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駿 賈慧劍
我在微軟做管理
◎ 唐駿 賈慧劍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始于把西方的制度化管理引入中國企業。可是,光有西方制度化的管理是不夠的,它只能占管理的70%,剩下的30%必須按照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人文關系來做,把人性化的管理體系進行“二次引入”。
我在微軟美國總部工作的時候,生活在西雅圖邊上一個叫雷特蒙的小鎮里,蓋茨也住在這附近,因此我經常會在電影院里遇見他。蓋茨在那兒看電影的時候,沒有人會跟他打招呼。如果在中國,大家都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去看電影,你會發現所有人都會向他打招呼,給他遞一杯茶或點一根煙表示一種關心,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他不僅是工作中的老板,也是生活中的老板,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很多中國企業在做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的時候完全照搬了外國的個性化管理。最典型的就是“老板文化”——中國企業的管理制度就是老板的想法。這種個性化的企業管理缺少可持續性、規范性和認同性,這是中國企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
當年,我被微軟從美國派遣回中國的時候,也希望開發出一個中國式的管理模式。在中秋節到來的時候,我提出要給員工發月餅,結果總部不同意,說微軟公司講究全球統一化,中國分公司發月餅意味著全球82家分公司都要發月餅。我堅持說:“我們必須遵照一個國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做好企業管理。100%的全球統一對于制度管理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地域、文化的差異會影響企業的管理。”微軟總部同意了我的提議,中國分公司可以給員工發月餅,結果這邊的員工說:“發什么月餅啊?我們家的月餅根本沒人吃!”
現在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餅也不再是稀奇的東西,可這是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員工福利,居然還不想要。我有點生氣:“那好,公司就不發月餅了。”沒想到這時候員工更加暴跳如雷:“公司怎么可以這樣,連月餅都不發了?”
其實,在企業做一個領導很難,你需要平衡每一名員工的利益。所以,當時我就想出了一種發月餅的方式:我給公司的每一名員工發兩張紙,上面蓋上公司的章。員工憑這兩張紙可以到前臺領取兩盒月餅,或者寫上兩個人的名字、電話號碼和地址,公司將會免費幫你把月餅快遞到你寫下的國內任何一個角落。盡管員工自己不喜歡吃月餅,但是送給別人月餅就變成了一份心意。員工有了這樣的選擇,一定會想起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如果你是接收到月餅的人,肯定會格外開心和欣喜。事實是,后來得到的反饋的確不錯。
(摘自《做最有價值的經理人》鷺江出版社 圖/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