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媚
518000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馬家龍社康中心
?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Barthel指數和肌力的影響
謝偉媚
518000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馬家龍社康中心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Barthel指數和肌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患者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肌力及生存質量情況。結果:干預6周后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6周后患者上、下肌力恢復效果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6周后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干預前(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Barthel指數、肌力,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腦卒中偏癱患者;Barthel指數;肌力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2.074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arthel index and muscle strength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XIE Wei-mei(Majialo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51805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arthel index and muscle strength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Methods:Selected 136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March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o observe the Barthel index, muscle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life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6 weeks of intervention,Barthel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nd the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0.05);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arthel index and muscle strength,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Barthel Index;Muscle strength
腦卒中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的特點,有著較高的死亡率。存活患者大多數伴有嚴重的后遺癥,偏癱即是其中之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較差,生存質量較低,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且近年來臨床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數量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應引起臨床的重視。有臨床研究表明[1-3],給予腦卒中偏癱患者適宜的護理干預,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和結構的重塑及部分神經元再生,對患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來我院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136例為研究對象,男89例,女47例。年齡43~78歲,平均(67.47±6.84)歲。納入標準:經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偏癱者[4],生命體征平穩者,首次發病者;患者及家屬同意進行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偏癱由其他原因引起者,其他嚴重疾病患者,意識不清楚者,患者或家屬不同意進行本次研究。
1.2護理方法(1)心理干預。醫護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真實的心理狀態,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多關心患者,力所能及地解決患者所遇到的困難,獲得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將成功康復的病例介紹給患者,增強其治療的信心和決心,使其更加配合護理工作的進行。(2)飲食干預。醫護人員應提醒患者進食易消化、清淡、低鹽、低脂肪、低糖、高蛋白質的食物。如患者吞咽較大困難,為防止嗆咳,可遵醫囑給予半流質飲食。進食后,需給予患者少量溫開水,可使殘留在患者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有效減少,避免發生口腔感染。若患者幾乎不能完成吞咽動作,遵醫囑留置胃管,進流食并定期更換。(3)康復訓練宣教。醫護人員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腦卒中偏癱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講解,告知康復鍛煉進行的越早效果越好,并督促患者堅持鍛煉,促進患者早日康復。(4)早期功能鍛煉。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進行康復護理的重點是進行被動和主動的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關節畸形、肌肉萎縮的發生。患者未恢復肌力前,主要對其進行被動活動,如大小關節的外展、內收、旋轉、屈伸以及肢體按摩等活動。給予患者各關節熱毛巾外敷,每天2次,每次30 min,并在患者睡前使用溫水浸泡手足30 min,可緩解關節疼痛、增加肌力、調整氣血運行。隨著患者肌力逐漸恢復,癥狀逐漸緩解,多鼓勵其主動活動,活動原則為循序漸進、動靜結合,鍛煉坐臥、站立和步行。鼓勵患者自行完成基本的日常動作,如穿衣、刷牙、洗臉等,以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漸加強。同時給予患者常規高壓氧治療。(5)出院指導。出院前,醫護人員應將各項康復訓練的要點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同時提醒患者按時訓練、復查,鼓勵家屬多關心、照顧患者,并與之多交流溝通,配合其康復訓練。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應做好電話或上門隨訪工作。
1.3觀察指標對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6周Barthel指數、肌力及生存質量進行觀察。(1)Barthel指數評定主要考察患者上下樓梯、平地步行、大小便控制、穿衣、個人衛生以及進食等活動的完成情況,總分100分,Barthel指數越高,表明患者日常能力越強。(2)依據WHO中肌力的分級標準對預后患者肌力等級進行評判,共6級:0~Ⅴ級。0級:肌肉完全麻痹,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Ⅰ級: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Ⅱ級: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Ⅲ級: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離床面;Ⅳ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Ⅴ級:正常肌力。以Ⅲ級~Ⅴ級為有效。(3)生存質量主要評價患者的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軀體功能,每個項目總分100分,4個項目的平均得分作為患者生存質量的最終得分,得分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2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或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患者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比較(表1)

表1 患者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比較(分,
2.2干預前后患者肌力恢復效果比較(表2)

表2 干預前后患者肌力恢復效果比較(例)
2.3干預前后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表3)

表3 干預前后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s)
3討論
臨床中腦卒中患者幸存后,易出現嚴重后遺癥,如失語、偏癱等,生存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加重,但是患者單純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并不能有效控制并發癥的進展,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腦卒中偏癱患者發病初期即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肢的運動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質量[5-6]。
腦卒中偏癱患者極易出現不良負性情緒,如自暴自棄、恐懼、抑郁、煩躁等,這些負性情緒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和康復,也影響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因此,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做出適宜的心理疏導,可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積極面對生活。同時,醫護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多關心患者,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患者滿意度更高,治療積極性越強[7-8]。正確的疾病及治療康復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對疾病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患者依從性更高。本結果顯示,干預6周后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6周后患者生存質量明顯高干預前(P<0.05),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Barthel指數和生存質量。
多數腦卒中偏癱患者有較為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能力較差,醫護人員針對不同的生活習慣及疾病的特點,制定適合患者康復的護理方案和訓練方法,使主動康復訓練與被動治療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本結果顯示,干預6周后上、下肌力有效果者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此外,在患者出院前,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后,做好隨訪工作,一系列的措施均較傳統的護理有更佳的效果。總之,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Barthel指數、生存質量及肌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小萍.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7):795-797.
[2]程蕊瓊,梁喜芳,顏玉賢.康復護理早期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4):381-383.
[3]蒲國會,羅媛玲,于大林,等.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1):3378-3780.
[4]蔣文春,趙素華,羅紹鳳.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5):3022-3024.
[5]覃佩紅.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進展[J].中國臨床護理,2013,5(2):176-179.
[6]徐鑫,徐格林.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983-1985.
[7]高燕,沈月鳳,潘雅明,等.強化康復指導和功能鍛煉操對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4,14(2):174-176.
[8]張秀梅,曹詩紅,戎燕,等.老年腦卒中偏癱女性患者早期行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1):97-99.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5-06-08)
謝偉媚: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