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父母都知道Terrible Two,也已經或者即將經歷Terrible Two的瘋狂和惱火。這真是寶寶人生中一段令人糟心的時光嗎?未必。兩歲寶寶其實想要告訴父母:親愛的爸爸媽媽,世界那么大,那么復雜,如果有一小部分能讓我做主,我會感到很有安全感。
執著于“一致”—我很需要安全感
兩歲半左右的寶寶對“一致”相當看重,要求一切都要“一致”,無論是位置、順序、方式還是路線、物品歸屬—他會自己立下一些“規矩”。他的時間觀念是以事件為標準的,一旦你破壞了,他會大發脾氣,要求重來一遍。他的要求往往具有不可逆性,讓你感到既無助又無奈。
解決方法:和寶寶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生活中的“規矩”。如果一不小心破壞了“規矩”,請陪伴他,允許他釋放情緒。放心,極端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對著干又很多變—讓我“做選擇”確實好難
如果說1歲半左右的寶寶喜歡違背大人的意思,那么兩歲半左右的寶寶最喜歡和自己作對,明明“想要”,卻說“不要”。這是因為讓兩歲半左右的寶寶“做選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常常認為兩者皆可又皆不可,前一秒要這樣,后一秒又反悔了。你會覺得,他總是在故意挑戰你的底線。
當寶寶與父母對著干時怎么辦?讓我用6種常見的情景來為你解答。
情景再現
·“不要亂丟玩具!”Ⅹ
“一起來收拾玩具吧!”√
如果你僅僅告訴寶寶“不要做什么”,他會感到很迷惑,甚至認為你在暗示讓他去做什么。不如直接用清晰具體的話語告訴他,你想要他干什么,最好加上你直觀的動作示范。
·“不要到處亂畫!”Ⅹ“來,畫在白紙上!”√
告訴寶寶什么情況下允許做,幫助他把特定的行為和特定的環境聯系在一起。·“穿上衣服和鞋子!”Ⅹ
“先穿鞋子還是先穿衣服?”√
給寶寶提供與他當前能力和喜好相匹配的選擇,盡量讓他選擇“如何做”,而避免讓他選擇“做不做”。選項要具體明確,所提供的選項最好都是你允許的。可以把你希望他做的這個選項放在最后,因為最后那句話通常令人印象深刻,容易被選中。
·寶寶在搭積木,你們必須出門:“快點!該出發了!”Ⅹ
寶寶在搭積木,你們必須出門:“積木搭得很漂亮!我們是帶上積木出去還是一會兒回來再搭?”√
盡量不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如果不得不終止,請從他目前的活動出發,提出選項讓他做出選擇。
·“穿上衣服!”Ⅹ
“要去公園玩了!要加快速度,才能多玩一會兒!”√
告訴寶寶行動帶來的直接好處,巧妙繞過行動本身會帶來的抵觸,并通過強調好處,讓他集中注意力提高速度。
·“穿上鞋子!”Ⅹ
“在我拿好包之前,你一定還穿不上鞋子!天啊!你竟然這么快就把鞋子穿好了!你真的很棒!”√
寶寶很樂意證明你說得不對,假裝懷疑他做不到與他當前能力相匹配的某事,當他做好之后,表現出對他所做之事贊嘆不已(此法謹慎使用,不要挫傷他的積極性)。
攻擊性行為—我只是不想被冒犯

兩歲左右寶寶的社會特征是“平行游戲期”,到兩歲半左右,他才真正開始注意到身邊其他的小朋友,盡管注意到的原因只是擔心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搶走,或者他也想把別人的玩具占為己有,但這確實是心理成長的一大進步。兩歲左右寶寶正處于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他非常看重對所有權的保護,包括身體、玩具、家人,是他所見到的一切,凡他認為屬于他的東西受到了任何侵犯,他會采取一切防御行動盡力保護。如果你因此認為寶寶很不乖、很暴力,其實是有失公允的,他只是不想被冒犯。
解決方法:必須理解寶寶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和心理,關心他的感受,找到攻擊性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不鼓勵寶寶為了贏得大人的贊美而犧牲自我,也不要給他制造罪惡感,千萬記住不能以暴制暴。
如何表揚才有效
及時、熱切、真誠地對寶寶的具體行為或動機表示贊賞,并表示你欣賞他這種行為或動機下的優秀品質。因為即使有時候,寶寶還是把事情搞砸了,但是他想要積極嘗試、努力表現的念頭總歸是好的。多表揚,適當給予獎勵,一旦說了有獎勵就必須要兌現。
如何批評才有效
對寶寶的行為做客觀點評,對好的行為和動機表示贊賞,再明確告訴他錯在哪里,示范該怎么做,尋求合作,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不要在寶寶“工作”時試圖與他溝通,因為他正在專心致志、心無旁騖。蹲(坐)下來與寶寶肩并肩說話,因為面對面說話有時候代表親熱,有時候也代表對抗。溝通時用短句子、小音量說話,配合表情和肢體語言,可以適當重復,但切忌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