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老年大學副校長 王金英
老年大學建立安全教育長效機制斷想
□濱州市老年大學副校長王金英
目前,老年人“上老年大學,圓人生之夢”已成時尚,各地老年大學也在努力為老年人創造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在這個老年群體匯聚的特殊場所,安全教育尤為重要,老年大學只有切實建立安全保障長效機制,以人為本,保證學員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才能讓老年人樂在其中,安心學習,和諧發展。
一是管理層面上的安全。這是老年大學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礎。首先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狀況和身心特點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服務保障體系,讓學員及其家人從內心深處認可老年大學環境的可依賴性。要建立健全醫療服務、消防安全和門衛值班制度,建立以學校工作人員為主體的安全責任制度和以各教學班班長為主體的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同時建立《老年大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學校醫療救護應急工作預案》等,保證學員遇到突發情況時相關人員和措施第一時間到位。嚴格安全值班制度,執行門衛24小時值班和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校園等制度,使安全保衛工作常態化。其次,從人文關懷入手,制作發放便于學員和工作人員聯系的“親情服務聯系卡”,暢通應急服務渠道。在活動場所落實防滑措施,在樓梯、衛生間等設立安全提醒標識。建立校園報警防盜系統和消防報警系統,對各教學樓層及電梯內實行網絡全程監控,隨時掌握校內學員的安全情況。同時,切實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經常邀請有關部門專業人員為學員舉行交通、消防、地震、突發性疾病等自我救助知識講座和模擬演練,提高學員對各項緊急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強化“平安立校”責任意識宣傳教育,動員全校力量加強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如成立學員互助自救小組,組織骨干人員定時對學校的安全衛生進行檢查,組織醫務志愿者參與做好學員日常醫療服務和突發情況處置等等。多措并舉,貼心服務,確保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既有章可循,又有序和諧。
二是心理層面上的安全。老年朋友來老年大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尋找精神寄托,追求快樂晚年。老年人特別看重別人的尊重,特別需要人文關懷。老年大學的人文關懷,既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在不斷地潛移默化中讓大家淡化差異,淡泊名利,平等相處,相互關愛,相互尊重,不分尊卑貴賤,遠離世俗陋習,在和諧友愛的氛圍中相互促進和提高。尊重老年人,全心全意服務老年人,是老年大學凝聚作用之所在。這些都要用“心”來做。一是學校領導、教師和管理人員要端正心態,牢固樹立尊重學員就是尊重自己的觀念,通過尊重學員贏得學員尊重,真正形成“學員為主體,教師作指導,領導搞服務”的工作格局;二是班干部選任要發揚民主,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質高、大局意識強、自尊而又能尊重別人的優秀學員選拔到班級管理隊伍中來;三是加強教育對象的心理引導,對學員進行健康的心理導示:不能文人相輕或居功自傲;堅持不忘初心和繼續開拓創新;繼續保持謙虛謹慎、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等等。改變一些學員躺在功勞簿上被動接受幸福贍養的心態,努力完善自我,再創輝煌。
三是精神層面上的安全。老年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它既有成人教育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需要按教育規律辦事,又需要結合老年人的身心特點辦學。造就緊跟時代步伐的,有自尊、自立、自強精神的,有作為的新一代老年群體乃當今老年教育之終極目標。可采取班級自主管理和學員黨小組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充分挖掘和調動學員自我管理的潛能,每班選出三至五名優秀學員成立班委會和黨小組,負責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班委和黨小組成員聊天交友,結對幫扶,相互開展思想互助。組織開展班級競賽、創先爭優、爭做“優秀黨員、優秀學員”等活動,激勵學員在校做文明學員,在家做文明長者,在外做文明市民,努力塑造美好形象,處處展現老年學員的靚麗風采,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向社會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