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老年大學 林曉霞
建立微信群好處多
□永安老年大學林曉霞
在互聯網無處不在,“微信”廣泛流行的當下,永安老年大學與時俱進,系、班級紛紛各自或聯班建立微信群。現已有工作人員群、教師群和班長群、班級群等近50個,許多師生都加入了不同的微信群。如何充分發揮好這個新的信息平臺的功能,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新問題。
教學交流互動,展示作品,微信群是最便捷的工具舉行集體活動或召開會議時,學校管理人員在微信群發布會議通知、活動信息等,既提高學校日常管理工作效率,又節約了“成本”。老年大學的科技系、舞蹈系、聲樂系和太極系等許多班級的老師,將教學視頻發送至微信群,讓學員們在家就能預習復習功課。師生們還把好的文章、書畫、攝影、絲網花等作品發到微信群展示,讓大家欣賞、點評。各社區老年學校的工作人員每天把老年學校的教學情況、課堂視頻和信息上傳到群里,大家不需要見面就可以加強業務聯系、交流工作經驗、分享管理智慧,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推動了永安老年教育的發展。
傳遞正能量,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微信群大顯身手師生們時常在微信群傳遞好風尚。志愿者群里經常能看到志愿者們到福利院看望慰問孤兒,資助貧困學子和參與社會義演活動的信息和圖片。5月21日,聲樂五班學員黃暖瓊在自動取款機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裝有現金、銀行卡若干,他想方設法奉還失主。6月2日,攝影班學員曾添榮、張寶雄到泉州市采風時,撿到了一架價值9000元的無人航拍機,及時送還失主。了解情況的師生,第一時間在學校教師和班級微信群轉發了這樣的好人好事,師生們紛紛給他們點贊,表示向他們學習。微信群潤物無聲,師生們的思想已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聯絡師生感情,傳播愛心,微信群別有一功微信群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架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梁。師生們每天在群里互相問好,分享快樂,探討養生知識,微信群儼然就是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3月下旬,聲樂三班學員郭文艷突發急性闌尾炎,當時身邊沒有親人的她打電話給班長羅豐鵬和同班學員張家確。羅班長騎摩托車載上她趕緊奔赴醫院,張家確在班級微信群里發出倡議,請學員輪流去醫院照顧她。微信發出后,大家積極響應,輪流承擔了郭文艷手術后最初的護理。主刀醫生說,幸虧送醫及時,如果晚點可能就穿孔了。■