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發妹,王年云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南昌 330006)
兩種清創方法對創面清洗的療效對比
涂發妹,王年云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南昌 330006)
目的 比較自制清創吸盤在清洗深Ⅱ度潰爛創面與傳統徒手清洗創面的療效。方法 選擇背部或大腿潰爛燒傷住院患者24例[平均潰爛面積(26±18)% TBSA,深Ⅱ度],將清創吸盤口做成19 cm2面積,盤口每清洗1次為1例,每名患者根據潰爛創面大小分成2~6次完成清洗。分別采用兩種清創方法:徒手潑灑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徒手清洗)和清創吸盤結合無菌生理鹽水噴洗創面(清創吸盤清洗),兩種清創方法各30例。兩種方法清創前后分別進行棉簽采樣、培養,并比較其清菌率和同等棉墊吸水量。結果 徒手清洗創面的棉墊吸水量明顯大于清創吸盤清洗的棉墊吸水量(P<0.05);采樣、培養出的主要微生物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氏桿菌,清創吸盤清洗創面的清菌率均高于徒手清洗創面的清菌率(均P<0.05)。結論 無菌生理鹽水結合自制清創吸盤清洗深Ⅱ度潰爛傷口時,由于盤內負壓作用使噴射水達到深度清洗目的,而清洗后的污水被迅速吸干、防止污水亂流,比原來徙手清洗提高了清菌效率。
創面; 生理鹽水; 吸盤,自制
體表外傷患者創面處理一般都需要反復徒手清洗、消毒后才能手術[1]。在清創過程中,需使用大量的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創面,但清創中易造成衣服和床單、地面和手術間的污染,污染影響到創面會造成創面停滯在清創期(或炎癥期),使創面愈合延遲、壞死組織增多。為減少環境污染,提高清創工作效率,使患者有個干凈的康復環境,筆者利用病房現有負壓源接通自制清創吸盤,用在深Ⅱ度潰爛創面清洗中獲得了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12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背部或大腿潰爛燒傷住院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齡11~62歲,多為開水燙傷后引發潰爛,平均潰爛面積(26±18)% TBSA,深Ⅱ度。
1.2 自制清創吸盤的結構及清創方法
清創吸盤組合材料由硅橡膠和工程塑料壓模加工而成,盤口軟邊和負壓管道吸口為硅橡膠制作,其他部分為工程塑料,清創吸盤外形如一飯碗。碗口軟邊緊貼創面,密閉的吸盤負壓加速了清洗水的噴射,同時又將污水和細菌迅速吸走。清創吸盤把手上安裝有吸引滾輪開關,用以調節污水吸力和噴水強度,吸噴相互調節平衡達到吸噴同步進行。關閉吸引滾輪開關,清創吸盤內失去負壓氣流,清創吸盤便能快速移動換位。
將清創吸盤口做成19 cm2面積,盤口每清洗1次為1例,每名患者根據潰爛創面大小分成2~6次完成清洗。分別采用兩種清創方法:1)徒手潑灑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創面[2](徒手清洗);2)清創吸盤結合無菌生理鹽水噴洗創面(清創吸盤清洗)。兩種清創方法各30例。
1.3 觀察項目
兩種方法清創前后分別進行棉簽采樣、培養,并比較其清菌率和同等棉墊吸水量。
清菌率計算:用無菌培養皿及浸有無菌生理鹽水棉簽作創面清洗前后涂抹采樣,采樣面積12 cm2;將棉簽頭剪下放入盛有10 mL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搖勻,再以生理鹽水倍比稀釋成101、102、103、104溶液。用不同濃度液各0.1 mL涂布接種于血瓊脂平皿上,用36.5 ℃培養溫箱24 h作菌落計數,據平皿上的菌落數計算出單位面積(cm2)潰爛創面的細菌數量[3]和清菌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棉墊吸水量比較
清創前一塊10 cm×10 cm×1 cm無菌棉墊在電子稱稱取的質量為1.2 g。徒手清洗創面后,把無菌棉墊貼附于創面上1 min的吸水量為(6.8±0.8)g;清創吸盤清洗創面后,用同一方法和時間吸水量為(3.2±0.4)g,兩種方法棉墊吸水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清菌率比較
采樣、培養出的主要微生物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氏桿菌,清創吸盤清洗創面的清菌率均高于徒手清洗創面的清菌率(P<0.05),見表1。
表1 兩種清創效果比較

主要微生物徒手清洗(n=30)清創吸盤清洗(n=30)清洗前清洗后清菌率/%清洗前清洗后清菌率/%金黃色葡萄球菌19.30×10312.21×10336.7320.10×10310.23×10349.10△銅綠假單胞菌20.05×10313.93×10330.5219.11×10311.38×10340.45△表皮葡萄球菌9.10×1035.22×10342.639.51×1034.25×10355.31△大腸埃希氏桿菌4.60×1033.56×10322.604.13×1032.43×10341.16△
△P<0.05與徒手清洗比較。
傳統的徒手清創法不能將痂縫里的污物與細菌清洗干凈,從而增加感染的機會,影響創面愈合。筆者自制的清創吸盤利用病房現有的負壓源[4],將負壓引入吸盤中,運用吸引原理將無菌生理鹽水從儲存罐吸噴到創面上,負壓強噴水就越大[5],能有效地將創面痂縫里的污物、細菌快速沖走,同時負壓也有引流作用,能快速把沖洗后的污水和細菌吸往污水儲存罐,使創面始終保持干凈水流清洗。
本研究結果表明徒手清洗的棉墊吸水量明顯大于清創吸盤清洗的棉墊吸水量,表明徒手清洗沾吸無法將創面痂縫里的污水吸干,創面含水量較多,而清創吸盤比手工吸水效果好。無菌生理鹽水只有清潔創面作用、不能殺菌,本研究清創吸盤清洗創面的清菌率均高于徒手清洗創面的清菌率。
自制清創吸盤是一種清洗創面的新型工具[5],清創吸盤結合無菌生理鹽水作用于創面噴吸清洗,能迅速將痂縫里的細菌、創面上的污濁清除干凈[6]。而密閉的創面噴射不會使水花亂沾、亂流、防止了創面細菌的擴大感染。清創吸盤內邊圈裝有許多負壓吸水孔,能迅速將清洗后的污水吸干、并促使無菌生理鹽水噴射;還防止了污水亂流,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潰爛創面技術的效率。
[1] 詹學哲,湯維波,黃大華,等.燒傷患者的清創術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5):451-453.
[2] 于云聚,于愛萍,郭占山,等.創面應用生理鹽水沖洗量與細菌殘留量相關臨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5):212-213.
[3] 葉應嫵,土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452-566.
[4] 弓辰,呂開陽,王光毅,等.水動力清創系統在燒傷創面中的應用[J].中華燒傷雜志,2015,31(6):470-472.
[5] 蔣南紅,謝衛國.水動力清創系統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新生兒廣泛性壞死性筋膜炎一例[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5,10(6):78-79.
[6] 陳鄭禮,唐洪泰,王光毅,等.幾種消毒劑對燒傷創面清創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3(22):9976-9979.
(責任編輯:鐘榮梅)
2016-05-19
R473.6
A
1009-8194(2016)10-0080-02
10.13764/j.cnki.lcsy.2016.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