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新婚夫妻,從原本互不相識、毫無關系的兩人,經過相知、相識、相戀、相許后,終于要展開新生活,攜手建立一個新家庭。然而俗語有言:“相見好,同住難。”新婚夫妻因為發生爭執而遭遇家庭問題并非罕見,但亦不是無可避免的,其實情侶們如果在決定結婚前,能夠先認清婚后將有可能面對什么問題的話,有了心理準備,往往可以令婚姻關系更融洽而長久。
基本上,每段婚姻在開始時都會有一段甜蜜期,新婚夫妻會沉浸在濃烈的,情感浪漫之中,但當時間久了,兩人在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問題便會逐漸浮現,細微如擠牙膏、家務工作、生活節奏等,都會引起對對方的不滿,處理不當的話,更會引起紛爭,使雙方關系變壞。此外,價值觀、理財觀念、溝通方式、性生活協調等,都是最普遍會引起夫妻之間沖突的癥結。
兩個不同的人總會對某些事情有不同的觀點及處理方法.因此夫妻在相處時,總是無可避免地會出現紛爭沖突。雖然紛爭沖突是必定會發生的,但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去防止惡化及解決。當一對情侶有了穩定的感情基礎,準備結婚時,可以在正式進入婚姻前約一年左右,開始參加一些婚前講座及輔導,向專家學習夫妻相處之道,并了解婚后可能會面對的問題,以作好建立新家庭的準備。
婚前講座主要是涉及知識層面上的,會教導準新人基本的溝通技巧,例如如何聆聽、響應、從對方的角度思考等,另外亦會分析家庭背景如何影響個人及基本的家庭理財原則。至于婚前輔導則是比較講求實踐,會為準新人進行性格測試及了解他們過往發生沖突時的處理方法,從而作出分析并建立一套最適合他們的相處方法;輔導員亦會飾演個教練的角色,指導準新人即場應用溝通技巧和沖突處理的方法及步驟。
其實夫妻相處是一門學問,要讓夫妻關系融洽而長久,在正式進入婚姻關系前應該投放充足的時間、精神、心力去互相了解,并認清婚后生活會帶來什么轉變,預備好雙方的關系,打好婚姻基礎,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