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九(下)第四單元知識梳理
王玉華
《曹劌論戰》:師伐間鄙安敗績犧牲加孚福獄可以一鼓作氣再盈
《鄒忌諷齊王納諫》:諷修服窺旦日明日急面刺謗美私蔽門庭若市時時
《〈孟子〉二章》:得兼舍生取義甚于是故惡豆蹴羹何加窮乏本心畎畝舉苦勞餓體膚空乏所以動心忍性法家拂士
《愚公移山》:仞且懲迂室畢力雜然曾諸尾毛徹窮匱亡
《出師表》:疲弊蓋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是以簡拔裨補闕漏性行淑均曉暢卑鄙猥自枉屈感激驅馳夙夜察納雅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頃漠漠喪亂廣廈寒士突兀
1.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2)孰視之("孰”同“熟”,仔細)
(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激)(5)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6)必能裨補闕漏“(闕”同“缺”,缺點)(7)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同“現”,出現)
2.一詞多義
(1)(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任務)不效
則治臣之罪(功效)(2)(安得廣廈千萬間(哪里,怎么)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3.詞類活用
(1)神弗福
也(福:名詞用作動詞,賜福,保佑)(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詞用作動詞,偏愛)(3)客之美
我者(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4)必先苦
其心志(苦: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痛苦)(5)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詞用作狀語,用箕畚)
4.古今異義
(1)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淺陋;今義: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
5.重要句式
《曹劌論戰》:(1)“所”字結構(衣食所安);(2)賓語前置句(何以戰);(3)省略句(可以一戰);(4)“……也”式判斷句(夫戰,勇氣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1)“……也”式判斷句(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2)“……者……也”式判斷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狀語后置句(皆以美于徐公)
《〈孟子〉二章》:(1)“所”字結構(所欲);(2)“……也”式判斷句(魚,我所欲也);(3)狀語后置句(舜發于畎畝之中)
《愚公移山》:(1)倒裝句(甚矣,汝之不惠);(2)固定結構句(如太行、王屋何)
《出師表》:(1)狀語后置句(試用于昔日);(2)賓語前置(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三、掌握下列文學常識
1.《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此書是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根據魯史寫的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2.《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齊策》?!稇饑摺肥菓饑鴷r期的一部國別史、歷史散文集,西漢劉向編訂。
3.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4.《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是一篇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5.《出師表》選自《三國志》,作者諸葛亮,字孔明,政治家、軍事家,時人稱“臥龍”。表是臣子寫給君主的奏章,《出師表》是諸葛亮準備出師伐魏,奪取中原,出發前給后主劉禪寫的奏章。
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課堂延伸
★《曹劌論戰》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