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房裝修時,很多業主都會進行水電改造,這樣就會破壞開發商做的防水層。而二次裝修時,業主往往需要重新鋪設衛浴間的地磚,也會對原有防水層造成一定的破壞。而防水工程又不像吊頂、墻面、地板那樣直接“映入眼簾”,不少業主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外觀設計上,一味追求美觀,卻不重視長遠的使用功能。此外,如果不慎使用了劣質防水材料,或遭遇了未經專業培訓l的施工人員,房屋的防水防漏效果也難以得到保證。那么,在裝修中,需要留意哪些防水問題?又要避開哪些誤區呢?
一、五區域。防水要留意
1.地面重鋪地磚
廚衛地面重新裝修時,防水層很容易就被破壞掉了,所以要保護好原有的防水層,發現破壞了就要即刻進行修補,并重做防水層。更換地磚時,在原來的地磚去掉后,首先用水泥砂漿進行抹平,再用毛刷、刮板或滾筒等將防水涂料均勻涂至潮濕的基面上,避免出現漏涂或沙眼的問題。等到第一層已經干透了,然后才能進行第二層的涂刷。
施工中要注意對漿料間斷性地攪拌,以避免沉淀現象,對于已將攪拌好的漿料,需要在20-40分鐘內用光。
2.靠近洗浴設備的墻面
臨近洗浴設備的墻面,如洗臉盆、水槽旁的墻面,用水時水會濺到墻面上,所以要做好防水。如果防水不夠,墻壁容易出現霉變。建議在鋪貼瓷磚前,就得做足墻面的防水工作,對于非沉重的輕質墻體,所做的防水高度要≥108cm,事實上整面墻都做防水是最好的。
與淋浴位置靠近的墻面,防水高度也同樣得≥180cm,而與浴缸臨近的墻面,防水涂料需要比浴缸的上沿要高。
3.墻面與地面、上下水管與地面的接縫位置
墻面滲水,常會出現在穿過樓層的管根、地漏、衛生潔具以及陰陽角的位置,主要由于這些部位容易出現松動、粘結不牢、涂刷不密實,或是防水層部分受損、部件搭建長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小細節最容易出現滲漏,所以需要留意施工,將防水涂料涂抹到位。在管道、地漏穿越樓板時,對空洞周邊的防水層需嚴格認真地施工。上下水管都要做足水泥護根工作,從地面開始向上涂刷10cm至20cm的防水涂料,之后再在地面做防水層,組成復合型防水層,這樣防水性能才能得到較好的提升。
4.進行內埋水管的墻壁
對于墻壁內埋水管工藝,需做大于管徑的凹槽,并于槽內抹灰至圓滑,之后再在凹槽內刷上防水涂料,做好防水工藝。
5.排污口與地漏位置
廚衛地面要想不出現積水問題,這地面必須坡向地漏口,排水才會順暢。衛浴防水材料的選購很重要,應避免改動原先的排水和污水管道,以及地漏的位置。
二、防水細節勿忽視
1、基層先處理
在家裝防水施工之前,必須對基層進行處理,達到基層表面平整、堅實、干凈、無浮灰和油污。
處理方法:仔細清掃基面去除浮塵,并去除水泥結塊和松動基層;對管根、排水孔、陰陽角、墻面水電改后留下的空洞等部位進行特殊處理。監理提醒處理完畢后用毛刷細掃基面遺留灰塵,取適量防水涂料稀釋至牛奶狀,用滾筒蘸取稀釋后的材料至下而上,先墻后地涂刷防水面,做到徹底除塵。
2、涂刷要全面
除了必須做防水的衛浴間之外,某些家庭在裝修時也將水路引入了陽臺、地下室等,而采用地暖的家庭需要在整個居室地面上鋪管走水,因此這些容易引起水患的地方都有必要做防水。
處理方法:對于墻體內埋水管,要剔鑿大于管徑的凹槽,槽內抹灰,并刷防水涂層。如裝修時改動了原來的排水和污水管道及地漏位置,一定要在周邊加強防水措施。
3、防水檢查,
衛生間要做24小時閉水試驗
電改造結束后,馬上就要做防水。檢驗防水效果的好壞,則主要通過做閉水試驗來檢測。閉水試驗通常在最后一遍涂刷防水涂料12小時、待防水涂料與基層原始結構牢固結合后進行。具體操作需要封好門口及下水口,在衛生間地面蓄滿水達到3-5厘米的高度,并做上記號,24小時內若水面無明顯下降,特別是樓下住家的房頂沒有發生滲漏,防水就做合格了。如驗收不合格,防水工程必須整體重做并重新進行驗收。
4、輕體墻可淋水試驗
輕質墻體的防水驗收應采取淋水試驗,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墻面上自上而下不間斷噴淋3分鐘,4小時以后觀察墻體的另一側是否會出現滲透現象,如果無滲透現象即可認為墻面防水施工驗收合格。
5、防水層破損處須保護
防水層做好后還要在上面繼續施工貼瓷磚,往往很容易就造成防水層的破損,如果破損處得不到修補或沒有發現,將來會引起滲漏,因此要打上保護層。通常修補采用的是水泥加入界面劑再加入剛性防水材料攪拌均勻涂刷,這種混和物凝結后強度超過一般混凝土材料,同時加剛性防水材料入,這樣的防水才能萬無一失。
三、防水誤區要避開
1.施工之前,基面沒有灑水濕潤或者灑水太多
防水施工都是在水泥基面上進行的,但是在現實的施工中,一些工人沒有仔細的用掃帚清理基面,灑水的時候也是馬馬虎虎的,不是水灑的不夠,就是基面有積水。這樣的不標準施工,最終可能致使防水層起粉開裂,或者比較難干透。
2.產品調配過程中擅自加水,破壞材料調和比,最終影響防水效果
現在家裝中較常用的材料就是防水涂料和砂漿防水劑,這兩種調好之后都是呈糊狀的,某些施工人員偷工減料,很有可能往里面加水,最終破壞了產品的調和比,造成產品濃度不夠,最終影響到防水層的使用年限和效果。
3.涂抹的厚度不達標,過薄會直接影響到防水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如果使用砂漿防水劑做防水,素灰漿加防水砂漿總厚度,地面應該是2厘米左右,墻面應該是1厘米左右。使用防水涂料,應該涂抹2-3次,總厚度在1.2-1.5mm。防水層的厚度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防水的效果,因此標準的涂抹厚度,是良好效果的保證。
4.涂抹高度不達標,是造成背面墻體起皮、掉粉的元兇
衛生間做防水,地面需要全部做,墻面至少返高到1.8m,建議做滿高。廚房地面也需要全部做,墻面返高30cm,冼菜池背后的防水區域是出水口以上的50cm。陽臺地面也是需要全部做的,至于返高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一般情況下20cm左右就可以了。
5.施工完成后,沒有及時的遮蓋或灑水養護
很多的工人以為防水做完了,只要等它干透之后再做閉水試驗就可以了,殊不知等到做好之后,有陽光直射的地方是需要遮蓋的,而且需要不定時的灑水濕潤,一般情況下是一天4-5次,過度的暴曬很容易導致防水層開裂。
6.做好防水之后,沒有做閉水試驗或者閉水時間過短
工人做完防水之后,為了節省時間,有可能會跳過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的作用是檢驗防水施工是否有疏漏,防水功能是否正常。雖然不能說只要閉水試驗沒有問題,那么就永遠不會漏水,但是至少可以確定當下的防水層是否有問題,這樣業主也會比較放心。閉水試驗的一般時間是為48-72個小時,然后再根據具體的天氣情況自主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