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言
?
人生健康是第一位
文/寧言
有專家認為,健康由四個元素組成:父母遺傳因素(15%)、環境因素(17%)、醫療因素(8%)和個人生活方式(60%)。從此理論看,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里,“我命在我不在天”,正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說:“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一生,而醫生只是幫助本能的。”所以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常言道“一兩預防勝過一磅治療”。最好的心情是靜謐,保持一顆平常心,勝過萬靈藥。
那么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呢?關鍵還是把任何事情看淡一些,始終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樂觀狀態。一位哲學家說:“生活像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如果能做到:正確對待自己,到位不越位;正確對待他人,坦誠關愛;正確對待社會,永懷感激之心,那么生活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常常想想井岡山,看看普陀山,去去八寶山,你就會心靈凈化,人格升華。人與人之間相差并不大,但人生的道路和結局卻是天壤之別,究其原因就在于心態不同,心態健康就是身體健康的最好保證,只要你能做自己心態的主人,你就是一個永遠健康的人。
一個人除了要保持心態健康以外,還要經常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能因為工作忙而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人把人生比作一座花園,花園是要經常料理的,不然就會雜草叢生,但只要你經常料理就會春色滿園。所以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你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你取得的成績再輝煌,也無濟于事,毫無意義。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任何病痛都不是偶然從天而降的,而是多方面的原因積淀的結果。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我們要對父母負責,關愛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身體。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對社會負責,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作為自身應知道生命的珍貴,更應該珍惜生命,注重健康。總之,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要用心料理自己的人生花園,用正確、平和的心態,用關愛健康的良好習慣,開創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