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旸(浙江小記者)學校:杭州市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六(5)班
思想決定成敗
作者:汪旸(浙江小記者)學校:杭州市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六(5)班

看完了《水滸傳》的最后一頁,我輕輕合上書本,內心仿佛被人灌滿了鉛似的,無比沉重。“宋江也真是的,這么不了解朝廷,還整天招安招安的。這么一個奸臣當道的朝廷,為什么還要去忠誠于它呢?”我有些憤憤不平。
在整個梁山泊中,最傻最不可理喻的人可能就是宋江了吧。他被朝廷陷害過多少次?每次都為梁山泊的一眾好漢所救,可他有沒有覺悟,有沒有要去反對這個朝廷,去造反呢?沒有!在這一點上,他不如林沖和燕青。也許有人說林沖是個固執的人,可他經過火燒草料場一事后便覺悟了,一直堅持反對朝廷,也是堅持反對招安的人。燕青在攻打完方臘時便有“太平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的覺悟,知道當時的朝廷是留不得有大功勞的人的,便逍遙于自然、浪跡天涯。而宋江呢?他始終對朝廷抱著幻想。為了招安,他不惜帶著梁山泊的英雄好漢去打王慶、打方臘,結果死了那么多兄弟。他呢?每死一個兄弟就哭一次,昏倒一次,最后還弄個什么用敵人的血祭拜那些死去的弟兄們了事。這又有什么用呢?要我說,宋江如果真的感激那些死去了的兄弟們,那他就應該聯合王慶和方臘,一齊進攻皇城,推翻這個昏庸無能的皇帝,推翻這個奸臣當道的朝廷!但他沒有這么做,最終如愿招安了,大部分的梁山好漢也不復存在了,而他自己也被朝廷用毒酒賜死了。
說到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思想決定成敗。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身為首領的宋江思想上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認不清造成“奸臣當道”事實的真正原因,把一眾兄弟的未來寄托在昏庸的皇帝身上,可以說,是宋江的愚忠害了梁山,害了梁山兄弟。
想到此,我不由得想起愛迪生,他堅信他的實驗能成功,于是,歷經一百次失敗也沒有放棄,最終發明了電燈;我想起了牛頓,他堅信小蘋果落地中一定蘊含著大道理,最后發現了萬有引力;我想起了達爾文堅持認為小蝌蚪變成大青蛙中一定有原因,于是他創造了進化論……我還想起生活中的自己。記得前幾天去登玉龍雪山,爸爸一直鼓勵我們堅持登山,我聽他的話一點點攀登,結果我真的征服了雪山,登上了雪山的最高點——海拔4680米。而媽媽在半山腰就停下了,沒能登頂。
不論是偉人故事,還是我自己登雪山的事,都再次證明,思想往往能夠決定成敗。假如宋江能明白這一點,在做他的梁山泊長遠打算時不自以為是,能看清歷史潮流,看清朝廷的真面目,也許小說的結局就不會那么沉重。
(指導老師:葉夢瑤)
老師點評:小作者批判了宋江的一意孤行、自以為是、愚忠,更一針見血地指出:思想決定成敗!他從宋江聯想到了愛迪生、牛頓、達爾文,還聯想到了自己,這一切無不詮釋了“思想決定成敗”這一道理。我想,這就是閱讀帶給人的思考與收獲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相信本文的小作者一定是一個熱愛閱讀、喜歡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