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實現山西振興崛起
前不久,我省社科理論界專題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聯、山西日報報業集團、省委前進期刊總社負責同志,以及部分市、縣委宣傳部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十大基地負責同志及文章執筆人作了專題發言。大家緊緊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從理論指導實踐的高度,暢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

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社科聯主席 李高山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站在歷史演進、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顧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光輝歷程,系統總結了我們黨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歷史貢獻,深刻闡明了我們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的歷史經驗,進一步闡述了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堅持的八個基本要求,科學展望了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是指導全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們黨奮力推進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的綱領性文獻。
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要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基本要求。總書記就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全黨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這是對全黨全國的動員和承諾,是面向世界的宣言,鄭重地表明,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各條戰線各項工作,對每一個人,都是適用的。對黨員個人來說,“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永遠牢記入黨宣誓時對黨的莊嚴承諾,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始終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動搖,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動搖,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不動搖,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定力,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懈努力中。
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要堅持問題導向,研究實際問題。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堅持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聯系黨的建設實際,聯系干部群眾思想實際,圍繞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重大思想觀點、戰略部署和工作舉措,深化對重大現實問題、重大理論問題、重大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研究。特別是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關注廣大人民群眾所關注的問題,把為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為我省塑造美好形象、實現振興崛起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還要注意學習總書記的文風話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文風質樸、語言平實,用最樸實的語言講明最深刻的道理。總書記“七一”講話從頭到尾,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將理論邏輯的嚴密性與語言表達的通俗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總書記的講話還有個特點,就是特別接地氣。比如,在這次講話中,講到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比如,在黨校工作會議講話中,講到了“挨打、挨餓、挨罵”等。這些說法,前些年在一些專家學者的文章或民間流傳的段子里就出現過。總書記對專家學者和民間流傳的語言,只要講得有道理,只要與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指導思想吻合,就會拿過來用。社科理論工作者都要向總書記學習,努力成為馬克思主義通俗化的積極實踐者和有力推動者。

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茂林
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精氣神,筑牢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高地和基礎。
“七一”講話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的偉大意義,全面回答了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怎樣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全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篇章。
講話站在歷史的、全局的高度,彰顯了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人民力量。講話回歸“馬克思主義本源”,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返本開新”的真理力量。講話始終貫穿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彰顯了幾代黨的領導集體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力量。講話通篇突出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發展大業,彰顯了當代共產黨人繼承與發展的理論力量。講話緊緊抓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改革創新的實踐力量。講話特別強調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領導集體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核心是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的思想,進一步增強廣大社科工作者在為黨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和水平。總書記“七一”講話提出一個重要論斷,即“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這個論斷鏗鏘有力,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史國史的政治總結,是對未來發展的政治宣示,因而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
堅守人民立場,就是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守人民立場,就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守人民立場,就是要把一切為了人民作為根本遵循,作為一切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堅信人民創造歷史,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聚焦人民的火熱實踐,為人民著書立說。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志做大學問、真學問。要堅守社會責任,嚴肅對待學術研究的社會效果。要以深厚學識修養贏得社會尊重,以高尚人格魅力引領社會風氣。堅守人民立場,就是要把問題意識作為研究的目標和導向,進一步聚焦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增強看家本領上下大功夫。要主動從改革發展中挖掘新材料,研究新課題,加強對經濟形勢、改革攻堅、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對策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要下大功夫總結和運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下大功夫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改革開放的客觀要求,下大功夫了解黨內外對改革開放的各種意見和建議,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層和群眾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要把重大理論問題和重大實踐問題結合起來研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王聯輝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善于向歷史學習。中國共產黨95年間積累的歷史經驗是一筆巨大財富,我們要常講常新、常新常講,使其轉化為攻堅克難的精神動力。一要始終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二要做到三個“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發生動搖,黨的事業就要遭受挫折甚至發生倒退。三要珍惜黨的歷史,黨的歷史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不能忘卻,不容否定。近年來,思想輿論領域出現了一股歷史虛無主義的歪風,黨校要敢于發聲亮劍,善于解疑釋惑,自覺維護黨的威信,自覺維護黨的形象。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不忘初心”。一是不能忘記黨的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的新的偉大革命,就在于擁有一種勇擔歷史重任的奮斗精神。二是不能忘記黨的力量在人民,無論時代條件怎樣變化,黨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性質和宗旨不能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能變,對黨員干部先進性的根本要求不能變。三是不能忘記黨的崇高理想,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越挫越勇,歸根到底也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有強烈的自信。“四個自信”源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源于對我國國情的深刻把握,源于對民族命運的理性思考,源于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在復雜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開辟發展前景。
黨校作為黨的理論宣傳陣地和研究陣地,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要抓好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思想的工作。同時,我們要堅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責任擔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王蕾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山西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相對困難的省份,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按照“五大發展”理念,以及省委“兩手都要硬”的工作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轉型發展為抓手,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推進“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實現山西振興崛起”目標早日實現。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充分發揮理論創新的先導作用。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實現山西振興崛起,要求我們對山西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科學的闡述與回答,對發展的本質、規律、趨勢等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用創新理論為創新實踐開山辟路、指明方向。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充分發揮制度創新的保障作用。要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創造力,進一步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創新發展的精神在群眾中蔚然成風。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更加注重加強教育和提升素質,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和成長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流動和配置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濃厚氛圍,使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和潛能競相迸發。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充分發揮文化創新的基礎作用。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揚山西不屈不撓的太行精神、堅韌不拔的呂梁精神、艱苦奮斗的大寨精神、久久為功的右玉精神及誠信為本的晉商精神,重塑山西誠信走天下、堅韌扭困局、創新譜新篇、圖強求崛起的美好形象。

