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遠妮
517000 河源市 廣東省河源市婦幼保健院
?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的目標性監測
藍遠妮
517000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婦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 :探討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的目標性監測。方法:對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NICU VAP感染情況進行目標性監測,分析其VAP感染的危險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結果: 目標性監測期間,NICU新生兒VAP感染43例(感染率18.22%),呼吸機使用天數406 d(日感染率10.59%);并且胎齡小、出生體重輕、插管次數多、機械通氣時間長其VAP發生率較高,(P<0.05)。結論:針對NICU VAP發生的危險因素,結合目標監測性結果,合理制定有效措施,預防新生兒VAP的發生。
關鍵詞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目標性監測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2.048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最常見的醫院獲得性肺炎之一[1]。由于重癥監護病房的新生兒往往先天不足、發育缺陷,加之侵入性操作(呼吸機)與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醫院感染的概率。鑒于此,本研究采用目標性監測方法,對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NICU VAP感染情況進行監測,探討分析新生兒VAP感染的危險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并應用于臨床,獲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兒236例,其中男112例,女124例。出生胎齡32~41周,平均(35.63±1.27)周。出生日齡1~28 d,平均(2.63±0.50)d。基礎疾病:新生兒窒息58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112例,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28例,新生兒肺炎13例,其他25例。所有監測均經家長同意后,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所有新生兒均經口氣管插管,采用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控制通氣(CMV)、高頻振蕩通氣(HFOV)等模式進行機械通氣,適當根據患兒病情及血氣情況,合理調節呼吸機參數。均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操作治療。
1.3監測方法新生兒專科醫務人員每天進行前瞻性監測,主要包括新生兒病歷查閱、相關檢驗報告觀看、病房按時巡視等,重點注意查看有潛在感染危險因素的新生兒。責任護士每天8∶00定時登記“NICU患兒日志”,包括每天新進患兒數、在住患兒數、呼吸機使用患兒數等。主治醫師及時填寫“N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記錄表”,包括呼吸機使用時間、病原學檢測及抗生素使用等。一旦發現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第一時間填寫病情資料,并上報醫院相關部門。再由專人負責進行數據資料的整理、匯總及分析,每天認真核實資料,如發現數據缺失,及時查找,并采取措施,逐漸完善目標監測方法。每3個月進行1次監測指標的匯總小結,及時查找問題,糾正錯誤。
1.4診斷標準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診斷標準,參照我國衛生部2001年頒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
1.5判定標準機械通氣超過48 h,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新生兒下呼吸道分泌物,每48 h采集1次,撤機時剪取導管末端,留取標本后,30 min內送培養。感染率=(感染患兒總數/機械通氣患兒總數)×100%。日感染率=(感染患兒總數/使用呼吸機患兒天數)×100%。
1.6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監測結果目標性監測期間,NICU發生VAP 43例,感染率18.22%,呼吸機使用天數406 d(日感染率10.59%)。43例VAP感染患兒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培養出30株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而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及大腸埃希菌位居前三。
2.2NICU VAP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表1)

表1 NICU VAP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例(%)
3討論
NICU新生兒高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主要來源于兩點:一點在于患者自身,包括新生兒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基礎疾病、并發癥等;另一點為醫源性原因,也就是插管次數、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使用等。康文清等[3]報道顯示,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為新生兒出生體重、插管次數與機械通氣時間。與本研究表1結果一致: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發生率,新生兒胎齡≤37周為13.64%,新生兒出生體重<1.5 kg為28.57%,插管次數≥2次為20.42%,機械通氣時間>5 d為44.93%。
由此可見,新生兒胎齡越小(先天不足)、出生體重越輕(組織器官不完善)、插管次數越多(增加胃腸內容物吸入的機會)、機械通氣時間越長(提高機體免疫屏障受損幾率),其NICU VAP感染發生率就越高。同時,對NICU新生兒而言,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可致使新生兒耐藥菌增加,尤其是NICU早產兒的抗生素用藥級別無限上升,從而導致菌群不斷滋生,最終引發感染。經目標性監測,本組236例NICU新生兒VAP發生率明顯降低,18.22%。這與相關文獻結論一致[4-6]。
為進一步有效防控NICU新生兒并發VAP,本研究結合VAP目標性監測結果,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1)孕期保健。加強懷孕期間的保健鍛煉,按時進行孕期產檢,減少早產及胎兒低體重出生的機會。(2)病房管理。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必須加強管理,做好消毒隔離的工作。(3)科學插管。盡量一次性插管成功,避免重復插管。(4)機械通氣。掌握好呼吸機上機與撤機的時間,盡可能縮短機械通氣的時間。(5)用藥指導。抗生素的使用需合理科學,切忌盲目使用,盡量減少抗生素的聯用。(6)無菌操作。醫務人員要特別注重自身衛生,如手、衣服、頭發等,操作治療時要事先洗手、消毒、滅菌,減少侵入性感染。
綜上所述,胎齡小,出生體重輕、插管次數多,機械通氣時間長是NICU VAP發生的危險因素,應結合目標性監測結果,合理選用抗生素,并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VAP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壽文祥.32例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4):731-73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S].北京,2001.
[3]康文清,熊虹,時富枝,等.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前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病情況調查[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25(5):302-303.
[4]王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目標性監測[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721-722.
[5]英若蘭.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的目標性監測與控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7):3154-3155.
[6]潘健兒,郝妮娜,陸少顏,等.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3774-3776.
(本文編輯陳景景)
(收稿日期:2015-08-20)
藍遠妮: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