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娜 湯涌
◎ [美]拉塞爾· ·阿考夫
英國沒有剩女
◎ 羅娜 湯涌

生于1984年1月份的唐娜按照中國傳統算法33歲了。這個英國姑娘扎著馬尾,小圓臉,眼睛不大,說話時總帶著快活的表情。
唐娜在一個名為諾里奇的小城市工作。每個工作日早晨,她在辦公室從9點待到下午5點。之后,唐娜準時回家,在家里逗逗她的3只寵物小雞,看看電視臺的烹飪節目。她的房子是兩年前剛買的,售價10萬英鎊左右,兩層樓,有3間臥室。
這個“英國城鎮女性”已經單身3年了。如果在中國,可能會迎來一大波“幫忙介紹”的聲音,但在諾里奇,像唐娜這樣的單身女性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在倫敦,有將近200萬的唐娜,占倫敦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當唐娜聽說如果在中國她會被稱為“剩女”,逢年過節可能遭遇親屬逼婚時,她挑起了左眉:“真的嗎?那也太荒謬了吧!”
唐娜的父母住在另一個鎮里。唐娜周末常回父母家看看電視,遛遛狗。圣誕節假期時,她回父母家住了半個月,還走訪了幾個姑媽家。親戚們聚在一起,談的是各自的工作、旅行、寵物,沒有人問她何時結婚。
“爸爸為我的生活感到驕傲,他看到我工作又好,有車又有房,特別開心。中國父母為什么會擔心?”
傳統的英國人對婚姻非常慎重。在他們眼中,婚姻是一個重大任務,在接受這個任務之前,要多談幾次戀愛,積累更多的處理親密關系的經驗,絕不該因為年齡的原因急著結婚。30歲后結婚意味著伴侶雙方的經濟狀況穩定,兩個相對成熟的人締結的婚姻也更持久。
唐娜說,她的家人都覺得單身遠遠好于一段不幸的婚姻。像中國父母擔心的獨身女兒老無所依的困擾唐娜不會有,英國的每位公民都享受國家的養老福利,福利由年輕時候對社會的貢獻而決定。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那她年老時獲得的福利會遠遠低于職業女性。除了國家福利,英國慈善組織和社區服務也相對完善,地方的種種社區機構會自覺承擔起關懷老人的義務。
唐娜近期的興趣在打理房子上。她還報了縫紉課程,參加了烹飪和讀書等興趣小組,但并沒有從中找男朋友的意圖,她想充分享受自我的生活。
(摘自《博客天下》2016年第3期 圖/插畫集)
◎ [美]拉塞爾· ·阿考夫
在美國大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與一群學者參與的會議上,有位CEO問一位法學教授:“為什么每次我問我們公司的律師我能不能做某件事的時候,他們總說不行?”那位教授說他活該得到這樣的回答。
CEO很震驚地問:“為什么?”
“你不應該問問題,”那位教授說,“律師的職責是讓你不用坐牢,所以他們總是說不行,因為你所做的事若產生任何改變,這都有可能讓你坐牢。他們只是在盡自己的本分。”
CEO接著問:“那我應該問我的律師什么呢?”
那位教授回答:“什么都不要問,只要告訴他們你想做什么,叫他們讓你不用坐牢就好。”
CEO接受了這個建議,結果發現它讓自己獲得了“解放”,從此再也不是律師駕馭他,而是他駕馭律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