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克俊
好畫筆筆誤
◎ 董克俊

2001年我辦個人畫展的時候,發覺視力下降得非常厲害。醫生告訴我一個陌生的名詞——青光眼,并告誡我說,這個病是光明的殺手。我來得太晚了,該病無法好轉,只能保守治療,讓眼睛盡量不要壞得太快。這種病對于普通老年人而言或許不是多大的問題,但對于畫家而言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有些朋友調侃說,眼睛不好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可能畫得更有意思。有一次廣軍來到貴陽,我談到眼睛的問題,他說:“眼睛不好就成大師了。你現在畫畫就放松了,完全放開了,好得很嘛。”我說:“你別開玩笑。”他很認真地說:“日本有個棟方志功,他的眼睛很不好,卻是大師。黃賓虹也是因晚年眼睛不好,結果畫成了大師。這種例子很多。”倒也是,世人看到的東西你看不見,于是你的想象空間就打開了,繁雜的細節消失了,整體的感覺讓你筆下意象萬千,此種歪打正著也是藝道的一種。
有一種說法叫“好畫筆筆誤”,我意外發現“筆筆誤”有兩種:一是畫家修煉到家,悟出了誤筆的“道”;另一種是畫家生理出現問題,如眼睛不好了,在不清不楚之下,似是而非的誤筆、錯筆所得到的大手筆。這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畫家一定是道中高手。
想通了這一點,我對于老眼昏花似乎有了應對的法門。
(摘自《命運的重量》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