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彰
我在哪兒寫詩
林煥彰
我周游各地,我在哪兒寫詩?
今年元月,我去了北京。二十多年沒去了!太久了!這一趟,我得了兩首詩,不是我刻意要寫的,而是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些感覺,新鮮的,就會有一些新想法。新想法很重要,從事創作的人需要它。我喜愛寫詩畫畫,我會習慣性地利用我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隨時隨地展開聯想,那是我創作的泉源。也正因為如此,我會隨時隨地展開寫作。所以,我走路寫詩,我在公交車上寫詩,我在飛機上寫詩,在家里寫詩,在二手書書店寫詩,在地鐵上寫詩,也偶爾發呆或畫幾根線條。我愛安靜,我容易滿足,有詩有畫,我就覺得自己很富有,什么都有。
今年,我出去的機會很頻繁。一月去北京,四月我又到了廈門、福州、南京、青島……一直到了四月的最后一天,30日下午,才由青島飛回臺灣。
這一趟,我的講學之旅,總計到了超過10所小學,還有福州“世界閱讀日”書展開幕式和青島文學館師生文學雅集晚會,約15場演講;其中一次,參加在南京大學國際廳舉辦的“第十二屆親近母語閱讀學術論壇”,我有半小時演講,一千四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推動閱讀的精英教師在場,給了我極大的振奮:閱讀是多么的重要呀!有錢沒錢都得閱讀,沒錢的人更需要閱讀,使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的習慣。
我很欣慰,我能一直保有一份好奇的心、敏銳的新鮮感,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寫詩。有時為自己寫,有時為小朋友寫,尤其為小朋友寫,更覺得自己還有用,有一顆赤子之心,能發現一些不美好中的美好、不善良中的善良。我們不美好的現實中,實在非常需要這些美好,給予彌補和慰藉。
我樂于為兒童寫詩,讓他們有機會分享我所能發現的一些美好的想象。這趟愉快的講學之旅,我在廈門的第一個晚上就寫了一首詩,第二天清晨又得了一首,我認為它們是廈門給我的珍貴禮物。之后,我一路北上,直到回了臺灣。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長長短短,我寫了大約15首詩。這是我額外的收獲。
【小語錄】
閱讀是終身的希望。
——林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