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園77 · 奇遇會”由城市更新主題的開幕沙龍和五間不同文化主題的房間組成,延續了純正的海派文化,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文化的盛宴。
開幕沙龍在一片愉快的氛圍中進行。Ronald van de Cappelle先生首先發言,他分享了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再生概念。在荷蘭,今天的”新常態“就是在2035年讓房子里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標準水平。雖然荷蘭政府在這方面給與了很多撥款資助以促成目標,但是主要還是要靠公眾意識和實施機構的努力。面對地球人恐慌的資源問題,新科技和新設計就此也不斷的順應發展。建筑材料也包括在這項中,木材、石材、金屬、人工材料都應該是自然循環系統的一部分。最后他對大家表示感謝,并希望張園成為一個更加美好的藝術平臺。李彥伯老師隨后發言,他首先分享了三個和城市有關的小故事,進而推出“里弄經濟”這個觀點,他表示,上海曾經大部分都是以弄堂為主的生活形態,在改革開放及現代化的進程下,很多老房子被“推倒了”,隨后有人提出要“保護老建筑”這個概念,但是設身處地想,公用的廚房及如廁環境,居民這樣真的快樂嗎?這就對城市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位老師的發言讓在座的觀眾感觸頗深,大家圍繞“城市更新”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沙龍結束后,五間不同主題的房間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使得大家在此流連駐足,細細品讀海派文化。第一間房,重現了記憶中的老照相館復古的房間與擺飾。原汁原味的復古相機和傳統的暗房銀鹽黑白照片制作,讓每一位參與拍攝者仿佛回到了那個花樣年華,體驗了一次有特別意義的游“園”驚夢。第二間房,復古化妝、午餐快閃化妝、黑白電影以及傳統的下午茶讓每一位參與者坐上了時光機,穿越到了摩登與復古交織的老上海。第三間房呈現了ORI. UNION 設計師們的創意作品,從日常護理的手工皂到充滿藝術氣息的霓虹燈,再到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衣物,每一個作品都體現了設計師們對生活的細心品讀以及對顧客的真誠關照。第四間房的“非物”,遴選了千年時間長河里雅潔凈潤的人、事、物,以溫暖匠心打磨,呈現了中國式美好。“非物”致力于傳承、保護、活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非遺傳承人一起開發傳統材質與工藝,共同倡導將傳統技藝、文化、藝術,于當代人的生活中得以延續,留存這一份中國人生活中的美好與智慧。這次線下展覽,“非物”與都會中的人們做了一次深度的交流,讓人們看到生活不止眼前之物,還有時光相承的智慧,與關照未來的浪漫情懷。第五間房為大家呈現的是80后青年畫家莊曉璐的《大小姐》系列油畫。該系列曾于2015年11月參展LOHAS藝術博覽節。《大小姐》表達了“有忍有仁,大家閨秀猶在;花開花落,金枝玉葉不敗”的主題,代表了上海女人的生活態度。
“張園77·奇遇會”在觀眾的支持中完美開幕,不僅呈現了富有意義的文化沙龍,還用五間房帶大家深入探索海派文化,品讀海派文化。這次奇遇會,讓大家相聚于張園77,探討文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