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同
回答尷尬問題
◎ 劉 同
這幾年,我基本都在各個大學和同學們面對面聊天。因為見面的時間不算長,在短短的兩個小時里,我要準確地回答大家的提問,要盡可能地從各個角度說清楚,讓提問的同學了然于心,讓聽的同學也有所收獲。
回答好問題不難做到,令人抓狂的是如何回答那些尷尬的問題。
有一次在中國傳媒大學,有個同學站起來直截了當地問:“同哥,你還是單身嗎?”我突然僵住了。僵住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沒想到有人居然對我的感情生活感興趣;另一方面是這個問題無論回答“是”或者“不是”都要進行更詳細的解釋;再則,如果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很詳細,對現場的其他同學來說是浪費時間,因為大多數同學來到現場,想聽的絕對不是我的感情生活。
那天我很尷尬,語無倫次,面紅耳赤。回來后,我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以免再陷入這種窘境。后來果然又有其他大學的同學問:“你現在三十多歲了,有喜歡的人嗎?”我回答說:“你說我都三十多歲了,如果還沒有喜歡的人,應該超級不正常吧。”
我有個朋友叫狐貍,以前做過上門推銷員。他說同事的離職率特別高,因為這份工作太傷自尊。每次去一個公司,敲開一個主管辦公室的門,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對方趕出來,就像街邊的老鼠一樣,而最常聽到的話是:“我要叫保安了,你給我滾出去。”
他的同事被人這樣罵過之后會默默反省,想是自己的錯,還是對方的錯;是工作性質出了錯,還是理想出了錯。最后的結果是——幾個小時之后,他辭職不干了。
狐貍卻堅持了下來,連續兩年成為業績最好的銷售員。我說:“別人讓你滾,多傷自尊啊。”他說:“是啊!正因為每一次都被這句話傷害,我就想怎樣才能無視這句話。后來別人說‘你給我滾出去’時,我就特別認真地對對方說:‘啊,我剛剛從別的老板的辦公室滾過來。’說完之后,對方也笑了,我趁機讓對方看看我們最新的產品。”
我問狐貍:“你怎么做到的?是天生的嗎?”
狐貍哭笑不得,告訴我真相:“其實我從小就被各種人找茬,我很痛苦。別人一說什么,我就緊張,生怕話題落到我身上,可越是這樣,別人越會針對我。后來我想明白了,我把大家總是針對我的點、嘲諷我的話都拿出來研究,這就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每天做公式求解,找到每個點、每句話的最佳答案。久而久之,我不會再被傷害,同時大家還覺得我挺幽默的。”(摘自《向著光亮那方》中信出版社 圖/弋平)式會議,就花山的設計方案征求意見。員工各抒己見,參與熱情很高。公司管理者把大家的意見歸納為兩套方案,下午下班后將員工分成兩組,使其按照中午制訂的計劃搭建各自心目中的花山。
對于能將自己參與設計的花山變為現實這件事,員工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熱情。同時,兩組員工形成了對比,內心的競爭力由此而生。完工后,兩組成員紛紛在自己的作品前拍照留念,此后也倍加珍惜花山,工作之余還經常主動去保養。
管理者改變了思路,讓一項“苦差”在合理的激勵下變成了“美差”。
(摘自《大道至簡:有效工作筆譚》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