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浪貓與一個有愛心的小姑娘相遇時,會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發生呢?
“在我的眼里,貓就是人;在貓的眼里,我就是貓。我們習慣了用‘喵’打招呼,我們都是‘喵星人’。在這個小世界里,人懂貓語,貓懂人語,彼此心有靈犀,不必翻譯。”
流浪貓成為了有喜怒哀樂的“喵星人”,小姑娘也變成了能與貓溝通的“喵星人”,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去認識這些“喵星人”吧!
采訪對象

武周彤,石家莊市第十一中學高一學生。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石家莊市橋西區“勸讀形象大使”。她的長篇小說《喵星人》,榮獲2015年度“冰心兒童圖書獎”。
《喵星人》簡介:
這本書的靈感源于武周彤與流浪貓的朝夕相處。全書以“我、媽媽、貓王、王后”為主要人物,講述了“我”和媽媽對貓的愛、貓和貓之間的愛。通篇采用擬人的手法,字里行間充溢著真善美和溫情,描繪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
簡單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我展開了對武周彤的采訪。
武周彤,你好,祝賀你獲得了“冰心兒童圖書獎”!小小年紀就獲得這個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文學獎項,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武周彤:這次獲獎,我非常欣喜,也非常激動,因為它不僅給了我更大的自信和激勵,也給我的一群“喵星人”贏得了更多人的愛心和美味貓糧。大言不慚地說,我很向往“諾貝爾文學獎”喲!因為那樣,大家或許能通過我的講述,認識更多的“喵星人”“汪星人”,以及需要救助的人。
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的女孩兒,書中也洋溢著你對流浪貓濃濃的愛。我很好奇,書中所提到的“喵星人”,就是你撿來的流浪貓嗎?你一直在照料它們嗎?
武周彤:是的,2007年我就開始收留流浪貓了。當時我7歲,意外救了第一窩流浪貓,一共四只,只有一只活了下來。這只存活的小虎斑貓帶我進入了奇妙的貓的世界。最初,我擔心爸媽不喜歡貓,就主動去照料它。但媽媽擔心貓撓到我,也為了保護我的善良童心,便與我一同照料它。吃喝拉撒、清洗消毒、驅蟲看病……看似簡單,實則非常繁瑣,也很需要耐心,但媽媽跟我始終甘之如飴。其實,照顧“喵星人”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媽媽身上,因為我年紀小,所以我的任務就是喂飯與陪它玩兒。
慢慢地,我家又陸續“入住”了不少“喵星人”。剛開始,爸爸不同意,理由當然很多了,大家都能猜得到,于是我和媽媽就悄悄地把撿來的流浪貓養在地下室。久而久之,爸爸也就默許了,但還是不支持。
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為“喵星人”出書的念頭呢?為什么你也稱自己是“喵星人”呢?
武周彤:與“喵星人”相遇后,我的日記中出現了很多它們的身影。二年級時,我寫的《我家的小貓》,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并被選為范文讀給同學們聽。從此,我多了很多愛好相同的朋友,他們總是圍著我,聽我講“喵星人”的故事。于是,將“喵星人”介紹給更多的朋友,成為了我的一大愛好。現在想來,“喵星人”帶給我的不僅是寫作的興趣,更讓我結識了很多愛貓朋友,又或許,我的作家夢也是它們給點燃的呢!
起初,我只是單純地記錄我與“喵星人”之間的一切,隨著寫作水平不斷提高,我心中逐漸燃起了一個夢想:如果我寫的東西,也能變成書,給更多人看,該有多好啊!
于是,我開始嘗試為我愛的“喵星人”們寫書,更確切地說,是為了讓“喵星人”們不再遭受人們的傷害而寫。初中三年,我利用寒暑假,通過觀察貓、記錄貓,寫成了《喵星人》。我把自己也稱為“喵星人”,一是因為我喜歡貓,跟它們在一起生活、玩耍,我覺得自己也成了貓;二是我覺得貓很聰明,它們會跟我交流、溝通,在我眼中,它們是我的朋友、玩伴,是地球上存在的特殊的“人”;三是因為將自己變成貓,能更好地展示貓的世界,表達“喵星人”的情感,并且更好地呼吁人們愛護它們。
沒想到,我的《喵星人》獲獎了,可能正是“真實感”加上“真善美”的情感,才贏得了眾多讀者的芳心。
很多孩子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更別說去寫洋洋灑灑的小說了。你是如何愛上寫作的呢?能跟大家說說你的秘訣嗎?
武周彤:記得從四五歲起,媽媽就經常用寫信的方式與我交流。她用我能認識的漢字或拼音給我寫信,我用會寫的拼音或圖畫給媽媽回復。上小學后,我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或者我想說的心里話。而且,自從進入貓的世界后,我發現身邊的寫作素材更豐富了,作文被老師夸獎的次數越來越多了,身邊焦急等待下文的“讀者”也更多了。看到我的文章這么受歡迎,我的寫作熱情不斷高漲起來。
除了多寫,我也喜歡多讀多看。我最喜歡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獨自靜靜地閱讀和思考。爸爸媽媽常說,我看起書來有點“饑不擇食”,逮到什么看什么。閱讀帶給我豐富的知識,讓我看到了別人的觀點、寫作方法、寫作經驗和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
我能寫出《喵星人》,想來與這些習慣有很大的關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永恒的真理。我是閱讀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能愛上閱讀,多去練筆。
聽說你準備寫《喵星人》續集了,是不是這次獲獎促使你繼續寫作的呢?
武周彤:這次獲獎確實堅定了我繼續創作的腳步。但我自己覺得,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是我喜歡寫作,喜歡“喵星人”,喜歡看到身邊人對貓好。
就拿我爸爸來說吧,原先他并不支持我養貓,但自從我因為貓愛上寫作后,爸爸開始轉變了,他也成了愛貓人士,成為了“喵星人”的守護者。
現在我住的小區里,愛貓人士越來越多,而遺棄貓、虐待貓的已經看不到了。大家經常把雞鴨魚肉等留給貓吃。有幾位愛釣魚的爺爺,還經常給貓釣小魚吃。總之,我身邊的“喵星人”,生活可滋潤呢!
我會繼續講述“喵星人”的故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它們,關愛它們,讓更多的動物,真正成為人類的朋友。
簡短的采訪,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這位善良真誠的少年作家。從最初獨自一人的救助,到帶動全家乃至更多的人對弱小生命的關注與愛護,我們在夸贊她的文學成就時,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敢與堅持。讓我們為她鼓掌,與她一同成為“喵星人”的守護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