山西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 丁偉躍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綱領性文獻。其中的八個“堅持不忘初心”對于我們黨報集團的工作,具有引領性、指導性和實踐性。
新聞輿論工作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新聞輿論工作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要像習總書記“2·19”講話指出的那樣,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新聞輿論工作要永遠保持“趕考”之心。新聞每天都在發生,信息傳播方式瞬息萬變,重大事件、突發事件頻發。這些對于黨媒來說,就像一場場大考。如何在這些大考面前正常發揮,交出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考驗著媒體的覺悟、信念和素質。我們要時刻保持“趕考”心態,扎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始終把“48字”職責和使命刻在心中,準確把握新聞傳播的時度效,講好山西故事,傳播好山西聲音。
新聞輿論工作要永遠保持對歷史的敬畏之心。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用客觀、公正、前瞻、辯證的歷史眼光,摸準時代脈搏,為發展吶喊助威,為改革鼓勁造勢,為和諧凝心聚力,書寫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新聞作品。
新聞輿論工作要永遠保持終身學習的進取之心。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要解決“本領恐慌”問題,就要學習好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準確把握全局;要學習好黨的各項規章制度、黨的新聞宣傳紀律,嚴守道德操守和新聞從業底線;要學習好專業化的各種知識,真正成為專家型編輯記者,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中共山西省委前進期刊總社社長 邊新文
習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不忘根本,不忘源頭。歷史證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黨只要不忘人民,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不忘初心,不忘人民,不忘根本。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共產黨人的初心,從終極目標來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在現階段,就是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本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于我們每個黨員干部來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為什么要入黨,時刻以“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宣傳工作者擔負著成風化人、團結人民、鼓舞人心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充分發揮理論宣傳的正能量作用,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闡釋好、解讀好、宣傳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進行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需要。我們要切實把黨管意識形態的責任扛起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要增強陣地意識,加強陣地管理,扎實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潘云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首要的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源頭活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所肩負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做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
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創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成果,就更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和時代的特點結合起來。
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運用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地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等各種現象,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

中共晉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張志仁
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從“三個自信”邁向“四個自信”,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新、更高的整體自信水平。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內在要求和必然結果。
文化自信是匯聚中國力量的深厚源泉。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優秀的思想理念是中國力量的價值源泉。
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肩負起增強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到基層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全過程。要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要把文化自信滲透到文化發展的方方面面,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手抓。要把文化自信轉變為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動力,將改革創新精神貫穿到文化改革發展的全部過程、各個環節。要聚焦晉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切實抓好晉城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中共大同市礦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陳曉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準確把握講話內涵,積極創新工作方法。
始終堅持大局為重、正面為主、穩定為上的方針,對群眾加強正面教育,真正做到為大局服務和幫忙不添亂、鼓勁不泄氣。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手段,積極主動地組織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使之樹立正確觀念、提升思想境界,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教效果。善于發現、培養、總結群眾身邊的榜樣,以增強典型的親和力、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根據宣傳對象的不同特點,在內容、方法上應更有針對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量體裁衣。
作為一名縣區宣傳思想工作者,要牢記使命,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要求,堅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黨管媒體原則,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