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子愷
為蜜蜂謀出路
◎ 豐子愷
正在寫稿的時候,耳朵旁有“嗡嗡”之聲,間以“得得”之聲。由于文思正暢快,我只管看著筆底下,無暇抬頭來探究這是什么聲音。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煙時,才抬頭看見這“嗡嗡”“得得”之聲的來源——原來有一只蜜蜂在我案旁的玻璃窗旁求出路,正在那里亂撞。
它先飛到離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沖過去,把小頭在玻璃上“得得”地撞兩下,接著沿玻璃“嗡嗡”地向四處飛鳴。也許它想在那里找一個可以出去的洞,也許又不是找洞,因為玻璃很光滑,它立不住腳,只得向四處亂舞。亂舞了幾回之后,它大概悟到此路不通,于是再飛開來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處撞過去。
看了它這模樣,我覺得非??蓱z,求生活真不容易!
我詛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見窗外花臺上含著許多蜜汁的花以及自由翱翔的同類,一面又費盡心機地阻攔它。
因為詛咒玻璃,我羨慕起物質文明未興時生活中的詩趣來。我家祖母年年養蠶,每當蠶寶寶上山的時候,人們會在堂前裝紙窗以防風。為了一雙常出入的燕子,家人特地在紙窗上開了一個碗來大的洞當作燕子的門。那雙燕子似乎通人意,來去時自會把翼稍稍斂住才穿過這洞。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換了從前的紙窗,這蜜蜂就能飛出去,即使撞兩下也是軟軟的,不怎么痛。
我之前只管自己的工作,并未起身為它謀出路,任它亂撞亂叫了許久,心中覺得有些抱歉。我點著了香煙之后開始為它謀出路,但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這里鉆,應該回頭來從門里出去,它聽不懂我的話。若我硬把它捉住后再拿到門外去放,它一定誤會我要害它,會用螯蜇我。除非給它開窗,但是這扇窗不容易開,窗外堆疊著許多笨重的東西,這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于是我起身請同室的人幫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東西,以便把窗打開,讓這蜜蜂找到出路。
(摘自《民風野趣悠然醉》廈門大學出版社 圖/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