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慕容
羊齒植物
◎ 席慕容
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以后要帶飯盒上學,我晚上給她準備好,她早上自己打開冰箱拿出來帶走。有時候,我白天沒課,會在中午特意為她送飯。
前幾天天氣特別好,芒草開得白花花的。我中午騎著車走田間的小路去她的學校。稻子快熟了,味道很香,風吹過來,一片金黃起伏著。住在鄉下真好!孩子上學和放學的時候,四季就在他們的身邊與眼前。在學校里有可親的老師,在學校外有可親的大自然,難怪每個孩子對自然課都特別感興趣。
在路上碰到兒子上幼稚園時的老師,她笑著和我打招呼。擦肩而過之際,她忽然停下來問我:“劉太太,你們家的孩子是不是特別偏愛羊齒植物?為什么他每次看到墻角有一小棵羊齒植物就會高興地大叫?”
要從哪里開始說呢?其實,孩子并不是偏愛羊齒植物,只是從他能夠跟在大人旁邊打轉開始,我們就常帶他到山上的林子里去。山離家很近,而到林子里的目的除了散步以外,我們還希望能夠找到美麗的羊齒植物。
石門是個潮濕的山區,在山林間常長著各式各樣的羊齒植物。我們試著移植一些植物到園里,有時候成功,有時候不成功,可是整個移植過程很讓人興奮,從尋找、發現、掘出到植入,一家人可謂是全力以赴。有時候孩子發現了一株新的植物,得到大人的認可以后,他們那種得意與欣喜的表情實在惹人憐愛。
要怎么解釋給老師聽呢?父母的重視與鼓勵對孩子有無限大的影響。我們不過是帶他上了幾次山而已,只是夸了他幾句而已,小小的心便對羊齒植物產生了一種狂熱。他哪里是偏愛這種植物,他偏愛的不過是跟隨這些植物而來的甜蜜記憶罷了。
我希望這些記憶能夠永遠留存在他的心中,使他對大自然懷有愛戀與感激之情。等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帶他們到山里走一走,辨認各種不同的花樹。那時,他的孩子會指著林中最幽深的地方驚喜地說:“看,好漂亮的羊齒植物?。 ?/p>
(摘自《成長的痕跡》云南人民出版社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