從外面進來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同時也是潛意識中想“我家確實干凈啊”從而感受到正能量的地方。
克希亞是職業女性,下班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七點,一天的勞累與路途的消磨讓她覺得“人生都灰暗了”。
她想:為什么不把玄關打造成一個幸運入口站呢?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克希亞不光清掃了玄關,還把玄關上方的電燈泡從40瓦換成了80瓦。這樣,她工作完一回家,開門一亮燈,疲勞一下子全不見了。
整理一番后,克希亞還專門在玄關處設置了一面長長的鏡子。有了這面鏡子,克希亞總是根據衣服的顏色選一頂漂亮的帽子,拿出口紅仔細地描一下嘴唇。日子一長,衣著得體、妝容精致的克希亞變成了小區里的“奧黛麗·赫本”!
和諧的家庭關系從客廳開始
34歲的主婦亞女士的孩子厭學。她家的客廳雖然貌似被整理過,但還是比較亂?!罢煞蚩偸呛芡聿呕貋?,我想跟他說說孩子的事情,他根本沒有心思聽我說。老是這么晚回來,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她家的客廳里塞滿了東西。角落里有一個放置廢棄物的架子,她決定連東西帶架子一起丟掉,還把客廳的桌子上放置的小廣告也丟掉了,用抹布把桌子擦拭得干干凈凈。
她把客廳里的垃圾徹底清除,并用刷子刷掉污垢。這樣努力了幾天之后,以前不管說什么都不聽的丈夫開始早點兒回家了。而且她用心打造出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環境,家里人再次回歸客廳并開始交流,孩子厭學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廚房是愛的生產工廠
小葵以結婚為前提和男朋友同居,但她的男朋友經常在外面吃飯而很少在家里吃,小葵對此很不滿。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經常吵架,就這么結婚的話,小葵覺得很不安。
友人問她:“家里的廚房干凈嗎?”她說:“他回家什么都不做,可是我也有工作啊,當然也沒有工夫打掃?!?/p>
友人告訴她:“如果把廚房弄干凈的話,可以減少你因為忙碌而產生的不滿,你男朋友回家吃飯的次數也會增加。”
于是小葵開始了給廚房去除負能量的行動。當她把灶臺上焦黑的支架擦拭干凈的時候,那種煩躁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與此同時,她也有了特別的感受:“他是為了我在外面努力打拼啊!即使他回來晚了,我還是想做一些好吃的、暖和的東西讓他高興?!?/p>
在廚房變得亮堂的同時,她的心情也變得開朗起來。在這之后,男朋友即使工作到很晚才回來,也會在家吃晚飯,也開始幫忙做家務了,兩個人正朝著結婚的目標一步步地努力著。
“我變溫柔了?!边@是小葵的新發現。

整理的理念正在迅速傳播,看看大家在網上爭先恐后地曬自己整理房間的前后對比圖就知道了,其中“麻理惠”也奇跡般地成了通用詞——指代整理。
“我今天‘麻理惠’了我的臥室,然后在等水開的間隙又‘麻理惠’了我的碗柜。這種感覺實在太好了,于是我又在睡覺前‘麻理惠’了我的iPhone音樂播放列表?!痹谕铺厣希晃幻绹骷視癯鲎约旱某晒麍D并配以這樣的解說。大家普遍認為,這樣的整理方法不僅讓房間煥然一新,也讓整個人充滿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美國《財富》雜志記者對這一現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當下的人們正削尖腦袋往自己的社會角色里鉆,對內心真實聲音的傾聽越來越少,近藤麻理惠的整理理念正是讓人靜下來審視自己、慰藉自己的過程。”
整理的意義在于通過自己的雙手讓生活變得美好。把自己身邊的環境稍微整理得舒適一些,讓自己身邊的人舒心一些,這樣一來,日常生活也能令人怦然心動。我們所處的空間牽引著我們的心情和行動,微妙地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系,整理讓我們溫婉而又理性地回頭清理自己的家,并發現如何讓家人回家時能有幸福感是多么微小卻又多么意義深遠的事!
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在的人說:“我們以會整理為榮?!?/p>

你的房間時刻保持整潔干凈嗎?你平時是怎么整理房間的?掃描二維碼,馬上表達你的心聲!你的精彩評論將出現在官方微信號“因為愛你”上,與《愛你》的朋友們一起分享。我很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