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去超市買白酒時,可能隨手就能拿到自己鐘愛的品牌:貴的酒茅臺、五糧液,平民的酒牛欄山、紅星啥的,什么樣的檔次,什么樣的價位,在心里面明明白白。然而,如果買葡萄酒,很可能就會難倒一大片人了:大部分人可能只能通過價錢來判斷這款酒的檔次和好壞。那么,今天就來教大家買葡萄酒時的一些簡單易學的方法。
隨著近些年的快速發展,葡萄酒變成了一個大家每天都離不開的品類,而且整體價格在走低,變得越來越大眾,超市、商店、餐廳等場合隨處可見,一般多達上百個品類的葡萄酒供我們選擇。可是當我們身處葡萄酒商店的時候,想必多數朋友都有“選擇恐懼癥”,仿佛每一瓶酒都在跟你交流,每一瓶酒都想讓你把它們帶回家品嘗。
雖然我們的選擇變多了,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購買葡萄酒仍然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情,因為缺乏葡萄酒知識,很多人不得不靠印象或者商超葡萄酒促銷員推薦來選購。現在回想一下,我們從踏進商超到完成購買,尤其是和葡萄酒促銷員的溝通中,對方拋出的接二連三的各種問題,想必已經影響到了你消費時的選擇,那應該如何了解分析問題中的潛臺詞呢?接下來一一解答。
問題1:“您需要什么價位的葡萄酒?”
這個問題,應該算是我們走進商超里面,面對酒水展架時促銷員問到的第一個問題,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不到好的酒或者盡如人意的酒。特別是在很多初嘗葡萄酒的人心中,就會因此而留下壞印象。
那這個問題背后的潛臺詞是什么?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促銷員第一個詢問該問題,其一是為了給顧客降低篩選時間,在區間內能夠快速找到可供選擇的產品,另外也是促銷員快速構思某款活動產品并推薦消費者購買的一種方式,但是今天我們還要理智一點,除了促銷員的推薦,我們還要接著往下看。
問題2:“您喜歡那個品牌的葡萄酒?”
經過第一個問題的反饋,促銷員已經為我們反饋了數款價位區間合適的產品,從種類繁多的展架,再進一步縮小范圍繼續篩選。一般都以關于品牌的問題跟進,簡單來看,這關乎個人的偏好,其實不然。
那關于品牌有什么潛臺詞?當然有,品牌與價格不同,價格只是我們心理承受力的高低,而品牌是我們對該種類產品了解多少,一旦拋出這個問題,促銷員即可初步判斷顧客對該類產品的黏性和認知度,如果作為顧客對品牌也不太懂,那剩下的還是得等促銷員進一步推薦。
問題3:“您選購葡萄酒是自飲還是送禮?”
當顧客揣著有心理預算的錢包,但對產品定位模糊,從而無法選擇的時候,往往就會從用處入手,比如聚餐、送禮、自飲、戶外等,在價格和用途中權衡,挖掘最為合適的產品。
從使用的反饋中可以看到哪些潛臺詞?對于顧客而言,往往懷揣的想法就是如此,用合理的預算,達到購買的目的;對于促銷員而言,為顧客推薦合適的產品,完成公司要求的銷售任務。自飲和送禮的場景產品推薦一般差距較大,這也跟國人的文化有關,自飲可以選擇一般的,但是送禮必須得拿得出手。但相對實際一些說,大部分自飲酒品利潤空間都要小于后者。
問題4:“您準備吃什么菜來購酒搭配?”
假如我們繼續躲開促銷員的問題,既不是自飲,也不是送禮,而是準備與朋友聚餐,為食物搭配合適的葡萄酒。美食與美酒必須搭配得當,才會相得益彰,至于這個問題的反饋其實更加考驗促銷員本身,畢竟要有專業上的積累。
那美食的背后又有什么潛臺詞?職場中還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說法,何況美食與美酒,如果搭配得當則會更加讓人賞心悅目。不過作為顧客,我們還是要牢記這個基本規則,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如果碰上小白促銷員,那也是可以避免體驗一次比較個性的“美味”搭配。站在小白促銷員的立場,不管顧客吃什么美食,只管推薦桃紅葡萄酒或者起泡酒,那也是萬能的選擇。
問題5:“您喜歡什么口感的葡萄酒?”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說到葡萄酒的口感,那差異性就更大了,畢竟同一款葡萄酒讓不同的人飲用,反饋結果也不可能是統一的。當然落實到個體上,商超促銷員咨詢這個問題,還是會從中得到很多信息。
那口感意味著什么?酸甜苦辣咸想必是我們感知最深的味道,如果用葡萄酒來說明這幾種味道,也是可以參考的,比如我們告知葡萄酒促銷員,喜歡比較偏甜一點的,那他們一般推薦就是貴腐或者冰酒。當然,口感背后反映的還不止這些,還有香氣、單寧、酸度等因素的綜合考量,也可以作為判斷顧客是喜好新世界還是舊世界、是果香豐滿還是內斂沉重的依據,以便找到比較接近的葡萄酒。

小結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一定想知道,行家或者常喝葡萄酒的人,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選擇或購買的。歐美國家的銷售通常來說采用試喝的辦法。一是歐美購買者,特別是常喝葡萄酒的人,通常的購買量很大,都是以箱(12瓶)為單位的;再者,通過試飲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避免買到不中意的葡萄酒。不幸運的是,以國內這種銷售量比較小的情況,很少有商超敢采用試飲的方法,畢竟成本略顯有些高昂。
那么有沒有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方法呢? 方法當然是有的。雖然大多數行家們很多時候也只能通過印象來進行購買,但還是有一定秘訣的。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葡萄酒來說,可以通過相關產地的歸納、推演來決定,其中前者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熟悉一些葡萄酒專業術語,成為葡萄酒飲用者的一項專業技能。而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在短期內成為葡萄酒專用術語的法語專家或者意大利語專家,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而我們的主要購買渠道是商超。當遇到以上問題時,也不必躲閃,畢竟顧客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大膽地告訴葡萄酒促銷員,信息越具體越是可以選到合適自己的葡萄酒。促銷員提出這些問題,無非是想對顧客增加更多了解。所以作為消費者,大可不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否則買到不合適的葡萄酒,就只能回家獨自懊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