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柳州柳新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116)
?
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流程管理研究與應用
趙紅梅
(柳州柳新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廣西柳州545116)
摘要:模具是一種需要運用先進的技術生產出來的技術密集型產品,并且是一種根據客戶與項目的特殊需求專門開發制作的產品。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其中汽車覆蓋件模具的應用、創新更是不斷向規模化、高水平發展。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開發周期、提高模具的設計生產水平,對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流程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并積極實施應用必不可少。
關鍵詞: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流程管理;技術管理
近年來由于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產品的更新換代、品類的推陳出新、需求的細分與多樣化使得汽車覆蓋件模具市場需求旺盛,因此許多企業加大了對此相關的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培養、設計生產流程管理的優化、設計手段與工藝裝備技改投入,使得汽車覆蓋件模具的設計水平、生產管理水平、生產能力大為提高。然而,雖然我國汽車模具近年來發展迅速,成果可觀,進步巨大,但是與國外具有先進技術的同行相比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整車生產廠家的資源,生產企業內部如何進行專業分工與經驗積累的充分運用,如何開發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如何將此納入生產管理流程并進行標準化、規范化以適應大規模生產,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為此,對于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流程的管理方式進行研究與應用就顯得很有必要。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必須不斷的根據市場環境與客戶需求調整企業的生產運作流程以進行適應,否則在新的市場環境與需求氛圍下,傳統的生產流程管理模式將漸漸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絆腳石”。汽車覆蓋件模具的技術含量非常高,而模具制造企業又是典型的單件小批生產制造企業,每套汽車覆蓋件模具都要進行一系列緊密的客戶對接、精細的規劃設計、精確的生產安排、精密的生產加工,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生產管理的復雜性與難度。傳統的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多采用串行的生產組織方式,且單純遵循模具的一般生產流程,雖然有些企業針對生產調度排產組織方面進行流程優化以期提高生產效率,但在涉及人員、設備、場地、客戶等多維度的層面上卻無法兼容并包,造成短板效應。其不可控因素導致異常失控,從而在項目整體上造成時間、經濟等各種成本的損失,進而有損企業的形象聲譽,降低市場競爭力。企業怎樣才能平衡分配相關的人員、設備、場地、工期等資源用于協調解決各個客戶的需求和項目主導者的要求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 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過程的交互方式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一種新興的產品開發過程管理的系統化方法,即集成化并行地設計和制造產品以及并行處理產品開發的輔助支持過程。并行工程技術需要在產品的開發初始階段就開始對產品整體的生命周期進行考慮,同時對各種在產品開發各個階段可能造成影響的潛在因素進行深入分析與有效控制。各個環節與流程的協同工作是并行工程技術的一大特點,作業流程的一體化,使得設計、制造、采購、檢驗等各個環節不再是孤立的、閉門造車的開展工作,通過各個部門決策者和執行者之間的相關信息的交流溝通的協同工作,從而控制相應的影響因素,使得在開發的各個階段有可能對產品生命周期造成影響的問題能盡早暴露并得以解決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產品的設計可行性、制造工藝性、裝配簡易性、維護維修便利性,甚至于報廢回收再生制造的可實現性。以期減少產品設計過程中的變更次數,從而縮短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的周期,以滿足客戶對于產品交付時間的要求。并行工程具有流程交互穿插的特征,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的過程、生產工藝與裝備的組織籌備過程、相關物料采購過程、質量控制過程等開發各個環節的相關活動都交叉進行;另外并行工程還具有從一開始就介入工作的特點,既在某一流程相關信息還不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就開始工作并在工作持續進行的過程中不斷地取得相關更新的反饋信息,從而起到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的作用。為了有效的縮短模具開發生產的周期,且保證開發生產的連貫性,減少其過程中的意外因素,汽車覆蓋件開發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與流程最好能進行同步的、并行的、交叉的運作,盡量避免必須只有進行了上一個流程才能進行下一流程的串行方式。而在這個并行運作的流程中,形成一種涉及設計、加工、客戶配合、物料供應、質量檢驗等各子系統相互關聯交流反饋的多維交互狀態,使項目得以以一種整體同步的狀態向前推進。汽車覆蓋件生產過程子系統的多維交互關鍵在于依托數字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CAD、CAM、ERP、PDM等技術在當今大數據與物聯網的背景下得以深化融合,避免了傳統企業對于流程管理的分散、不同步、孤立、各自封閉等缺點對生產流程的不利影響。建立多維交互的管理流程使得企業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協調的系統,更是得以使生產流程觸及每一個關鍵節點不留盲區。
2 汽車覆蓋件模具的技術管理
在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中,如果其管理流程是道路網絡一般的框架,那么各種技術文件資料就相當于運載工具,有了運輸網絡與運載工具,才能將產品最終高效高速的運送到客戶手上以交付使用。相關的資料文件主要包括模具的對接技術方案、模具的設計圖紙、模具的加工工藝文件、設計BOM、生產BOM、質量檢驗標準、加工工時定額、模具標準件明細等。相關的各類技術文件資料的編制所圍繞的重點在于:
(1)所有的技術文件資料在并行交互的流程網絡下形成了一個關于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作業的系統平臺,并且有這個平臺代替傳統的人力手工作業,由“依靠人工主觀能動性的作業轉向系統的規范性、有序性、可溯源性、可控制性的作業;
(2)各類技術文件的編制運行建立起了汽車覆蓋件模具開發生產過程中各類基礎數據庫,這些包括、人力資源、生產設備、生產原料、工裝夾具等的基礎數據庫的不斷充實將為后續的新項目開發打下堅實的技術;
(3)相關流程資料的規范建立明確了所涉及的校對、審核、批準,任務的分工合作,任務處理的流程模式,并相應產生各種作業的跟單憑據,對相關流程的參與人員、作業時間、作業地點、作業內容、作業成效等進行記錄統籌,為相關并行部門的作業提供反饋與記錄;
(4)相關文件技術資料、作業流程管理文件的完善,可以進行查詢、篩選、檢索,形成對工作的總體進展、生產加工階段、物料采購入庫狀態等各個關節的實時掌握,以提早對可能出現的潛在影響進度的因素進行甄別與防控。
(5)文件資料的有序發放管理形成了對相關人員工作權限的區別,對作業范圍權限的控制,有助于相關資料數據的安全控制,防止相關保密級資料的泄露對企業以及客戶造成損失。
各類技術文件必須按其用途與重要度等級進行有序控制,明確各類技術文件的使用場合與傳遞路徑,每類技術文件的編制要求必須有明確統一的規定。在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過程中,各類技術文件必須加強管理、妥善保管、有序發放與接收。必須防止污染損毀、遺失丟棄、隨意涂改,以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生產麻煩與經濟損失。

圖1 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過程的子系統并行交互狀態圖

圖2 技術文件管理循環體系
通過對汽車覆蓋件模具生產管理流程的優化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操作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其與相關配套技術資料、流程管理文件的建立與優化,旨在提高模具產品的生產管理水平、模具產品生產質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減少項目運行成本,同時整合所有的開發資源,降低開發的風險。這些相關的生產流程管理方法必須持續的進行優化,與各類新興管理技術、生產技術、乃至新材料應用等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結合,才能形成不斷提高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
參考文獻
[1]劉紅軍,莫蓉,范慶明,萬能.并行工程下基于特征的零件可制造性及其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應用,2009:1-5.
[2] W. I. Winner etal. The Role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Weapons System Acquistion,IDA Report R-338,AD-A203/615,Dec,1988: 33-37.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